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发布了2016年Q4及全年财报,在业务数据和财务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业务层面上:月活跃活用户达到3.13亿,连续11个季度保持了30%以上的同比增长,日活跃用户为1.39亿,占比月活用户比例44%;全年净收入2.12亿美元,增长43%,年净利润4300万美元,增长125%。 两股力量驱动微博增长 用户与收入两个维度的数据分别反应了业务发展情况和变现能力,在社交媒体概念下,微博的用户增长有更具价值,下面根据微博给出的公开数据来看看这一年来微博是如何来获取、运营用户的。 在我看来,有两股力量一直在让微博的用户量级保持着11个季度的增长,分别为外在驱动力与内在驱动力,前者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后者可以看做是微博在经营8年来找到的一套有意识的核心打法。 先说说外在驱动力,在我看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利好让微博不断的获取用户,一是渠道下沉,自从2009年上线之初主打一二线城市的精英用户群到如今的多领域垂直化运营,微博的用户逐步从精英阶段开拓到年轻人为主的全领域用户,未来在三、四线城市仍然有不小的空间开展。 二是微博从诞生以来,一直是热点事件的策源地和讨论平台,类似奥运会、世界杯这类全球性盛会往往会大幅提升社交与媒体行业的活跃,微博在奥运周期中发掘了傅园慧、张继科等头部明星资源,从Q4的数据来看,微博依然保持住了后奥运时代的增长,并没有完全依靠大事件营销来激活用户,这也是公司逐步成熟的表现。 三是社交媒体本身网络效应,一旦增长到一定量级(如过亿DAU),用户已经产生了社交关系与内容获取两方面的需求,相比手游、直播等形态,护城河更深。微博在名人、明星的独占效应,也使用户很难在其他平台第一时间拿到一手信息,对于用户保持着强大的吸引力 。 说完了外部驱动力,再来看看内在驱动力。 一是去年短视频、直播与网红带来的视频领域爆发,不但推动微博用户的增长,也找到了更好的变现模式,根据最新财报显示,截至12月底微博视频的日均播放量同比大幅增长了713%,与超过200家的视频媒体机构达成合作,头部用户日均发布短视频的数量同比增长超过200%,可以说,视频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内容形式。 二是内容生态建设的逐步成熟,对于用户来说,几乎可以在微博上找到所有垂直细分化内容,甚至依靠微博上段子、图文、视频,还产生了各类"垂直化微博"的创业公司;从内容创业者角度看,2016年微博垂直领域头部用户阅读量增长74%,已经有20个垂直领域的月阅读量超过百亿;值得一提的还有,今年以来微博也开始与NFL等开展跨界营销,从当日超级碗的数据反馈来看,类似的内容生产模式也相当有发展空间。 三是微博在产品改造上,核心是从发布时间排序信息流演化到基于社交关系的信息流和基于兴趣推荐的信息流,根据微博介绍,关系流注重内容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是用户在微博即时获取信息、展开讨论、交流观点的主要场景,兴趣流则更注重内容的分发和消费体验,是用户在微博发现资讯、挖掘兴趣的主要场景,目前,关系流信息有效的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时长和互动,兴趣流则大幅降低了用户使用微博的门槛,目前两种信息分发模式在用户覆盖上已经逐步接近。 微博的价值依然和活跃用户增长成正比 之所以微博倍受关注,很大程度上是过去一年中的用户增长与未来用户预期被看好,拆解为到单个用户,可以看到微博的每个MAU月活跃用户价值32.7美金(按照2月24日微博股价记入),每个DAU日活跃用户价值73.7美金,与全球主流社交平台赋予单DAU用户100美金的价值仍有些距离。 从Facebook全球12.3亿日活、18.6亿月活对比3900亿美金市值,其单个MAU用户价值高达210美金,单DAU用户价值317美金;即将IPO的社交小巨头Snapchat估值250亿美金,月活用户1.5亿左右,单DAU用户达到了166美金;而过去一年饱受增长困境的twitter目前月活跃用户3.19亿,市值113亿美金,单个MAU价值35美金。 通过对比上述的全球性公司可以看到:Facebook、Snapchat等拥有高于行业均值的用户价值,twitter低于行业均值,原因正在于前两者依然保持好看的增速,facebook十几亿用户依然保持着接近20%的增速,而twitter 3亿多的MAU年增长已经不足10%。 值得一提的还有微博的投资,一下科技(秒拍、一直播、小咖秀)带来的不少增量用户,这与微博获取年轻用户与渠道下沉的用户有所重叠,在一下科技临近IPO之际,微博不但在用户层面迎来了新鲜血液,在财务上可能也将获得高额回报。 总结来看,内生的驱动力使用户增长成为微博「齿轮效应」中的一环——只要持续有好内容,用户就会持续增长,在移动互联网进入存量用户的争夺之后,这种增长方式比传统的以渠道为主的增长方式更高效,这就是微博持续获取与运营用户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