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已经是现如今人们人人必读的经典作品了,在四大名著中,每一本著作都是相当经典的。时至今日,人们对四大名著的内容也是不陌生的,首先来说,四大名著已经被搬上了大银幕,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已经有了四大名著的身影。 四大名著已经是人们心中固定的存在了,但是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七大名著",也就是说,曾经的名著队列是有七本的。那么为什么时至今日成为了四大名著呢?其余三本名著去了哪里呢?"水三西红"已成为于每个国人的认知当中,课本上会有四大名著的各种选文。 由此说来,四大名著已经是深入人心了,人们对四大名著肯定是不陌生的。电视里每天都有"水三西红"各种版本的演绎,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没有看过四大名著的原著内容,也不会对四大名著的内容感到陌生。因为电视剧、电影已经是非常普及了。 四大名著已经是深入人心,但是曾经的七大著作也是人们应该知道的。只不过现如今没有人关注"七大名著"了。四大名著选择性框定了"水三西红"这四部,事实上从明代至今被列为重大名著奇书的,本来一共有七部,七大名著慢慢变成了"四大"。 除了人们熟知的"水三西红"之外,还有哪三部呢?这三本又为何被删掉未被列入"四大"之内呢?明代冯梦龙将同为小说文学的四部巨著列为"四大奇书",其中就有"水三西红"中的"水三西",而当时"红"尚未面世。在当时来说,替代红楼梦的是金瓶梅。 不幸的是金瓶奇书可能并非能够雅俗共赏的著作,到了清代时这本位列"四大"的奇书被康熙列入禁书范畴。因此七大著作中的一个就被康熙帝列为禁书。金瓶梅被禁止后,取而代之的就是红楼梦。红楼梦出现后,取代了金瓶梅的位置。 另外两个分别是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人们对这两部著作也是不陌生的。到了清朝末年时期,就有了六大名著的概念,只不过在当时人们对此不重视。后来随着清朝的灭亡,人们对六大名著就变得更加忽略了。清末时期就出现了六大名著的概念,也就是"水三西红聊儒"。 众多的明清小说中,除去前面提到的四大,其文学性、可读性、流传性最强的,就是清代蒲松龄所著的《聊斋志异》和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这时候就出现了六大名著的概念。到了新中国建立之后,开始整合古代的文学作品。 在这时候,出版社率先推出了四大名著的概念,为的就是看看市场如何反应。万万想不到,人们对四大名著是情有独钟的,但是对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却没有什么兴趣,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了四大名著。也就是现如今人们看到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