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诗词创作之用典


  诗词创作之用典(上)
  1:
  张海鸥   说到诗词创作的普及与提高,人们往往认为白描、不用典、大白话、读者容易看得懂是普及,而渊雅的风格和善用典故则属提高一路。其实这样理解并不准确。白话易懂之作艺术水平未必低下,诗词史上许多大家名家的经典之作,往往正是自然流畅、明白如话、雅俗共赏的。渊博典雅首先是个文化元素多少的问题,就诗词艺术而言,只有渊博典雅的辞藻和典故,未必就是高水平佳作。许多作者为了显示自己有文化,就刻意炫耀学问,堆砌典故,其实那不是真正的高水平,而只是提高了阅读难度,未必就提高了诗词的艺术水平。   其实渊博典雅不只是辞藻雅致一些、典故丰富一些,更要有尽可能深厚些的思想情感,尽可能优雅新颖些的审美意趣,尽可能既巧妙又恰当贴切的用典方式。本文特从用典的角度谈谈如何提高诗词艺术水平的问题。   用典是诗词创作常见的现象,但用典的目的是什么呢?如何用典才好呢?这是创作诗词必须用心忖度的问题。   典故是人类文化共同的财富,是经过历史提纯和定型的文化符号,通常具有"原型"意蕴。有些典故意蕴比较单纯,如"尾生抱柱"不是讲"死心眼儿"的故事,而是对诚信的讴歌,引导人理解"诚信高于生命"的理念。又如巢父和许由洗耳的典故表示对权力和富贵的蔑视。有些典故的意蕴比较丰富、复杂,作者使用时通常侧重某一方面。比如鲁仲连的故事,李白用之强调卓越的才能、潇洒的风度、淡荡超然的精神境界。李广的故事,辛弃疾屡用之,都是强调英雄失意、怀才不遇之类悲壮情绪。   用典的原理是共识和引导:用具有共识性的意象作比况式叙说,建构阐释的可能。因此知晓度越高的典故,越适合用作共识引导。但知晓度与文化同质性正相关,一国一族一地甚至文化修养程度的差异,都是影响知晓和共识的因素,所以用典必须考虑读者。典故当然具有修饰功能,能使诗词显得渊雅,但若只追求这个功能,忘记其叙事引导功能,那就是舍本求末、炫耀唬人了。因此诗词用典一要力避生僻,不宜为装饰和炫耀而刻意堆砌;二要尽量用得贴切恰当自然,不能怀着"众人不懂方见我之高深"的心态去故意卖弄,以艰深文浅陋。   用典可以引发类比式想象。比如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用"汉家愚妇轻买臣"的故事,比况自己和女人的关系出现了裂痕;苏轼《江城子》用"遣冯唐"的典故,比况自己仕宦磋跎,期待皇帝重新启用自己。   用典可以引导读者进行相关阅读。比如元稹《莺莺传》中有"立缀《春词》二首"的情节,二首绝句在元稹诗集中题为《古艳诗二首》:   春来频到宋家东,垂袖开怀待好风。   莺藏柳暗无人语,唯有墙花满树红。   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阴藏。   等闲弄水流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   "宋家东"的典故出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元稹用这个典故赞美莺莺之美丽,并暗示自己才如宋玉,希望莺莺也像宋家东邻美女那样有风情,主动追求心仪之人。第二首用刘义庆《幽明录》典故:"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迷不得返……溪边有二女子,资质妙绝,遂停半年。"这里用阮郎遇仙女的故事,一夸莺莺美如仙女,二说自己是才子幸遇美人,三示求爱之意。这是想用旧故事引发新故事的巧妙调情笔法。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有论及此,说元稹"巧婚"。从为人处世的角度说,这两个典故用得欠庄重;但从用典作诗的艺术技巧来看,真是巧妙有趣,因而可以引起读者进一步拓展阅读的兴趣。   典故的指向性很重要。比如杜甫《天末怀李白》用屈原自沉汨罗的典故,表达对天才诗人李白生命的担忧,所指与能指精准。元稹"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典故,指向美丽、性爱、忠贞,也堪称精准。刘禹锡《潇湘神》用"斑竹泪"典故,指向无尽的哀思。   用典故可以使简短有限的语句携带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比如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连用鹈鴂 、鹧鸪、杜鹃、昭君出塞、陈皇后失宠、燕燕于飞、李陵与苏武、易水送别等典故,层层铺叙离别之伤感,将一人一时之离别,与普世永恒之离愁别恨勾连起来,大大增加了一词一事的内涵和感染力。   (选自《诗词中国》丛刊第5期)   诗词创作之用典(下)   张海鸥   人们常说用典之高境是如盐入水,令读者即便不详知典故,也能明白作者的意思。比如钟振振《红豆》诗序云:   只身旅美,访学经年,祖国亲人,长在梦寐。偶过一中国餐馆,见壁钟有嵌麻将牌"发财"十二张以标示钟点者。莞尔之余,忽发奇想:倘易以红豆十二,则我辈海外赤子思乡怀人无时或已之情,岂不尽见乎?   其诗曰:   海外捐红豆,镶钟十二时。   心针巡日夜,无刻不相思。   此诗巧用王维《红豆》诗"此物最相思"之意。王维那首诗太有名了,红豆已经因之定型为爱情相思的象征。钟诗巧借其力以出新意,新颖奇妙,优美灵动,温柔蕴藉,是用典之高境。   "如盐入水"这个说法强调融化,有味而无形。盐是重要的,水也重要。对诗词而言,典故融化在合适的语境中,就像盐溶于水。比如辛弃疾那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确实用得自然易懂,读者即便不详孙权、刘裕、廉颇故事,也能明白作者用意。但仔细分析起来,全词的结构和整体语境很重要,上下两片构成鲜明对比结构,上片讴歌英雄伟业,下片一层层营造了国事维艰而"英雄无觅"的语境,从而使每个典故都成了"有机元素":国难当头,英雄何在?纵有英雄尚在,却又"凭谁问"呢?全词所用典故有的需要解释,有的即便不详细解释也能大致理解并引发联想,所有典故浑然一体。看来选什么典故重要,怎样搭配使用也重要。   典故若用得不好,则可能像把盐掺入沙石里,各不相融。常见一些作品堆砌典故,生硬牵强,装腔作势地吓唬人,这种现象在诗词界很常见,越拙劣越浅薄的作者越喜欢搬弄典故,还往往非常矜持地说:"此梦窗句""此清真典""此定庵意"云云,语气里仿佛自信满满,又含有对对方的不屑,言外之意是:"用典,知道不?""你连这都不懂吗"?   笔者长期为本科学生开设诗词写作课程,又长期参与一些诗词赛事评审,常见努力用典却隔而不融的情况。比如最近刚刚在南京大学参加"第十届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终评会议,面对的作品是经过两轮格律审查、两轮通讯评选后的"入围"之作,其中一首《桂枝香·咏金陵兼吊丁丑大劫》,序云"一朝解甲,卅万枯骨,何其酷烈。"可知其题目标示的"丁丑大劫"是指1937(丁丑)年12月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下片有句云:"误几度、金汤苦筑。蓦竞举降幡,出甲连毂。"金城汤池这个成语用得比较"隔","误几度"也莫名其妙。最离谱的是"竞举降幡",作者似乎是在化用刘禹锡"一片降幡出石头"之句,但"南京大屠杀"有"竞举降幡"的事吗?乱讲!又如一首《咏梅花兼寓军魂》的七律,颈联是"花开惊夜星星火,心付燎原猎猎风。""星火燎原"一语,无论取自《尚书》,还是取自毛泽东,用来描写梅花都不伦不类。   相比经典名作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这是淳熙十五年(1078)作者(三十九岁)自江西调为大理寺卿,舟行过池州东流县某江村舶舟之作。首句化用李后主"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句意,可视为用典,却无痕迹。"垂杨系马"当是取自王维《少年行》"系马高楼垂柳边",也可以联想自《诗经·小雅·采薇》"杨柳依依"以下诸多折柳送别的意象。"旧恨春江"句颇似李后主"一江春水"句意。作者拥有太丰富的文化积累,他未必是有意用典,一切只从胸臆流出。如果从使用典故的角度思忖诗词创作艺术,这样的文化境界无疑是炉火纯青的典范。   现在网络发达,电脑、手机检索为用典提供了方便,但是善于检索就等于善于用典吗?我认为网络检索只是为堆砌者提供了方便。写诗作文真正要想用好典故,还是要先将典故熟记在心,而且要准确理解,内化为自己的文化血液,写作时才能自然使用。   人类精神文化遗产并非死去的东西,而是有生命的、可再生的文化元素。现代人用传统诗词文体写作,并不是仿制假古董,而是写真实的生活和心情,写作时使用典故,并不是装饰门面,而是古为今用,借古人酒杯浇自家心中块垒。比如今年春天笔者在广州大学城工作之余踏青赏花,写了八首绝句,其中《忽忆柳子"破额山前"诗》云:   到底春风暖胜秋,红巾许我做遨头。   临流细忖兰舟意,何事萍花不自由。   又《忽忆苏子"笑倚清流"诗》云:   雨润羊城春转凉,经年心事愈苍茫。   如何苏子孤鸿渺,不肯随风返玉堂。   第一首缘于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诗:"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第二首缘于苏轼,其南迁惠州途经清远时,在北江舟中接到贾耘老寄来的诗,答诗有句曰:"门前车盖猎猎走,笑倚清流数鬓丝。""孤鸿"则是他生命的图腾,二十七岁作诗即有"雪泥鸿爪"之喻,四十多岁谪居黄州有"缥缈孤鸿影"之写照。苏轼称《陶渊明集》和《柳宗元集》是自己"南迁二友",可知陶、柳二士是苏子生命中特殊的感动。而上举柳诗和苏诗,也是我生命中特别的感动,每每涵泳之,总会触发深深的感慨。所以,我在使用他们的典故时,实际是与他们进行超越时空的心灵晤谈,阅读和写作之际有共鸣存焉。我觉得诗词之用典,应该按这样的方向努力。
网站目录投稿:怜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