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是一本由[美]威廉·A.哈维兰 / 哈拉尔德·E.L.普林斯 / 邦尼·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化人类学》精选点评: ●终于扫完一遍!这本对自学者超级友好! ●中国人特别看重亲属关系,合作高于其他一切。对他们而言,相互依存是个人关系的真正本质。而且已经延续千年,顺从和使自己的意愿服从家族与亲属胜于其他一切,自力更生既得不到提倡也非引以为豪的本钱。1949年革命后,毛泽东试图把影响领域扩大到整个国家,本身成为全体国民的父亲。 ●写得倒是很全面很清晰,但导论书避免不了的就是比较浅,所以感觉解除了一堆名词但其实具体内容还需要别的更深入阅读。 ●过了一遍。很教科书的教科书,比较全面,也还算清楚。只是有不少人名前后翻译都不一致,17页hypothesis这个词拼错了。 ●教材。需要老师指引实践,不然不知道怎么用 ●这本书讲了一个道理:了解山川与河流,荆棘与尘埃,花瓣和血液,然后自己选你想走什么路。为什么要看这样一本"没用"的书呢,因为它至少给了你选择权。 ●一本较为浅显的人类学入门教材。是被我当作考完专业书读完的。读完之后感到一些失望。或许对于入门级来说这是一本不错的教材,较为详细的介绍了一些人类学所关注的问题。但是作为一门专业书显得远远不足,解释极为浅显而表达的专业化程度不够。 ●看完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人类学不是我的菜。 ●文化人类学课的教材… ●在四趟共8次上海往返长沙的飞机上看完的= =…以后这样子读书速度一定会加快很多!!! 《文化人类学》读后感(一):我通读了一遍 本来想找一本文化人类学的书启蒙,但说实话,我看得很乱,一点头绪没有,七零八碎没有一点整体感。感觉都是树木没有森林,想读一些结论性分析性的文字,但很失望,都是举例各种举例。读完后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文化人类学》读后感(二):哈维兰的《文化人类学》小记 时隔两年多,终于读完了一本完整的书,居然又是哈维兰的人类学教材,有一种蓦然回首,灯火阑珊的感触。少了一些功性性,也能更好地理解所谓人类学这门学科。 说说本书,相比于第10版的文化人类学(06的上海社科出版社译本),内容上进行了更新,也更充实和丰富,所举的例子也更具有代表性,可读性更强了;更重要的是翻译上流畅了很多,上一版真的很鬼,尽管仍有一些小错误,例如缺字、图片译文中名字有出入、标点这类的问题(可能是过于强迫症了),仍然有进步的余地,但是不影响整体的阅读感。看到又出了第14版的(全彩),章节变多了,这更新可真快!!! 印象最深的是这段:"中国古人类学家倾向于多地区假说的理由,在于它更好地吻合了澳大利亚和亚洲的化石证据。宣传古代人类扎根于东亚也契合了这一地区种族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即中国是人类起源之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起源地和人类文明的中心。"批中国学者关于现代人类起源存在的种族中心主义,好直接,哈哈哈。 《文化人类学》读后感(三):2018[文化人类学]第一本.入门 文化人类学入门的第一本教科书,结构比较清晰。看了差不多两周,由于积累不够一部分还是有些疑惑。 不过 十分确定的是看完更喜欢人类学了。 伴随着多元的成长环境,从小更愿意去了解、比较各种文化和地域等方面内容。 人类学——正是以时间空间角度对人类进行的研究探索,让我对其探索角度十分感兴趣,加上人类学与历史紧密相连,也是寻觅过去到现在。 #理解单个的文化及文化的总体概念,以每一种文化自身的方式去考察每一种文化。# 通过"整体论视角""经验性的""文化对主义"探索人类各种社会的前前后后,进行着"没有野蛮先进之分的"客观描述,比较。" #抓住本地人的观点……再现他人眼中的世界。# 希望能积累更多的知识。然后能以人类学视角写出来一些对自己文化、不同文化的田野笔记。 《文化人类学》读后感(四):人类学的文化内涵 本书更多的是从文化角度来阐述人类学这个领域。为了彻底深入地认识人类思想、行为与生物性的复杂性,所有人类,不论何时何地,都必须纳入研究视野。 人类社会是由具有复杂情感和各种抱负的个体组成的,在研究时必须尊重他们的情感和抱负。科学革新的最大障碍往往是概念之锁,而非事实之锁。种族是一个制造分裂的范畴,对待差异和对自身所属人群优越性的错误观念。不同的肤色只是皮肤对不同气候产生的适应,与生理和心智能力没有关系。人类学家力图避免陷入族裔中心主义(认定自己文化方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信念)。 最早研究的人类学因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学者的介入而使得学科得到全新的阐释(原先只有西方视角)。每种文化都是在社会中习得的、共享的、基于符号的、整合的和动态的。时空环境中,将过去的行动与那些现在和将来的行动连接起来,就能产生一种自我连续感。在任何事情上文化都必须在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间达成妥协。 文化人类学在学术上有两大要素:民族志(主要基于田野工作的、对于特定文化的详细描述)和民族学(以比较的、历史的视角对不同文化做出的研究和分析,它利用民族志叙述来发展人类学理论,以解释为什么群体之间存在某些重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所有个人在出生时其人格发展的潜力方面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是相同的,他们成年的人格则是生后经验的产物,因而被赋予了文化差异。 以价值观来教化儿童,使其通晓社会法则,学会成为社区有用一员的技能,是所有社会都会遇到的一大挑战。对许多少数民族来说,复兴已消亡的语言或者与现有语言的消亡做抗争,是维护其文化认同感的尊严感的一部分。 为了长久生存,人类文化必须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变动的情形。人类社会发展出了和他们可获得的自然资源相协调,并受到栖息地限制的文化基础结构。 任何地区的民族都会发展其独特审美的形式(音乐的、视觉的、口头的、运动),用以来象征性地表达、理解和共享对于各种形态美的感知。在文化变迁中蕴含的主要机制有自发变迁(创新、传播和文化遗失--手推车在沙漠变成骆驼)和强制性变迁(种族文化灭绝、合成、复兴运动、反抗和革命)。人类人格评定唯一有意义的标准在于人格和社会常规之间的联系。 文化不是随即发生的。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因此基础结构或经济基础的变动都会对这个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联的元素造成影响。艺术常常反映出一个社会的集体观念、价值观和最关心的事务。精神失常是文化建构的精神疾病。每一种生计模式不仅包括资源,也包括有效采集和利用它们的技术,以及最适应于某个社会需求的劳动生产方式。为了适应特定的自然环境、应付独特的政治经济挑战,每个群体建立起了特有的社会设置,即所谓的子女养育任务、性别关系、家户与家庭结构和居住模式等。因为亲属关系及家户的纽带并不总足以应对人类生存中遇到的那些挑战,所以人们也会依据性别、年龄、共同志趣和社会阶层而组成群体。有关物品生产、分配和消费的一整套组织安排构成了各种形式的经济体系。 社会中的阶级差异并不总是清晰和显著的,而在于一系列广泛而持续的细微特权存在。人类学家对不同灵性和宗教信仰、习俗的跨文化研究时,试图中立地看待所研究人群奉为神圣的任何特定历史传统、信仰、仪式。为了维持秩序和其政治组织(队群、部落、酋邦和国家),采取各种各样的行动:内化控制(文化控制、社会控制)、外化控制、战争。 在所有社会(从最大的到最小的),人们都面临着‘谁获得了什么,在何时、何地以及如何’的挑战。这是政治的挑战,它还包括组织、竞争和控制权力。无视其他文化和其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在世界上造成严重问题的一大原因,尤其在互相作用与互相依赖的状况为全球信息交换和运输系统的发展所改变的当代。 工业化世界(并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的大都会地区)中等和上等阶层的生活水平是建立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巨大消耗率基础之上的;也就是世界人口的极小部分利用着这些珍贵资源中的大部分。无法克服文化偏见会导致严重的经济后果,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由于全球化将买卖自然资源、商品和劳动力的全国市场、区域市场和当地市场相连接,世界各地的人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在自然环境被强大的新技术所急速改变的同时,长期建立的生存实践、经济布局、社会组织和与此相关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当结构性的力量破坏危害个人以及社群追求健康、平等、有尊严的生活的人权时候,意味着结构性暴力(即由非个人的、带有剥削性质的,以及不公正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导致的身体和(或)心理上的伤害,包括镇压,环境破坏,贫困,饥荒,疾病和夭亡)日趋严重。 书中还谈及人类与灵长类的比较;多偶制;跨文化视野中的另类性别模型(阴阳人),涉及双性体征和跨性别复杂类型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存在多种性别选项,从而揭露刻板影响的谬误。 书中事例鲜明,章节分明,分类详细。这是一个让读者留下印象深刻的介绍性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