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新唐书姚瑞传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
  原文:
  姚璹字令璋,少孤,抚昆媦友爱。力学,才辩掞迈。永徽中,举明经第,补太子宫门郎。武后时,擢夏官侍郎。坐从弟敬节叛,贬桂州长史。后方以符瑞自神,璹取山川草树名有"武"字者,以为上应国姓,类以闻。后大悦,耀文昌左丞。永徽后,左右史唯对仗承旨,仗下谋议不得闻。璹以帝王谟训不可阙纪,请仗下所言军国政要,责宰相自撰,号《时政记》,以授史官。从之。时政有记自璹始。延载初,拜纳言,有司以璹族犯法,不可为侍臣者。璹曰:"王敦犯顺,导典枢机;嵇康被戮,绍以忠死。是能为累乎?"后曰:"此朕意,卿无恤浮言。"证圣初,加秋官尚书。明堂火后欲避正殿应天变琦奏此人火非天灾也昔宣榭火周世延建章焚汉业昌圣人之道随物示化况明堂布政之宫,非宗庙,不宜避正殿,贬常礼。"则天乃依璹奏。后封嵩山,诏璹总知仪注,为封禅副使。时九鼎成,后欲用黄金涂之。璹奏:"鼎者,神器,贵质朴,不待外饰,岂待涂金为符曜耶?"后乃止。契丹盗塞,副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使。坐累,下迁益州长史。始,蜀吏贪暴,璹瓋发之,无所容贷。后闻,降玺诏慰劳,因谓左右曰:"为二千石清其身者易,使吏尽清者难,唯琦为兼之。"新都丞朱待辟坐赃应死,待辟所厚浮屠理中谋杀璹,据剑南。有密告后者,诏璹穷按。璹深探其狱,迹疑似皆捕逮,株党牵联数千人。监察御史袁恕己动奏璹狱不平,有诏勿治。久之,致仕。卒,年七十四,遗令薄葬。赠越州都督,谥曰成。
  (节选自《新唐书·姚瑞传》)
  译文:
  姚璹字令璋,年轻时就没有了双亲,抚养弟妹以友爱著称。他勤奋学习,才智机辩横溢超群。永徽年间,考中明经科,补任太子宫门郎。武后时,升任夏官侍郎。因堂弟姚敬节叛逆而受到牵累,被贬为桂州长史。武后这时正用吉祥的征兆来神话自己,姚璹便取山川草木中名称中有"武"字的,认为是上天顺应国姓,收集分类予以上奏。武后很高兴,提拔他为文昌左丞。永徽以后,左史和右史只是朝堂上接受圣旨,至于朝堂下的谋划和议论就不得而知了。姚璹认为帝王的谋略和训诲不可缺少记载,奏请说朝堂下所议论的军国政要,责成宰相亲自记述,称为《时政记》,把它交给史官。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时政有记载是从姚璹开始的。延载初年,朝廷任命他为纳言,主管部门的官吏认为姚璹的亲族犯法,不能担任侍臣。姚璹说:"王敦叛乱,王导主管中枢机要;嵇康被杀,嵇绍竭尽忠心而死。这能连累吗?"武后曰:"这是我的意思,你不要顾虑无根据的话。"证圣初年,姚璹被加授为秋官尚书。明堂失火,武后打算避居正殿,以此来顺应天变。姚璹上奏说:"这是人为火灾,不是天灾。从前宣榭失火,而周朝世代绵延;建章烧掉,而汉代王业昌盛。圣人之道,是随着事物发展也在变化,况且明堂是宣布政令的宫殿,并不是宗庙,不应当避居正殿,而破坏正常的礼制。"武则天就批准了姚璹的奏议。武后到嵩山封禅,下诏姚璹总管仪注典礼,担任封禅副使。当时九鼎铸成,武后打算用黄金涂饰。姚璹上奏说:"鼎是一种神器,贵在质朴,不需要装饰外表,难道还需要涂饰黄金增加吉祥征兆的光彩吗?"武后就不再坚持了。契丹侵犯边塞,姚璹担任梁王武三思榆关道安抚使的副职。因过失而受牵连,降职为益州长史。起初,蜀地官吏贪婪残暴,姚璹将他们揭发出来,一点也不宽容。武后闻知此事,下诏书慰问犒劳,就对身边的人说:"担任二千石的地方官自身清廉容易,要使属吏们都清廉就难了,只有姚璹能兼有二者。"新都丞朱待辟因犯贪污罪应当判处死刑,朱待辟相好的僧人理中阴谋杀掉姚璹,占据剑南。有人向武后密告,武后下诏姚璹彻底查办。姚璹深挖这个案子,形迹可疑的全部逮捕,株连了几千人。监察御史袁恕己上奏弹劾姚璹查办狱案不平允,皇帝下诏书说不要追究。过了好久,退休。去世,享年七十四岁,他留下遗言要求丧葬之事从简。追赠为越州都督,谥号成。
  相关练习:
  新唐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姚璹字令璋,少孤,抚昆媦友爱。力学,才辩掞迈。永徽中,举明经第,补太子宫门郎。武后时,擢夏官侍郎。坐从弟敬节叛,贬桂州长史。后方以符瑞自神,璹取山川草树名有"武"字者,以为上应国姓,类以闻。后大悦,耀文昌左丞。永徽后,左右史唯对仗承旨,仗下谋议不得闻。璹以帝王谟训不可阙纪,请仗下所言军国政要,责宰相自撰,号《时政记》,以授史官。从之。时政有记自璹始。延载初,拜纳言,有司以璹族犯法,不可为侍臣者。璹曰:"王敦犯顺,导典枢机;嵇康被戮,绍以忠死。是能为累乎?"后曰:"此朕意,卿无恤浮言。"证圣初,加秋官尚书。明堂火后欲避正殿应天变琦奏此人火非天灾也昔宣榭火周世延建章焚汉业昌圣人之道随物示化况明堂布政之宫,非宗庙,不宜避正殿,贬常礼。"则天乃依璹奏。后封嵩山,诏璹总知仪注,为封禅副使。时九鼎成,后欲用黄金涂之。璹奏:"鼎者,神器,贵质朴,不待外饰,岂待涂金为符曜耶?"后乃止。契丹盗塞,副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使。坐累,下迁益州长史。始,蜀吏贪暴,璹瓋发之,无所容贷。后闻,降玺诏慰劳,因谓左右曰:"为二千石清其身者易,使吏尽清者难,唯琦为兼之。"新都丞朱待辟坐赃应死,待辟所厚浮屠理中谋杀璹,据剑南。有密告后者,诏璹穷按。璹深探其狱,迹疑似皆捕逮,株党牵联数千人。监察御史袁恕己动奏璹狱不平,有诏勿治。久之,致仕。卒,年七十四,遗令薄葬。赠越州都督,谥曰成。
  (节选自《新唐书·姚瑞传》)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明堂火后/欲避正殿/应天变/璹奏/此人火/非天灾也/昔宣榭火/周世延/建章焚/汉业昌圣/人之道/随物示化/
  B. 明堂火/后欲避正殿/应天变/璹奏/此人火非/天灾也/昔宣榭火/周世延/建章焚/汉业昌圣/人之道/随物示化/
  C. 明堂火/后欲避正殿/应天变/璹奏/此人火/非天灾也/昔宣榭火/周世延/建章焚/汉业昌/圣人之道/随物示化/
  D. 明堂火后/欲避正殿/应天变/璹奏/此人火非/天灾也/昔宣榭火/周世延/建章焚/汉业昌/圣人之道/随物示化/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宋改以经义论策试进士,明经始废。
  B. 宗庙:即人们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是儒教徒活动的场所。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候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C. 封禅:"封"为祭地,"禅"为祭天,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这实质上是强调君权神授的手段。
  D. 九鼎:象征九州,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亦曾屡次重铸九鼎。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姚璹处事圆滑,善于讨好逢迎。担任夏官侍郎期间,为免受堂弟案子的牵连,他迎合武后心意,寻找"吉兆"来神话武后,博得了武后的好感。
  B. 姚璹重视史料,建言记载时政。他首创《时政记》,作为实录类史学体裁,这有益于历史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后世史学发展有很大影响。
  C. 姚璹敢于进言,屡次劝谏成功。九鼎铸成以后,武后想用黄金涂饰,姚璹指出鼎贵在质朴,无需黄金修饰,阻止了这项劳民伤财的工程。
  D. 姚璹律己律人,赢得武后称赞。在任益州长史期间,他严厉揭发当地官吏贪婪残暴,武后不仅下诏书慰劳,还对着身边的人夸他实在难得。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延载初,拜纳言,有司以璹族犯法,不可为侍臣者。
  (2)契丹盗塞,副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使。坐累,下迁益州长史。
  【答案】10. C 11. C 12. A
  13. (1)延载初年,朝廷任命他为纳言,主管部门的官吏认为姚璹的亲族犯法,不能担任侍臣。
  (2)契丹侵犯边塞,姚璹任梁王武三思榆关道安抚使的副职。因过失而受牵连,降职为益州长史。
  参考译文:
  姚璹字令璋,年轻时就没有了双亲,抚养弟妹以友爱著称。他勤奋学习,才智机辩横溢超群。永徽年间,考中明经科,补任太子宫门郎。武后时,升任夏官侍郎。因堂弟姚敬节叛逆而受到牵累,被贬为桂州长史。武后这时正用吉祥的征兆来神话自己,姚璹便取山川草木中名称中有"武"字的,认为是上天顺应国姓,收集分类予以上奏。武后很高兴,提拔他为文昌左丞。永徽以后,左史和右史只是朝堂上接受圣旨,至于朝堂下的谋划和议论就不得而知了。姚璹认为帝王的谋略和训诲不可缺少记载,奏请说朝堂下所议论的军国政要,责成宰相亲自记述,称为《时政记》,把它交给史官。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时政有记载是从姚璹开始的。延载初年,朝廷任命他为纳言,主管部门的官吏认为姚璹的亲族犯法,不能担任侍臣。姚璹说:"王敦叛乱,王导主管中枢机要;嵇康被杀,嵇绍竭尽忠心而死。这能连累吗?"武后曰:"这是我的意思,你不要顾虑无根据的话。"证圣初年,姚璹被加授为秋官尚书。明堂失火,武后打算避居正殿,以此来顺应天变。姚璹上奏说:"这是人为火灾,不是天灾。从前宣榭失火,而周朝世代绵延;建章烧掉,而汉代王业昌盛。圣人之道,是随着事物发展也在变化,况且明堂是宣布政令的宫殿,并不是宗庙,不应当避居正殿,而破坏正常的礼制。"武则天就批准了姚璹的奏议。武后到嵩山封禅,下诏姚璹总管仪注典礼,担任封禅副使。当时九鼎铸成,武后打算用黄金涂饰。姚璹上奏说:"鼎是一种神器,贵在质朴,不需要装饰外表,难道还需要涂饰黄金增加吉祥征兆的光彩吗?"武后就不再坚持了。契丹侵犯边塞,姚璹担任梁王武三思榆关道安抚使的副职。因过失而受牵连,降职为益州长史。起初,蜀地官吏贪婪残暴,姚璹将他们揭发出来,一点也不宽容。武后闻知此事,下诏书慰问犒劳,就对身边的人说:"担任二千石的地方官自身清廉容易,要使属吏们都清廉就难了,只有姚璹能兼有二者。"新都丞朱待辟因犯贪污罪应当判处死刑,朱待辟相好的僧人理中阴谋杀掉姚璹,占据剑南。有人向武后密告,武后下诏姚璹彻底查办。姚璹深挖这个案子,形迹可疑的全部逮捕,株连了几千人。监察御史袁恕己上奏弹劾姚璹查办狱案不平允,皇帝下诏书说不要追究。过了好久,退休。去世,享年七十四岁,他留下遗言要求丧葬之事从简。追赠为越州都督,谥号成。
网站目录投稿:乐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