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兵团战士修筑战备公路的现场采访,曾经写下一篇没有发表过的报道。虽然几十年后原稿已经不可寻找,但故事的线索还在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1969年正是中苏关系最为紧张的时期,黑龙江兵团的战备训练也热火朝天地展开了。为了沟通和边境线的联系,兵团机关组织了大量知青参加修筑战备公路的工作。我团也抽调了一个连来到大兴安岭地区,负责约五十公里的路段构筑工程。 筑路知青全部住在荒山野岭中,就地砍伐原木搭筑临时住房。房子里铺满厚厚的干草,上面铺上席子就是床铺。床铺是对面炕,一面住着25人,一间简易住屋就容纳了50多知青。一个连队有男、女宿舍各一间,整个筑路连共100多人都在里面,住房也是知青吃饭、洗涮和学习的地方。 屋子中间是砖头砌成的火炉,烧着胳膊粗的树枝取暖。尽管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烧,可是到了清晨起床,战士们的被子上还是结满了一层厚厚的白霜。甚至鼻子、眉毛上也挂满了白霜,无论男女都像一群白胡子老头。 战备公路从一座山岭穿过,一边倚着陡峭的山峁和浓密的森林,一边贴着一条干涸的河道。男知青从几十米远处的采石场将石渣用轱辘马推到路基上倾倒下来,女知青在路基上用人工将石渣铺平,还有几个女知青担任质量监督工作,男女搭配互相合作,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铺好的石渣上面,还要铺上粗砂和泥土。也是就地取材,从公路一侧的山腰上挖取。铺石渣和铺砂土交替进行,一段战备公路就修好了。 每天清晨,战士们从砂石场将轱辘马推出来,晚上收工以后,再把轱辘马推回砂市场存放起来。 一天早上开工的时候,几个男知青突然发现少了一辆轱辘马。一个连队里本来就没有几辆轱辘马,运输工具非常紧张。少了一辆,就会影响筑路进度,连长非常恼怒。正在着急的时候,突然一个男知青指着路下面干涸的河道说,那里好像有个东西像咱们的轱辘马。连长定睛一看,果然有一辆轱辘马正倒扣在河道里面。于是就命令几个男知青下去,把翻到河道里的轱辘马抬上来。连长直到这个时候还在纳闷,谁把我们的轱辘马推到河底下去了? 几个男知青也不明就里,糊里糊涂地来到河道下面,弯腰起身,一下子就把轱辘马翻了过来。在翻开的瞬间,突然从倒扣的轱辘马下面窜出两只小熊。被扣了一晚上的小熊也惊吓的不轻,看到亮光,撒腿就向河对面的树林子里面跑。站在河道里的几个男知青再向河对面的林子看去,突然发现林边还有一只老熊正在那里急匆匆地踱步。老熊和几个男知青的距离近在咫尺,他们也顾不上抬轱辘马了,哇的一声撒腿跑上了公路上。此时,连长和所有围观的知青也看到了对面林边的野熊,都为河道里的几个知青捏了一把汗。 还好,老熊看到小熊以后,根本没有顾上河道里的几个知青,领着两只小熊快速向树林深处窜去。一眨眼的时间,三只狗熊就消失的无踪无影了。 原来,林子对面的小熊天天看着兵团战士推轱辘马,感到非常新奇好玩。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刻,在老熊的带领下也来玩轱辘马。其实,狗熊非常聪明,模仿人的行为的能力很强。两只小熊爬上轱辘马,老熊就在后边使劲地推。毕竟狗熊不像人一样,有很强的平衡能力,三推两推轱辘马失去了平衡,一下子翻倒在河道下面,还将两只小熊扣在里面。老熊一眨眼就看不见小熊了,急得四处转摸摸。但是它也没有远离这个地方,还在不停地寻找小熊。 清晨,太阳升起来了。老熊也转到林子边上了。知青们起来以后发现丢失了轱辘马,这才出现了上述的险情。 在东北的原始森林里,到处都有各种动物,凶猛的和温顺的,大型的和小型的,天上飞的和林子里跑的。知青不但要学会各种生产和生活本领,还要有与野生动物突然遭遇时的处置办法。这也是知青生活的一个侧面,是知青与自然环境作斗争所必备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