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宇 原文: 都城之西,有山焉,蜿蜒磅礴,首太行,尾居庸,东向而北绕,实京师雄观也。 予自童时尝嬉游其胜。比长登仕,身系于公,无因而遂者屡矣。今年九月七日,偶休暇,即速二三友连镳②出阜城门。指山以望,则烟霏杳霭,近远参差,旧路恍然如梦。 沿溪而北,境渐开豁。梵寺仙宫,盘列掩映,廊檐台榭之覆压,丹雘金碧之炜煌,殆不可数计。 又二十里为西湖③,即玉泉所潴④者。堤之东,则稻畦千亩,接于瓮山之麓。上有寺,曰圆净,因岩而构,砌为石磴数寻,游者必拾级聚足以上。绝顶有屋,曰雪洞,俯面西湖之曲。由(洞)中而瞰,旷焉茫焉,如驾远翮凌长空。予与客浩歌长吟,举酒相属。时天高气清,木叶尽下,平田远村,绵亘无际。虽不出咫尺之间,而骋眺于数百里之外。群峰拱乎北,众水宗乎东,荡胸释形,将与寥廓者会。已而客进曰:"此地美矣!西山之胜,恐未止如是。夫登高不蹑其巅,池深不穷其源,要非好奇者。"于是复命驾西往。蹈长桥,渡盘涡,又五里,抵玉泉山下。山下泉出如沸,有亭,为宣皇驻跗⑤之所。蓄为池,清可鉴毫发,扣之而金石鸣,洒之而风雨至。其泷愈远,其势愈冲融崩清,所谓西湖之源也。岸则桧柏松杉之荫郁,洲则芰蒲菱荇之偃敷。幽龛古洞,行宫荒台,又争奇献秀于左右。予乃踞大石,濯清流,颓乎其既醉,浩乎其忘归,不知世间何物可以易此乐也! 夫西山之胜,虽非一日所周,然瓮山之高旷,玉泉之幽邃,其大率已得之矣,抑何必步赞元,披蒙翳,如邓诜之数月山行者,然后为快耶?且兹山自唐虞以来,上下数千年,或为列国,或为名藩,或割据于英雄,或侵并于夷狄,咸未有大一统如今日者,岂天固遗之以壮我国家哉! (取材于明代乔宇《游西山记》) 注释:①西山,位于北京市西郊。著名的风景点有万寿山、玉泉山、香山、卧佛寺、樱桃沟等。②连镳:策马并进。③西湖:即昆明湖。④潴:聚积。⑤驻跗:帝王出行暂住的地方。 译文: 京城西面有一条山脉,蜿蜒起伏、气势磅礴,首(西)连太行山,尾(东)接居庸关,先迤逦向东,又绕向北面,实在是京都一大壮丽的景观。 童年时代,我曾多次在那美丽的山中游玩。到了成年,做了官,总是百事缠身,一直找不到机会去重游。今年九月七日,我难得休了一次假,立即就约请了二三好友,策马并辔出了阜城门。遥指前面,只见云雾缭绕,群峰参差错落。行走在童年踏过的旧路上,忆及往事,恍惚如梦。 沿着溪流往北走,境界渐渐开阔起来。这里,佛寺道观星罗棋布,互相映衬;亭台楼阁鳞次栉比,金碧辉煌,几乎不可数计。 又向前行进了二十里便到了西湖,是玉泉水积聚而成的。湖堤以东,稻田千亩,一直相接到瓮山山麓。瓮山上有座寺庙,叫圆净寺,它依附着山岩构筑而成,那石砌的台阶有好几丈高,游山的人上攀时得一步一歇。山项上有座屋子,名叫雪洞,向下正对着西湖曲隐之处。从雪洞中鸟瞰,湖水浩荡、迷蒙,顿觉自身如展翅高飞,凌驾青空。我跟朋友们在这里高歌长吟,不断地举杯劝酒(兴致淋漓)。当时正是天高气爽的深秋,树叶纷纷下落,那平旷的田野,辽远的村落,连绵不断,一望无际。我虽然寸步未挪,却能极目远眺到数百里以外。北面,连绵的山峰环绕着,拱卫着;东方,蜿蜒的溪流汇聚着,奔腾着……这壮丽的景象,使人胸襟开阔,几乎忘掉了自身的存在,好像同那雄浑浩茫的宇宙融为一体了。这时一位友人建议说:"这地方真美!然而西山的胜景恐怕不止如此吧?如果攀登山峰不登上它的巅顶,游历河川不寻到它的源头,那就绝不是真正的探奇访胜者。"于是我们又策马西行。跨长桥,渡湍流,又走了五里,抵达玉泉山。只见山下清泉突涌,如沸汤翻滚。泉旁有座亭子,是宣宗皇帝出行时住过的地方。泉水蓄积成池,明澈如镜,能照见根根细发。泉水叩击石峰,发出金石般清脆悦耳的响声;喷涌上去的泉水洒落时,好像风雨来临。泉流奔涌而去,流得越远,水势越大,涛声越响——那就是西湖的源头了。岸上,桧、柏、松、杉等树木葱茏茂密;洲中,芰、蒲、菱、荇等水草铺绿展翠。附近,那幽深的佛龛、古老的洞穴和年深日久的行宫台榭又纷纷争奇献秀。于是我坐在一块大石上,把双脚伸进那清澈的泉流中,陶醉忘情到不能自持、乐而忘返的程度,真不知世上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换取这无限的乐趣! 西山的胜景,虽不是一天之内就能游遍的,然而瓮山的高峻开阔,玉泉山的幽深邃远,我已经大致领略到了,又何必去翻山越峰,披荆斩棘,像邓诜那样成年累月跋涉在群山之中,方才感到畅快呢?再说,这两座山从唐尧虞舜以来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时而属于诸侯,时而属于藩邦,时而被豪强割据,时而被异族占领,全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属于一统天下,这难道不是上天本来就留下了它,从而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壮丽雄伟吗? 相关练习: 乔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完成8—11题。(9分) 游西山①记 都城之西,有山焉,蜿蜒磅礴,首太行,尾居庸,东向而北绕,实京师雄观也。 予自童时尝嬉游其胜。比长登仕,身系于公,无因而遂者屡矣。今年九月七日,偶休暇,即速二三友连镳②出阜城门。指山以望,则烟霏杳霭,近远参差,旧路恍然如梦。 沿溪而北,境渐开豁。梵寺仙宫,盘列掩映,廊檐台榭之覆压,丹雘金碧之炜煌,殆不可数计。 又二十里为西湖③,即玉泉所潴④者。堤之东,则稻畦千亩,接于瓮山之麓。上有寺,曰圆净,因岩而构,砌为石磴数寻,游者必拾级聚足以上。绝顶有屋,曰雪洞,俯面西湖之曲。由(洞)中而瞰,旷焉茫焉,如驾远翮凌长空。予与客浩歌长吟,举酒相属。时天高气清,木叶尽下,平田远村,绵亘无际。虽不出咫尺之间,而骋眺于数百里之外。群峰拱乎北,众水宗乎东,荡胸释形,将与寥廓者会。已而客进曰:"此地美矣!西山之胜,恐未止如是。夫登高不蹑其巅,池深不穷其源,要非好奇者。"于是复命驾西往。蹈长桥,渡盘涡,又五里,抵玉泉山下。山下泉出如沸,有亭,为宣皇驻跗⑤之所。蓄为池,清可鉴毫发,扣之而金石鸣,洒之而风雨至。其泷愈远,其势愈冲融崩清,所谓西湖之源也。岸则桧柏松杉之荫郁,洲则芰蒲菱荇之偃敷。幽龛古洞,行宫荒台,又争奇献秀于左右。予乃踞大石,濯清流,颓乎其既醉,浩乎其忘归,不知世间何物可以易此乐也! 夫西山之胜,虽非一日所周,然瓮山之高旷,玉泉之幽邃,其大率已得之矣,抑何必步赞元,披蒙翳,如邓诜之数月山行者,然后为快耶?且兹山自唐虞以来,上下数千年,或为列国,或为名藩,或割据于英雄,或侵并于夷狄,咸未有大一统如今日者,岂天固遗之以壮我国家哉! (取材于明代乔宇《游西山记》) 注释:①西山,位于北京市西郊。著名的风景点有万寿山、玉泉山、香山、卧佛寺、樱桃沟等。 ②连镳:策马并进。③西湖:即昆明湖。④潴:聚积。⑤驻跗:帝王出行暂住的地方。 8.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因岩而构 ②举酒相属 ③清可鉴毫发 ④咸未有大一统如今日者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群峰拱乎北,众水宗乎东 连绵的群山向北环绕,众多的溪流向东汇聚 B.登高不蹑其巅,池深不穷其源 如果攀登山峰不登上它的巅顶,游历河川不寻到它的源头 C.不知世间何物可以易此乐也 不知道世间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人轻易得到这种快乐 D.其大率已得之矣 应该大都已经领略到了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这篇游记在勾勒京郊西山秋天景色的同时,着重描绘了"登高""临泉"所见之景。 B.作者在童年及为官后多次到西山游玩,此行群峰错落、云雾缭绕之景使他如在梦中。 C.雪洞四周,视野开阔,景色优美,带给作者的感受与《赤壁赋》第一段有相似之处。 D.结尾的抒情议论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河山的热爱和对国家强大的喜悦之情。 11.古文中,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意义或相近、或相反,而词性往往相近,这种现象叫"对文",如本文中"岸则桧柏松杉之荫郁,洲则芰蒲菱荇之偃敷"两句。请根据"对文"特点及上下文内容,在下列方框内填写词语,把这两句话的现代汉语意思表达完整。(3分) 岸上,桧柏松杉等树木□□□□; 洲中,芰蒲菱荇等□□平铺展开。 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完成8—11题。(9分) 8. ① 依靠,凭借 ② 劝酒 ③ 照见,照清 ④ 皆,(全)都 【说明:答对一个词语得0.5分,共2分。】 9.【 C 】(2分) 10.【 B 】(2分) 11.参考答案: ①葱茏茂密、高大蓊郁(2分) 【说明:兼顾文意与"对文"知识,答案应由"关列关系的两个近义词"组成,意思对即可。如果答"树阴浓密",得1分】 ②水草,花草(1分) 【说明:上句"桧、柏、松、杉"四个字部首皆是"木",后面翻译又有"树木"二字,学生可根据这些知识,从本句"芰、蒲、菱、荇"这四个字的部首特点中推断出四者皆是"水草"。若答成"花草",可视为正确。】 附录:【文言文参考译文】 京城西面有一条山脉,蜿蜒起伏、气势磅礴,首(西)连太行山,尾(东)接居庸关,先迤逦向东,又绕向北面,实在是京都一大壮丽的景观。 童年时代,我曾多次在那美丽的山中游玩。到了成年,做了官,总是百事缠身,一直找不到机会去重游。今年九月七日,我难得休了一次假,立即就约请了二三好友,策马并辔出了阜城门。遥指前面,只见云雾缭绕,群峰参差错落。行走在童年踏过的旧路上,忆及往事,恍惚如梦。 沿着溪流往北走,境界渐渐开阔起来。这里,佛寺道观星罗棋布,互相映衬;亭台楼阁鳞次栉比,金碧辉煌,几乎不可数计。 又向前行进了二十里便到了西湖,是玉泉水积聚而成的。湖堤以东,稻田千亩,一直相接到瓮山山麓。瓮山上有座寺庙,叫圆净寺,它依附着山岩构筑而成,那石砌的台阶有好几丈高,游山的人上攀时得一步一歇。山项上有座屋子,名叫雪洞,向下正对着西湖曲隐之处。从雪洞中鸟瞰,湖水浩荡、迷蒙,顿觉自身如展翅高飞,凌驾青空。我跟朋友们在这里高歌长吟,不断地举杯劝酒(兴致淋漓)。当时正是天高气爽的深秋,树叶纷纷下落,那平旷的田野,辽远的村落,连绵不断,一望无际。我虽然寸步未挪,却能极目远眺到数百里以外。北面,连绵的山峰环绕着,拱卫着;东方,蜿蜒的溪流汇聚着,奔腾着……这壮丽的景象,使人胸襟开阔,几乎忘掉了自身的存在,好像同那雄浑浩茫的宇宙融为一体了。这时一位友人建议说:"这地方真美!然而西山的胜景恐怕不止如此吧?如果攀登山峰不登上它的巅顶,游历河川不寻到它的源头,那就绝不是真正的探奇访胜者。"于是我们又策马西行。跨长桥,渡湍流,又走了五里,抵达玉泉山。只见山下清泉突涌,如沸汤翻滚。泉旁有座亭子,是宣宗皇帝出行时住过的地方。泉水蓄积成池,明澈如镜,能照见根根细发。泉水叩击石峰,发出金石般清脆悦耳的响声;喷涌上去的泉水洒落时,好像风雨来临。泉流奔涌而去,流得越远,水势越大,涛声越响——那就是西湖的源头了。岸上,桧、柏、松、杉等树木葱茏茂密;洲中,芰、蒲、菱、荇等水草铺绿展翠。附近,那幽深的佛龛、古老的洞穴和年深日久的行宫台榭又纷纷争奇献秀。于是我坐在一块大石上,把双脚伸进那清澈的泉流中,陶醉忘情到不能自持、乐而忘返的程度,真不知世上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换取这无限的乐趣! 西山的胜景,虽不是一天之内就能游遍的,然而瓮山的高峻开阔,玉泉山的幽深邃远,我已经大致领略到了,又何必去翻山越峰,披荆斩棘,像邓诜那样成年累月跋涉在群山之中,方才感到畅快呢?再说,这两座山从唐尧虞舜以来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时而属于诸侯,时而属于藩邦,时而被豪强割据,时而被异族占领,全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属于一统天下,这难道不是上天本来就留下了它,从而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壮丽雄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