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在唐诗里西湖的春天有多美读完白居易的


  四季轮转,时序交替,作为一年中最绚烂的一个季节,春天几乎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对于它,人们从来不吝赞美之词。因为在人们心中,仅靠感官来领略春天的美,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将春天写进文字里,为后人留下了最美的春天。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当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呢?繁花似锦、鸟语花香、芳草萋萋……如果没有了这些美丽的文字,即使再美丽的春天,也会显得黯淡。
  春天早已来临了!不读唐诗,你怎知春天有多美?白居易的一首经典诗作《钱塘湖春行》,一定会让你美得心醉。在唐诗里,西湖的春天有多美?读完这首诗,你会沉醉不已。让我们走近它: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历史上,与杭州结下不解之缘的诗人很多,然而能留下诗名并永载史册的人却不多。白居易就是其中一个。公元822年,白居易上书谏议河北军事。谁知,他的政策没被采用,还因此受到了申斥。于是,白居易便请放外任职,7月就被任命为杭州刺史。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职杭州的第2年春天,是一首描写西湖美景的唐诗经典。试题中的"钱塘湖"是西湖的古称。整首诗以写景为主,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春意,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写得生机盎然,美得心醉;同时,我们还能够从景物的描写中,感受到诗人喜悦轻松的心情,以及对西湖春色的喜爱。
  诗作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开篇点题,总写湖水。首句连用两个地点名词,点出钱塘湖的方位,说明诗人是一边走一边观赏春景。而后一句则从正面描写西湖风光:湖水初涨,一眼望去,水面与堤岸几乎齐平。而远处的天空中,白云舒卷,好像与荡漾的湖面波澜连成一片,显得那么近。
  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由静止到动态,由全景到细节,层次分明,用语准确生动。诗人正远望着远处的湖光山色,耳畔突然听到几声悦耳的鸟鸣,还是几只黄莺在树林间欢快地鸣叫。想来,燕子也应该在屋檐下衔泥做巢。
  其中,"争"字,让人读之仿佛看到了几只黄莺在树枝间不停跳跃的样子;而"啄"字,十分贴合燕子的习性特点;"几处",说明鸟儿们的叫声此起彼伏,好像在互相呼应,于是,诗人左右观望,寻找着鸟叫声的来源;而"谁家"一词,更是让人看到了一个文人的细腻,令人浮想连篇。
  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诗人的视线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写了俯视所看到的花草。早春时节,很多花还没有盛开,只能是东一团,西一簇的,因此诗人用一个"乱"字来形容早春时的花;此时,不仅花没有开遍,春草也没有长得茂盛,仅仅没过马蹄,所以诗人用一个"浅"字来形容。
  而"渐欲"和"才能",带有很强的个人感受,使景物附着了强烈的主观色彩,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中间两联,就像两幅细致的工笔画,形象地描绘出了西湖春天的美丽,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细致而独特的观察力。从这些字眼的应用中,我们更能一窥诗人驾驭文字的高超能力。
  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则是诗人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西湖春景的热爱。诗人写自己最爱的地方是湖东沙堤。因为白堤中贯钱塘湖,可以总揽全湖之胜。那里,绿杨夾岸,白沙堤静卧在碧波之中。堤上,游人如织,尽享美景。置身其间,真是令人心旷神怡。最后"行不足"三字,说明诗人徜徉在山水间,意犹未尽。
  整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的游记,有时间,有地点,有游览顺序,有不同的观赏角度,有花有草有鸟叫。诗人仿佛一位导游一样,用诗的语言为我们介绍着西湖的美景。最后,当诗人恋恋不舍地说道"行不足"时,读者也和他一起沉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不忍离去。
网站目录投稿: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