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掌》是一本由章晋著作,青岛嘉木美术馆出版的125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4-9-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柴火掌》读后感(一):板凳 2014-10-30 10:43:43 换换位置 加条评论 打开电脑准备继续苦逼地修图,手贱地戳开了久未造访的新浪微博,有@米@me,造书的最后玄关,通了! 前些辰光,一众兄弟合力徒手伸颈,挟赤膊上阵呈匹夫勇,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之奔走于网路、编辑、印厂之间,期间辛苦竟是无法面对故人的心酸。 柴火掌七年笔耕,67万言,照片数千,截止《当我谈跑步的时候小明在喝红酒》,一篇总结,最终以句号终了,华丽丽的尽是乐章中华彩,灿若骄阳。 若以句号做终结,一辈子还真用不得长短衡量,好在,在最好的时光遇到过你,唧唧歪歪之余还得互相牵挂,这种事体由不得你我。 厚墩墩的体量占据了我书架很大的空间,但瞅着竟如此贴心,彷佛你浓眉大眼地矗在那里,一反常态地陷入了沉思,沉默。 我知道,你的魂灵在远方,等着我们。 《柴火掌》读后感(二):柴主席 主席: 既然我建了条目,必须我占沙发。 我跟你极度不熟,不熟到你走前一个多月,在心萍大酒店巨大的广场中央哈酒时,你很洋相地把一摞酒牌拍得丁当作响也没想起你是何方神圣,直到大熊提起数年前酒馆刚开业时一场场大酒才有了点印象。 大家都是常委,我是个过客,有喝嗨的、喝睡的、喝唱的、喝吐的,而你好像永远是那个乐呵着主持大局的人(如果不第一个醉倒的话)。 你还在为几年前与妹子的笑话耿耿于怀,结果妹子真的出现的时候,你就越过冬青逃走了。真的是越过去的,冬青那么高,我看得目瞪口呆,莫非你施了仙法? 没想到个把月过去,你撇开了更多人,去了更高远的地方。 送你那天我过生日,这下惨了,年年生日打开各种朋友圈都在缅怀你,算是被彻底套牢。 大熊给了我编制成两巨册的博客文集,我读了,这回用栩栩如生这个成语是不是显得太坏了?原来你跟他们也不过相识三五年,这样也好,谁也没法把你当成过客了,你蘸着滚烫的啤酒花在所有人心口上烙了个永恒的印子——谁还敢看不起主席绝没有好下场。 其他也没什么,张枣的诗你虽然喜欢,但每个人念叨一遍搁谁也受不了。 离苦得乐。在上面放胆涨量吧。 《柴火掌》读后感(三):《柴火掌》一书后记 这是朋友章晋的博客文集。 一个多月前,朋友们决定整理这些文字。彼时恰逢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上映,主题曲那几句"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你不知道,他们为何离去,那声再见竟是他最后的一句",听得人几番泪下。时值青岛最溽热的时节,在斗室中挑灯夜读,有时也不知淌到嘴角的是汗还是泪。 我们想到过,这必是一趟伤感之旅,等于在用脚步一寸寸丈量曾经走过的路。我们没想到的是,他在7年多的时间内,竟写了近百万字的博客,拍了上千张照片。 前尘往事,纤毫毕现。 有时会感觉整理不下去了。无关案牍之劳形,而是排山倒海般的记忆汹涌而至,要将我们裹挟、淹没其中。 编撰期间,也出现了各种始料未及的状况,有些故事,远超我们几十年生活经验所理解的范畴,其离奇,其吊诡,难以言喻。 还是在这期间,我们的海音姐姐髌骨骨折,在家静养。俗务缠身,未能探视,只好发诗歌给她,聊以安慰。其中有一首圣卢西亚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的《爱之后的爱》,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便如章晋走后,我们才发现那首在他博客置顶的诗歌《镜中》有多重要一样;一瞬间,竟有通透之感。 再读他的博客文章,心境便有不同,可以微笑着看他的每一次调侃,每一次温暖,每一次故作正经的刁钻。百十万字读下来,便如陪他走了七年的旅程,伴他看了七年的风景。他对生活的爱,是真实的,也是真诚的。相形之下,我们写给他的那些文字,倒有些凄凄切切的小气了。 编这样一本书,不止为了缅怀,不止为了纪念,不止为了记录,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章晋爱过、也爱过章晋的人铭记他对生活的这份赤诚的爱意。他活过,爱过,我们也应如是。 虽已尽绵薄之力,但限于时间,限于能力,这本书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在此致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编辑的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保留章晋博客的本原状态,对网络用语、标点、错别字等未做任何改动。 感谢薛原老师对本书的排版制作。 最后,把德里克•沃尔科特的那首《爱之后的爱》附在这本书的结尾处,愿我们都能带着爱意和善意活着,那幸福的闪电告诉你的,请告诉每一个人。 这一天终将来到 那时你将欢欢喜喜 迎接你自己光临 你的家门、你的镜中, 与你互致欢迎的笑容 说:请坐。请吃吧。 你会重新爱这个曾是你自己的陌生人。 上酒。上面包。把你的心 交还给它自己,交还给这终生爱你的 陌生人,你为了另一个人而 忘了他,他却还记着你。 从书架上取下情书、 照片、绝望的短笺, 从镜里削下你自己的形象。 请坐。享用你的一生。 《柴火掌》读后感(四):梅花落满南山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侯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张枣《镜中》 他最喜欢张枣的《镜中》,贴到他的博客上,永久地置顶了,如咒语,似封印,让每一个来探望他的人,一瞬间心里落满了梅花。 这些日子之后重再翻看他的博客,惊觉《镜中》是一把钥匙。诗之下的博文,洋洋洒洒143页,几乎每一篇都在诉说一生中快乐的事;独有这首诗,才是通往他内心的一条窄窄的曲径。我们只看到了那袭华美的袍,略过了上面的虱子。 他叫章晋,我们酒馆圈子的朋友喜欢按他的网名"柴火掌"喊他老柴,他则戏称自己为"柴可夫司机",意思是为我们开车的司机。 最后一次见他是2013年8月23日,当日青岛密云急雨。我从北京回来,他又热心地充当"司机",开车接我。一出火车站,便看到站在台阶上的他,比之上次相见略显消瘦;远远地见了,两个人大笑着做出拥抱的姿势。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每一次接触仍带着体温,至今不能相信他已离去的事实。 当天火车晚点,他不高兴:"什么破动车,下个雨也能晚点,这不耽误咱们喝酒吗!"他其实并不善饮,却有着啸聚山林、大碗吃喝的豪情。路上问了几家饭店,都是客满。我说随便找个店就行,他不依:"那哪行,一定得找个味道好的店。"一路找到徐州路的万家餐厅。之后的一夕狂欢,宛若几年来我们每次聚会的重演:畅饮,欢笑,互相调侃,彼此编排。他看起来心情不错,惟妙惟肖地给我们模仿青岛大姨说话。当然,一如每次聚会那样,他也早早地挂起免战牌,低头打盹;间或醒来,提议早散,说高血压熬不了夜,我们笑他:"血压不高你天天吃药有啥用啊?"酒局结束后,他去买了单,在徐州路婆娑的树影下,草草道了再见,约好十一再聚,不料竟成永别。现在想来,后悔不已,竟未能好好跟他告个别。 9月17日下午,得知他离去的消息,似晴空霹雳。我在北京北四环边上的一栋写字楼里,哆嗦着点燃一支烟,徒劳地看向南方。那天的北京阴云密布,大雨如注,恰如我最后一次见他时的青岛。 我和老柴相识于2009年的9月,那时小咸想开一爿私家酒馆,不对外营业,只接待朋友,免去这些爱酒之人一过晚上十点就被青岛各家酒店扫地出门、无根地寻觅到哪续上下一场之苦。酒馆开张前,在江西路43号院的无花果树下组织了几次聚会,美其名曰共商大计,其实就是扎堆喝酒。其中一次聚会,大熊和声音姐姐领来一个新朋友,便是老柴。打眼看去,浓眉大眼,器宇轩昂,带着金丝框眼镜,好似一个严肃的机关干部。接触下来,感觉倒也随和,只是酒量欠佳,几杯下肚便已面如重枣。他自我介绍说叫章晋,学义调笑:"原来是红花会十当家章进,失敬啊!"老柴也笑了,认真地解释此"晋"非彼"进",一看就是个典型的理科生;但话题却也由此打开,聊金庸、谈小说、讲电影,彼此都有相逢恨晚之意。 或许是第一次见面让他感觉这个圈子还不错,不久之后,他主动张罗了一次聚会,其时酒馆尚未开张,地点就定在小咸下班后的面馆里。他买了许多螃蟹,带着智利红酒,拿着中华烟,客气得很。接触下来他才发现,原来这帮人的路数不是红酒名烟,仅是就着花生米喝散啤就很快乐;熟识之后他常自嘲,说自己当时并非炫富,而是"不摸潮水"。可每年秋风起三遍,聚会吃螃蟹的习惯就此保留下来,连同冬天煮羊、春天去二龙山一样,成了酒馆圈子里每年的固定局。 那年9月,一段友情悄悄拉开序幕。这个世界每天每秒都在发生着同样的故事,可对我们而言,却是意义非凡。我们像迷途的孩子找到归途那样,沉浸在一次次相逢的温暖里,以每周三四次的频率聚着,比与家人相见的频率还高。如今想起,点点都是美好的回忆:胡子夜宴,我们拿毛笔给每个出席的朋友脸上都画上胡子;吃辣比赛,老柴和肖瑶,一个湖南人一个新疆人,定要在吃辣问题上一决高下;国际歌之夜,那段群魔乱舞合唱的视频,至今看得我大笑;拍小电影,在秀湛路的私房餐馆,老柴、小咸、大熊酒后那段即兴表演的小电影,我仍存在手机里……更不要提他酒后模仿迈克尔·杰克逊的舞步了,还有我们喊他酒馆主席,他头一仰嘴一咧,说一句"我看得很淡"时的表情。 到2013年9月,认识老柴刚好4年。4年的光阴短如白驹过隙,我也不能觍颜说自己是老柴的多年老友,可彼此相知,又岂在时间长短?帕斯卡说"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用来形容我们的友谊,用来形容老柴的一生,都恰如其分。 老柴没有辜负他活的每一天,他是我见过最热爱生活的人。他爱吃,爱玩,对朋友热心,也一直在用心记录身边的美好,看过他的博客与微博的人,都会被他这种特质所感染。我们戏称他为"伟大的iPhone摄影家",他的手机似乎始终处在拍照状态,朋友的一举一笑,路边的一花一木,吃过的一菜一蔬,他像一个收藏家般照单全收。 他自然也有隐秘的失落与哀愁,他把这些深埋起来,展示给朋友的永远是鲜活生动的他。这些天重看他的微博,2006年2月他写过一篇《我的N个想法》,他说他也想像唐师曾那样,背一架相机环游世界,跟阿拉伯的驼队穿越撒哈拉,和爱斯基摩人钻冰捕鱼;他说他很喜欢书法,想拜一位老师,安安静静地练字;他说他想学画画,如古人般隐居山石涧流间,看日月星辰,画天地万物……可是责任和义务不允许他这样。文章的结尾是三个字:"来世吧。"此时看来,如针刺刀扎样触目惊心。 他走后,我有几天浑浑噩噩,着魔般重看和他谈论过的书和电影,看《三体》,看《大日坛城》,看《西藏生死书》,也重看了王朔编剧的《非诚勿扰2》,电影里,李香山办了人生告别会,末了,他对朋友说:"感谢各位装点陪衬了我的一生,今天又送了我一程,你们的善,你们的好,我都记下了,都拷进脑子里了,我将带着这些记忆,走过火葬场,我没了,这些信息还在,随烟散播,和光同尘,作为来世相谢的依据,假如有来世的话。" 我的眼泪终究是没忍住。 一定有来世,一定。你也一定会做到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我们还会聚到一起,再做朋友,喝酒扯淡,看云卷云舒,看梅花落满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