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当时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科利华公司投入1亿元推广一本书——《学习的革命》,一时间在华夏大地掀起学习的热潮。不管这种热潮是否改变了一些人的思维模式和学习观念,但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终生学习却在这10年间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而中国也收获了近1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或许这其中也有某种内在的关联。 2008年,无论怎么看,都特别不平凡,多事多难,大悲大喜。当我们开始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的辉煌成就时,世界经济突然急转直下,中国形势立刻不容懈怠;国内外企业停工减产、裁员降薪之声不绝于耳,一时间风声鹤唳,手足无措。 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转向中国的时候,中国政府果断地抛出4万亿元救市计划,提振信心,保证增长,促进就业。细察4万亿元的投资大单,其中大部分资金将被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只有400亿元被安排用在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事业上。在当前,这种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硬性力量可能是最重要的,但就长期而言,投资于人才教育培训的软性力量或许更为必要。为此,青年学者刘昕教授撰文呼吁:扩大内需中更应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同样可以扩大内需,还有助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开展各项培训,特别是针对农民工、失业者和大学毕业生的各种技术培训,这将从根本上有利于扩大就业和人本社会的建设。 著名企业管理学教授沃伦·贝尼斯说过:"员工培训是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是在优秀企业身上,越能看到这种战略性投资的眼光和价值。自1993年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成立第一家企业大学至今,目前国内已有中国移动、中国石化、海尔、华为、联想、吉利、春兰、海信、金蝶、阿里巴巴等一大批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创办了自己的大学或商学院。咨询专家李雪松在《战略驱动的企业大学建设》一文中,详细分析了企业大学建设对于培养高层次员工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作用。企业要重视对员工的培训,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员工成长的需要更是企业必须承担的一种责任。 "培训很贵,但不培训更贵。"这是经营之神松下辛之助的一句名言,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如此,没有哪一种力量一定能改变经济的颓势,但培训的力量一定是其中最不容忽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