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看不见的影响力揭秘社会从众的心理机制


  你相信眼见为实吗?如果群体认为的真实与你的不一样,你的大脑可能就会放弃抵抗。这种人类与生俱来的从众心理,到底有着怎样的心理机制?
  一
  2005年年中,有项研究采用了高级的大脑扫描技术,来考察困惑了心理学学家半个多世纪的问题:社会从众。   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施(Solomon Asch)博士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闻名于世的实验室实验(参见《看不见的影响力》第25~29页),正是在阿施实验的基础之上,进行了这项心理学界的顶级研究。   阿施的实验很简单,参与者会看到2张卡片。第一张卡片上有一条垂直的线段,第二张卡片上有3条直线,只有一条和第一张卡片上的直线一样长。   随后研究者要求参与者回答,哪两条线段一样长,这样的问题许多5岁的小孩都能正确地回答。   但阿施博士用了点小手腕。阿施安排了7个同伙一起参加实验。他们都看了这些线段,并且在真正的参与者之前给出了回答。有时候这些研究助手故意给出了错误的答案。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阿施博士感到震惊。4个参与者中的3个,在进行了认真思考之后,至少有一次赞同了研究助手给出的错误答案。其中一人在实验中有一半的次数从众。   阿施博士对研究结果一直感到迷惑。屈从于群体的个体这样做,是否知道群体给出的答案是错误的?抑或这种社会压力真得改变了他们的认知?可惜,阿施博士不幸于1996年逝世。   如今,这项新研究就是要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扫描技术(fMRI)来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fMRI能窥探工作中的大脑,这种技术在阿施那个年代还不存在。   研究者发现社会从众激活了负责知觉活动的整个脑区。但却与负责判断(代表个体的信念)的脑区无关,这些脑区在涉及情感活动时才会有激活。如果这部分激活就表明个体要付出一定努力抵抗群体的压力。   主持这项研究的格利高里·伯恩斯(Gregory Berns)说道,"我们都相信眼见为实,但这项研究却表明我们眼见的"实"是群体告诉你的‘实’。" 伯恩斯是美国亚特兰大的埃默里大学的精神精神病学家和神经学家。   这项研究发表在2005年6月22日《生物精神病学》(Biological Psychiatry)杂志网络版上。   "这项研究非常重要"麻省理工学院的管理学和决策教授丹·艾瑞里(Dan Ariely)博士说道,"它表明他人给出的信息会在非常深的层面影响我们的知觉"。 艾瑞里博士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斯坦福大学的神经学家和知觉专家布赖恩·科诺森(Brian Knutson)博士认为这项研究"非常巧妙"。他说:"这项实验控制适当,新颖独特,首先在大脑的磁场里考察了社会从众。"   二
  继阿施博士之后,贝恩斯博士也做了类似实验。这项新研究有32名同意参加知觉研究的志愿者。贝恩斯博士说:"我告诉他们,其他人也会做同样的任务,但只有你会进行大脑扫描。"   实验要求参与者对三维的物体进行心理旋转,以判断三维物体是否相同。在接待室,参与者会遇见4个人,以为他们也是要参加实验的志愿者,但这4个人实际上是研究助手,准备给出错误的回答。   为了增加群体的凝聚力,参与者和4位助手在笔记本电脑上进行了预备练习,拍了照并且相互攀谈。随后参与者进入了磁共振扫描仪。研究者告诉参与者,其他4位作为群体会先看这些三维物体,并判断他们是否相同。   一切按照计划,研究助手有时给出了一致错误的答案,有时给出了一致正确的答案。4位助手有时也给出矛盾的答案,这是为了增加可信度,但分析时不考虑这种情况。随后,向参与者展示了其他4位研究助手给出的答案,并要求参与者进行判断。它们是否相同?   大脑扫描仪捕捉了参与者判断过程的图像。有些时候, 告诉参与者答案是电脑给出的,而非其他志愿者给出。贝恩斯博士说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实验效应的确是社会压力所导致的。   与阿施博士的实验一样,许多参与者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贝恩斯博士说,平均来看,参与者有41%的次数与群体所给出的错误答案保持一致。   研究者对结果提出了2个假设。如果社会从众是有意识决策的结果,他们推论,就应该在负责监控冲突、计划和其他高级心理活动的额叶脑区看到变化。但如果参与者的社会从众源于知觉上的变化,那么就应该在负责视觉和空间知觉的大脑后部区域看到变化。   事实上,研究者发现当参与者在错误答案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右脑顶内沟的激活增加,这部分脑区主要负责空间感知。   研究者发现在负责有意识决策的脑区并没有激活。但那些违背群体作出独立判断的参与者在右脑的杏仁核和尾状核上显示有激活,这部分脑区与情绪有关。   贝恩斯博士说,该研究结果的意义非常巨大。   三
  在许多社会生活领域(比如投票选举或司法审判)中,解决个体与群体间冲突的公认方法是援引"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这看来合理:多数派代表了许多人的集体智慧,而非某个人的单一判断。   但如果群体对个体施加了压力,群体的优势可能会消耗殆尽,贝恩斯博士说道。立场孤立所导致的不快使得多数派的观点看上去比个体自己的看法更有吸引力。   如果其他人的看法真得会影响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那么所谓事实真相本身都是值得怀疑的。艾瑞里博士说,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办法。但如果能让人们认识这种人性的缺陷,他们就能在社会压力违背自我意志时避免盲目从众。   译者:prefrontal   来源:nytimes.com   心理延伸:   会员测试:爱的5种语言测试(男生版) (女生版)   心理FM:想让他喜欢你?请他帮个忙!   心理短片:宵禁(2013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
网站目录投稿:傲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