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古代的特务组织,很多人一定首先想到的就是明朝,的确,明朝就出现了三个特务组织,东厂西厂锦衣卫,每一个在历史上都是很有名的。不过,明朝有特务机构,其他一些朝代同样也有,那么,除了明朝的这些之外,你还知道那些朝代有自己的特务机构呢?它们分别是谁设置的,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我们从唐代开始说起,唐朝的密探机构主要有"不良人"和"丽景门"。 先说不良人,有一部国产动漫也叫《不良人》,把不良人刻画的好像和明朝锦衣卫有些类似,其实唐代的密谍远没有那么大的权利,不良人的主要职能还是侦缉和治安管理,只不过其中隐藏着一些个密探来打探民间的一些消息。 而丽景门一度为"例竟门",在武则天统治的武周时期,丽景门内设有监狱,由酷吏来俊臣掌管,专门搜罗"国家公务员"的犯罪证据,罗织罪名后处死,凡从丽景门入狱者,照例吹灯拔蜡,"例竟"就是"照例完蛋"的意思。武则天在洛阳登基成为女皇后,遇到老臣和李唐宗室子弟的激烈抗争。为了维持武周统治,武皇以严刑峻法来消除异己,起用了来俊臣、周兴等一批心狠手辣的酷吏。 她在丽景门内设立"推事院",专供酷吏掌管使用,这其实是特设的监狱。《旧唐书·来俊臣传》中说:"唐武后时于丽景门内置制狱,令来俊臣等审理案件。来俊臣残暴,诛斩人不绝,凡入丽景门者,百不全一。有人称丽景门为‘例竟门’,言入此门者例皆竟也。""竟"为完毕之意——竖着进去,横着出来;活人进去,死尸出来。还有影视剧中所说的武则天的梅花内卫,确有其存在,只不过是作为武则天的贴身侍卫,保护作用居多。 而宋朝时期的主要的特务机构是皇城司,它的前身名叫武德司,设有武德司刺事卒,光听名字就知道是专门从事刺探工作的军卒,由宋太祖赵匡胤所创立,毕竟赵匡胤因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从后周柴时手中发动政变夺得的皇位,所以也担心会有柴氏旧臣暗地里反对他。 而皇城司中最有名的称之为"带御器械"通俗点讲就是御前带刀侍卫,类似展昭的官职和性质。只不过展昭是小说《三侠五义》中虚构的人物,宋朝也不可能把带御器械指派给某一个大臣作为贴身侍卫,带御器械必须只忠于皇帝且完全听从皇帝的命令,人数稀少且武功高强。 下面重点来了啊,该说到明朝的锦衣卫了。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称为大汉将军,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直到朱元璋末年时期,为了方便太子朱标的继位,怕锦衣卫权利太大不好控制,就裁撤锦衣卫,把锦衣卫关押的罪犯交由刑部,烧毁刑具,将锦衣卫废除。 结果太子朱标没能继位就因病早逝,其实太子朱标因为体弱多病不是太子的最佳人选,只是朱标次子朱允炆(继位后称建文帝)从小就聪明伶俐深的朱元璋喜爱,逐朱标死后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从小是被大儒教育长大,想法过于书生意气且没有个准主意,怕自己的叔叔们抢夺皇位,听从大臣黄彦青的建议一个一个把自己的叔叔们或囚或杀或就放,逼得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政变"被夺走皇位。 朱棣怀疑建文帝点燃宫殿自焚是假死脱身,所以一方面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为了在民间寻找建文帝的踪迹,就重新启用了锦衣卫并赋予更大的权利。 锦衣卫分为南衙和北衙(即南镇抚司和北镇抚司),南衙主要负责锦衣卫内部的监察,类似二战时期的宪兵队,主要是怕锦衣卫权力太大,形成一个制约的关系。而我们所说的锦衣卫通常说的是北镇抚司,北镇抚司主要负责审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就是臭名昭著的"昭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司法机构。北镇抚司权力极大,直接向皇帝汇报。 而之后所产生的东厂是怕南衙和北衙串通一气欺上瞒下所建立的,后期的西厂甚至是内厂都是这个性质,只不过宦官弄权赋予了他们更大的权利罢了,其实有明以来真正始终存在的还是锦衣卫,一直到明朝的灭亡。 而清朝最有名的就是雍正皇帝所建立的"粘杆处"正式名称叫尚虞备用处,早在其还是皇子时,便已创立。雍正去世后,清高宗继续利用"粘杆处"控制京内外和外省大臣的活动,直到乾隆死后,"粘杆处"的特务活动才逐渐废除。 "粘杆处"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专门从事粘鸣蝉抓蜻蜓的一个服务组织。雍正还是皇子时,王府周围有好大的树木,夏天经常有鸣蝉叫,吵闹得人受不了,就成立了一个专门粘蝉的队伍,取名"粘杆处",后期九子夺嫡争夺皇位时,雍正觉得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特务组织,帮自己刺探其他皇子的情报,铲除异己,所以就招揽江湖人士,武功高强的亡命之徒作为自己的特务部门,对外掩人耳目仍然称为粘杆处,又被称为血滴子,现代影视剧中经常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