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全县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总结 2018 年以来,按照创建先行县的部署,把绿色矿山建设作为"发展生命线工程"来抓,围绕打造全国绿色矿业发展先行县"目标,坚持"规划引领、标准倒逼、标杆带动、科技支撑、综合利用"的创建路径,在提升绿色矿业发展理念上下功夫、在政策引导和建设指导上做文章、在推进绿色改造和生态治理上求突破、在破解制约矿业生存和发展瓶颈上打出路,着力推进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现将2018年绿色矿山建设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8年绿色矿山工作 一、夯实四项基础,把绿色矿山建设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 1 、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工作落实。 在绿色矿山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组建了县绿色矿山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重点企业也相应成立了绿色矿山建设办公室,统筹推进矿业的绿色开发、生产和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现已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协同、社会支持的四位一体推进格局。 2 、全面调查摸底,把握县情矿情。 先后组织了四轮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的现实情况,为出台政策、科学治矿提供了事实依据。 3 、提升思想理念,形成绿色共识。 先后组织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3批次80余人次赴绿色矿山建设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考察对标,在职能部门和重点企业层面对绿色矿业发展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通过召开工作推进会、企业座谈会以及加强宣传等措施,广泛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安装制作固定展牌、永久性标语50余处。 4 、坚持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推动。 根据国家六部委的实施意见和《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编制了《绿色矿业发展先行县建设方案》。立足县情和资源禀赋实际,在政策、制度层面先行先试,配套出台了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干什么、怎么干、达到什么标准"。 二、把握三项重点,真抓实干对标打造国家绿色矿山 1 、加强绿色治理,加大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 绿色矿山建设中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既是焦点问题又是难点问题,坚持边开发、边生产、边治理、边恢复进行生态的修复再造,大力推进"百矿披绿"和"花园式矿山企业"建设工程,专门细化制定了"绿色矿山建设洁化绿化美化标准(试行)",明确开采区、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道路运输系统在矿容矿貌、绿色治理、矿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具体的标准要求。督导指导企业 因地制宜对损毁山体、尾矿库、排土场进行复垦披绿、光伏发电、栽植经济林等多路径恢复治理, 年初下发了2018年矿山披绿任务指标,覆盖81家矿山企业,全年绿化治理面积2500亩,植树900万株,播撒草籽300余公斤,总投资达2500万元,使矿山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观, 还进一步拓展了建设用地空间。 2 、加强绿色改造,培育矿业生态发展竞争力。 以安全生产、环保达标、节能减排为切入点,通过实施技改升级和环保达标工程,落实绿色开采、绿色运输、清洁生产等规范要求,把蓝天、绿水、净土保卫战落在实处。 在开采环节, 实施爆破水袋降尘、采区微喷降尘、棚化入库等绿色环保治理工程,有效治理扬尘污染。 。 在生产加工环节, 推广使用 高压辊磨、量恒式干选、湿式磨前预选等新技术新工艺,逐步推动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建设现代化、科技化、数字化矿山 。 在矿物输送环节, 大力推广皮带廊封闭运输,实施矿区运输"车转廊"工程. 3 、加强综合消纳,创新尾废资源化利用路径。 在尾废处置利用上,坚持"挖潜创新、调整结构、综合利用、循环发展"工作思路,走科学消纳尾废、绿色开发利用的资源化、生态化之路,把铁、金尾矿变废为宝,有效减少对生态的影响,降低区域生态环境承载的压力。发展壮大尾矿制备新型绿色建材产业,推进尾废生产绿色砂石骨料产业,做好铁尾矿复垦造地还田的升级文章。在实现尾矿库复绿披绿、生态再造的基础上,利用铁尾矿砂中含磷、铁等元素,推进铁尾矿综合利用产业与农业产业结合发展,推进就地生态化利用。 三、抓住三个关键,引领矿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1 、抓标杆培树,引领推进全域绿色矿山建设。 坚持点线面结合,抓点带面,实施了绿色矿山标杆示范工程和示范项目,把先行企业打造成示范企业,带动全县绿色矿山建设深入开展… 2 、抓节点创新,探索实践绿色矿业发展新模式。 针对我县矿业发展实际,结合历年在矿业发展中的实践,坚持制度创新与模式创新相结合,以创新促成问题的破解,促进绿色矿业发展的实践特色,结合实际建立绿色矿山建设奖励基金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推动企业就"尾矿库占地还田"、"生态复垦"、"尾废综合利用"、"工矿用地产业生态化融合发展"等方面课题进行探究和实践,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力求在矿业开发和治理过程中有特点、出特色,产生正向的价值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