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笔者学院模具加工制造专业学生为例,介绍了在低年级段学生模具设计制造加工前,利用模具拆装模块的训练,快速提升学生对模具结构了解的实践。同时在拆装过程中,利用各零部件,实施零件测绘实习教学,从而使学生全面了解模具的结构、特点及加工制造工艺。模具拆装训练强化了学生在模具设计加工过程中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模具拆装 教学应用 近些年来,随着机械行业、家电行业、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模具制造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行列中。随着模具制造及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以及不断发展。模具制造已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同时模具工业也是国民基础工业。到目前为止,模具制造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产品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 模具结构及拆装要求 1.模具的基本结构 以一副盒子塑料模具为例,注塑模具均由动模与定模两大部分组成。根据模具上面各部件所起的作用,还可以分为成型零部件、浇注系统、导向系统、脱模机构、加热冷却系统、排气系统及其他结构零件。模具的定模部分主要由型腔、主流道衬套、导套等组成;动模部分由型芯、型芯固定板、导柱、支承板、推板、推杆、推杆固定板、复位杆及拉料杆等组成。各个部分组件按装配要求有机组合,从而完成整副模具。 2.拆装的基本要求 模具的拆装主要针对刚接触到模具但又不是很懂模具的低年级段学生。对实物的接触了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规范的过程指导。一般模具是钢材所制,教学模具有些是铝制的,都有一定的重量,所以在拆装过程中安全尤为重要。应合理地选用工具采用正确的拆卸方法,严禁在拆装过程中乱敲乱打,破坏零部件表面。对精度较高的配合部位,应尽量做到少拆卸,以免降低零件精度或损坏零部件。模具的装配过程十分重要,首先需要安排合理的装配顺序,根据模具结构特点有序进行。其次,对于型芯型腔部分等重要零部件的装配更要细致到位,避免碰伤表面。以模具装配过程中的型芯固定装配为例,按比较规范的方法是对角对称拧紧螺丝的方法,但在实际装配时,学生往往不按要求来做,怎样方便就怎样来,随意性很大。教师发现问题后,需要给出相应的指正分析,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实习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弥补了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用实际的操作加工演示来替代教室里的想象,大大提高教学效力,增强学生的兴趣爱好。二、模具零件测绘 模具零件测绘实训是机械类专业设计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也是技工院校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在模具拆装的同时安排测绘环节,学生可以掌握零件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要求,进一步巩固复习机械制图课中的相关知识,迅速提高制图技能。同时,由于学会了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学生不仅可以根据实际测量数值准确画出零件图形,也能够在图纸上更加正确、合理地表达出零件图形。在测绘模具零件过程中,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懂得了一些零部件的作用和各相关件之间的装配连接关系。在测绘环节中无处不体现出团队合作的精神,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协调安排,分工合作,在学习中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共同攻克难点,真正体现团队力量。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仔细、认真、严谨的态度和一定的耐性。当完成一张张图纸时,学生体验到更多的是喜悦和乐意。三、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模具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设施设备、新工艺方法、新思维理念的大量涌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予学生各种实践与尝试的机会,使学生的自学探索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这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转变理念,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笔者在日常模具实训教学中,已理顺了基本的加工工艺流程。首先是小组人员组合,一般人数4~6人为宜。其中组长人选的确定比较关键,需要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并有责任心的学生来担任。组内需要搭配不同类型特长的学生,方便各个环节都能较好地完成。接下来需要学生集思广益,自行设计构思本组所要制造产品的类型。每个学生开动自己的脑筋,从生活用品或工艺品等选择相对合适的产品,从模具制造加工难度、实用性、模具大小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初定2~3个产品;根据设计要求、加工难度等,组员之间相互讨论商议,可以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确定其中的一个。学生在选择确认产品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注塑机相关参数以及其他相应的要求说明。然后是考验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学生因为之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对于整个设计流程难免生疏,就有可能会出现忙乱或没有头绪等现象。这就需要指导教师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梳理,哪些可以先做,哪些可以缓缓,并指引他们通过资料的查找、相互讨论、询问教师等多方面途径开展设计工作。经过前期的摸索过程,最终学生拿出切实可行的本组模具设计方案,并按要求制定出加工工艺及装配工艺等。 模具设计是模具制造的核心环节。要以模具拆装为基础、以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以规范性与效率性相融合、以手工绘制与电脑软件绘图并存,根据产品的规格要求,选择合适的模框、分模形式、浇注系统及推顶出系统等。学生可以通过实体教具对比,查找类似样品资料等方法进行设计创新。 合理的加工工艺流程是制作加工的前提条件,主要体现在零件加工工艺及模具部件的装配工艺上。工艺安排的合理性,直接与生产质量效益相关。选择合适的工艺方法,可以节省费用,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还能保证零部件质量。合理正确的工艺安排,需要学生在深入到生产一线,真正了解各机床设备的使用性能及相关切削要素后,才可以做到灵活运用。 加工制作可以检验学生是否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首先学生按模具的设计要求准备材料,同时绘制零件图和总装图。然后各组员根据设计图纸分工进行模具零件加工,并按照相关工艺要求顺序安排热处理和修整,所有零部件全部完成后,进行模具总装配,到最后上机调试。在调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可预想的问题。这需要学生们静下心来,从设计、加工、工艺、结构等方面排摸,可以通过请教教师或师傅协助解决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模具修整。最后,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这一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加工操作技能水平,也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综合评价是在整副模具完成之后。每位学生都填写实验训练小结,从不同的角度写出自己具体所做的相关内容,并明确自己在本次模具制作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教师对每人的综合表现给予评分,肯定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评价机制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正确的位置,又有参照物可以比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目标,认定努力方向。四、小结 模具制作与加工是一个相当复杂而又繁琐的过程。加工所涉及的设施设备种类不一,一个班级一般分成4~6组,每组的加工进度要求也不一样。如钻床、铣床、车床、磨床、特种加工等设备同时开启,单凭指导教师一人无法顾及到每个环节,再加上使用设备不在一个实训室,指导教师的巡视检查工作很难高质量完成。另外,学校的安全工作又是重重之重,在转动的每一台机床都有危险性。怎样能够确保安全又能有效地完成实训教学任务,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 总之,模具生产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向于更精密化、更自动化及更标准化。模具制造专业的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使知识能力有综合体现。通过模具拆装环节,学生全面了解模具的结构特点,为接下来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加工奠定基础。师生只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与教,不断总结分析,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优秀工匠。 参考文献: [1]李京平.模具现代制造技术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乔慧.模具制造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秦涵.模具制造实训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