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上海将全面推行小学"等第制"评价,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业成果"三个维度展开,淡化具体分数,而以A、B、C、D或者"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方式来评价学生,不进行书面考试,不用分数评价,也不排名。(8月27日新闻晨报) 在当下的评价体制中,学生的考试成绩似乎就等同于学校的教育质量。绝大多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学校和学校评价教师,都依然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最重要的指标。一些学校和教师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而不顾学生的全面发展。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的就不教,任意删减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规定的课程,最大限度地延长学生学习时间,为学生加时加量进行"题海大战"。排斥差生,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编入快班慢班,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轻视或忽略德育、体育和美育等,导致学生成长中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出现问题。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一词。2016年初,《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炉,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从本质上来讲,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关注"面向未来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这一问题。 "等第制"评价面向的是学生的未来发展,而不是眼前的分数。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要求。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大多依然是升学率、平均分,并以此排序评定优劣;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逼着孩子上各类辅导班、完成大量的作业,成绩稍不理想,就横加指责甚至棍棒相加。升学率、平均分被层层强化,功利目标指向的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绩。片面、过度地追求科目分数而忽略了人格的健全、习惯的养成、体魄的锻炼、审美情趣的陶冶,导致学生不能全面发展。"等第制"评价则通过多维度的引导,唤醒人的责任,引导人的发展,从而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能力、有品德、心智健全、有用的人。 "等第制"评价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分数为本。"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不同的人有强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的区别,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各有所长。作为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其在人生不同阶段的生理和心理也会有不同的发展。若以成绩分优劣、定高低、贴标签,那么具有不同的个性及潜质的学生就得不到尊重,最终泯灭了学生某一方面的天赋智能。"等第制"评价就是要挖掘孩子的优势智能,激发潜能,避其所短,扬其所长。 上海全面推行小学"等第制"评价,契合教育改革的精神,值得更多地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