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会计仿真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信息经济时代社会亟需的是具备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创业潜能的高素质会计人才,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就是实践教学,会计仿真实践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本文在分析现有会计仿真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而在教学体系、实践模式、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以期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 会计仿真 实践教学
  一、开展会计仿真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把会计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并不是要让学生在刚刚从事会计职业时即已经成为专业的会计工作者,而是要使学生具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使其终生能从事学习。这种学习和创新能力包括技能、知识和专业认同。会计仿真实践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一)会计仿真实践锻炼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会计基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性,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会计仿真实践系统使学生犹如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不仅强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一走出校园,就能肩挑一岗,对会计工作应对自如,促进就业。
  (二)会计仿真实践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点是创新,创业是在一定程度创新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构建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会计仿真实践教学是符合现代教育要求和会计人才需求的。
  会计仿真实践可以弥补理论教学的单调枯燥,充分开展角色扮演、信息分析、专题研讨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实践效果,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其开拓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例如针对报表分析,综合学生所学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税务和审计等知识进行信息分析,不同人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然后角色互换,最后大家进行研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判断力,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促进大家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 会计仿真实践提升了学生专业认知能力
  会计仿真实践加强了学生对财务和非财务数字之间的紧密联系,使他们能更加理性的分析问题。学生工作在非结构化的情况下,会激发他们的耐力和对模凌两可事物的判断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会计仿真系统是通过业务模拟发挥作用,提高会计教学,会计仿真增强了学生对会计程序和动态业务流程的了解。仿真模拟系统改进了决策能力,使会计学生更好地完成商业角色,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初步形成会计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发现自己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的缺陷,增强专业认同感,提升专业认知能力。
  二、目前会计仿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仿真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1.仿真实践内容不完整。会计仿真主要是基于会计核算业务的仿真,缺少相关的会计审核和监督;会计仿真是基于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仿真,实践内容主要是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缺乏财务分析、税务、审计和预算等方面的仿真实践;会计仿真实验资料更多的是文字阐述,缺少实际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而且实验资料主要以工业企业为例,其他行业很少涉及。实践内容的不完整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仿真实践环节不衔接。项目仿真实践主要以辅助理论教学为主,所涉及的各项目实践缺少衔接和连续性。会计的只做会计、税务的只做税务、审计的只做审计,各课程各项目单打独斗,缺少多课程、多模块、多专业知识相互渗透的开放式完整的仿真实验体系。例如会计核算工作之后,如何进行纳税申报,怎样做年度的预算和决算方案,如何正确审计等一系列的工作缺少衔接。
  3.仿真实践模式单一。当前的会计仿真实践主要是会计手工实训和会计电算化实训,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两部分内容基本被割裂了,会计手工就是分岗分角色的会计核算,而会计电算化就是财务软件的学习操作,手工实训既没有为电算化实训提供基础的业务数据,也没有通过电算化实训验证手工记账数据,学生无法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过于单一的实践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影响了仿真实践的教学效果。
  (二)会计仿真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会计仿真实验涉及的内容广、综合性强,不仅要求指导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更要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而当前的会计实践指导教师一般由相应课程的理论授课教师或实验室的实验人员承担,大多没有实际的会计工作经验,对企业真实的业务环境了解少之又少,导致会计实践指导教师只能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进行学生实验指导,角色分配不合理,处理方法选择不当,业务流程混乱,实验过程严重脱离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实验结果失真。过硬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综合型会计实践指导教师的匮乏,是阻碍会计仿真实践教学发展的一重要因素。
  (三)会计仿真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不足
  会计仿真实验课设置分散。目前各实验课的设置主要依托于理论课,穿插于理论课中间或于理论课讲授之后,各实验课是自立门户,各管各的,互不干涉,致使实验教学内容出现重复或缺乏系统性,很难形成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仿真实践教学自身规律的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课程体系。
  会计实验室建设不足。由于对会计仿真实验教学的重视不够,资金投入有限,硬件更新跟不上,软件配备不足,实验室综合性建设较差,场地和环境布置等与真实情况有很大距离。
  三、 加强会计仿真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一)构建完善的会计仿真教学体系
  依据会计基本工作过程对实践内容进行整合、序化。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特色,搭建一个层次分明、内容全面、循序渐进的仿真教学体系,实践内容不仅包括财务会计的业务,还应包括成本、税务、审计等相关课程的内容,不仅涵盖会计核心课程的内容,还应注意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构建一个集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税收、审计和创业投资等内容为一体的完善的会计仿真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优化实践过程,环环相扣。会计实践过程应注重综合性设计,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除了各课程的单项技能训练,应将会计主干课程和相关学科知识融合成条理清晰、环节紧凑的实践系统,例如一个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中何时报税、何时审计、何时财务分析、何时投资决策等,各环节如何设计以便符合企业真实业务环境是会计仿真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构建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双轨运行的仿真实践模式
  会计仿真实践要使学生始终在仿真会计职业环境中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应做到手工实践与电算化实践同时运行。仿真的原始业务既是手工会计实践的原始信息,也是电算化会计实践的原始信息,手工实践与电算化实践平行运行,然后将手工实践结果与电算化实践结果进行核对校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两种会计数据处理方法的转化,了解两种实践形式的关联性。双轨运行的仿真实践模式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制定科学可行的实践方案,明确实践目的和内容;操作过程学生分工明确,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使其在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前提下自行解决问题;最后做好实践总结,将形成的纸质材料和电子材料归档储存,分享实践经验,提高认知程度。
  (三)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建设
  综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理论深厚的理论教师,更需要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实践教师。实践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首先,实践教师应保证理论知识的随时更新;其次,实践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学习更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然后,实践教师应经常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了解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增强自己的实践经验;最后,要加强对实践教师的考核,通过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做到对实践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综合考评,为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会计人才提供基础的保障。
  (四)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高校应与一些定点企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不仅可以为实践指导教师顶岗实践提高便利,而且可以为学生校外实地考察,加深对企业业务流程、财务制度、成本核算方法、纳税申报等方面的了解提供平台,缩小学校教学和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加强学生对会计仿真实践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
  (五)整合优化教学资源
  1.加强实验室软件和硬件建设。会计仿真实验是一个涉及多课程、多学科的互融的综合性实验,需要一个功能齐全的、动态的、环境真实的仿真系统。高校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加大对实验室设备和软件的更新、投资力度,进行情景设置。仿真实验室建设不应再是各课程各学科自立门户,应将教学资源整合优化,首先,实验室应配置强大的服务器配置,将教学软件合理分布并保证运行顺畅;其次,建立实验设备配置全、规模大、操作便捷的前台实验平台,保证学生可以在前台的任一设备上随时演练实验涉及的某一操作业务。
  2.加强会计仿真实践教材建设。仿真实践教学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好的实验教材,而现阶段实训教材编写者主要是高校教师,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参与很少,致使其业务种类单一、仿真性不强、针对性差,高校教师应与企业专业人员组成课题组,在研究最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共同开发内容丰富、体系完整、仿真性强的会计实验教材。
  参考文献:
  [1]张艳婷.高校会计仿真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J].财会通讯,2012,(6).
  [2]麦海娟,麦海燕."翻转课程"在会计仿真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商业会计,2014,(12).
网站目录投稿:青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