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清朝第一好色诗人大吃大喝也是对生命的


  已保存
  Vol.021
  人生在世,其实没那么多身不由己和顾虑,不过求快意而已。
  好多人活一生,总难免扭捏作态。有人好名,有人好利,有人靠社会地位来证明自己。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来士大夫谁都想走的路。但清代却有一个人,他在自己政声最好,正当壮年时辞官返家,从此跟随着欲望活着。
  他用他的一生告诉人们,人生在世,其实没那么多身不由己和顾虑,不过求快意而已。
  一官换一园
  袁枚从小家里穷,虽然是书香门第,但到了祖父这一代,家里的男人基本上都只是居无定所的幕僚。
  好在袁枚天资聪颖,前半生也是功名顺遂。
  12岁考上秀才,21岁,广西巡抚还亲自写了一封推荐信给乾隆,直夸他是"国家应运生才,必为大成之器"。23岁,袁枚高中进士,入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可谓少年得志,前途一片光明。
  但袁枚受不了束缚的性子,这时就开始出来作怪了。清朝规定,翰林院的庶吉士,必须要学习汉文和满文,两科都及格才能留京做官。
  袁枚讨厌学满文,所以他一边讥讽满文是"蝌蚪字",一边只做他的诗赋文章。三年后,袁枚没有通过考试,被外派到江南做知县去了。
  做知县就做知县吧,袁枚做得也不错。不仅是一把断狱的好手,还是个爱民的好官。
  有一次,一只贩布的商船在江上和一艘战船相撞,致使一个士兵落水身亡。当兵的仗势就把商船扣下了,告到官府来。
  袁枚明白这只是一场意外,但按律来判,这个商船主人肯定赔得是倾家荡产,甚至是人头落地。
  于是,袁枚让商船主人到江上演示下当时的场景,说说是怎么撞上战船的。等到商船主人一上船,他就给船家使眼色,暗示他快乘风逃走。
  见商船逃远后,袁枚就把本来用来埋葬死者的银钱,再从衙门里出一点,一起赔给了死者家属,了断了这场官司。
  袁枚《随园湖楼请业图》
  后来,袁枚改任其他地方时,当地人还送了他一件绣有全城百姓姓名的"万民衣",这是古时老百姓给父母官的最高赞誉,足见他为官的才干。
  为民办事,即使只是七品知县,但袁枚还是满足的开心的。但有些事情却让他很不开心:
  比如每天主要做的事,其实是做大官的奴隶。
  袁枚曾在给朋友的信里这样写道:
  "我天生就不喜欢早起,但来到江宁后,日夜颠倒。如果这么辛苦是为了百姓也就罢了,偏偏我每天不分早晚地干,却只是在参拜台府,给大官做奴隶而已。
  白天都在到处跪拜,我常常一边走一边生气。晚上回到衙门,又有百姓围着要申冤。终于下公堂了,桌上的文书又堆积如山。好不容易脱衣休息了,驿站又说某某官到了某某地方,把我从梦中惊醒。"
  还有,官场上规矩太多:
  下级参见上级,要用小跪的姿势,远远地就跑着碎步上前;参见的名帖,写职务时字迹要小,不然就是不敬。
  袁枚哪受得了这种束缚,他说,我写大字写习惯了,写不了小字,不干了!
  这一年,他33岁,朝廷正打算给他升职。但他借口要奉养母亲,就辞官归乡了。
  袁枚的书法
  他拿出自己为官多年的积蓄,买了一处园子,这可不是寻常宅子。
  他买的这处宅子,就是《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这处园子本来是曹雪芹的祖父的,曹家被抄之后,又被一个姓隋的人买去了,后来,隋家也被抄了,堪称是一座倒霉园子。
  隋家被抄后,这座园子就荒废多年了。袁枚接手它的时候,园子已经荒芜到花儿都不长了。
  但袁枚无所谓,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随园",随心所欲,随遇而安。袁枚倾注了大量的心力倒腾它,开池塘,建楼台,移怪石,还亲手种了数竿绿竹。
  但建的过程中,他发现钱不够用了。没办法,他又接受朝廷的调令,到陕甘一带做了几年地方官,还写诗自嘲:"千里做官只为财"。
  等到他钱攒够了,园子建好了,他就下定决心上书朝廷请求终养,两年后获批。他高兴得写了一堆诗,一官换一园,大官的奴隶,终于成为小园的主人了。
  郑板桥笔下的清代文人
  有口必有味
  随园建成后,袁枚写了一副对联:放鹤去寻山里客,任人来看四时花。然后就把园子的四面墙拆掉,任人来游玩,把私宅变公园了。
  很快,随园就变成了南京城里的著名景点,来这里的人,有的是来游玩,有的是来吃的。
  袁枚爱吃,天下人都知道。
  他在吃上,有三个癖好,第一个,是每到别人家,都要带上家里的厨子。吃到好吃的,就让厨子到厨房里去学,别人若不愿意教,就"执弟子之礼",死乞白赖地求。再不教,就想吃的时候抬着轿子去把别人家的厨师请来随园。
  第二个是爱收集食谱。
  有一次,袁枚的朋友煮了一道芙蓉豆腐,特地招他来吃。袁枚吃完,立马求朋友赐他食谱。
  朋友笑道:"人说我朝两个人写诗最好,一个是纪晓岚,一个是随园山人袁枚。随园山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那不知是否愿意为美食折腰呢?若你朝我鞠三个躬,我即刻把食谱给你。"
  袁枚立刻站起来鞠躬,拿着菜谱得意地走了。
  第三个,是喜欢和名厨交朋友。
  王小余,是南京城里许多达官贵人都争相聘请的名厨。
  厨艺高超,调味从不用试,手一捏,勺一颠,分毫不差。闲暇时最大的乐事就是洗磨自己三十多件专用厨具,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狂厨。
  他对食物很挑剔,不求名贵,只求鲜。他脾气也很臭。煮菜时眼睛会死死盯着火炉,嘴里只有"猛火"、"撤"、"且烧着"、"羹好了"四句话。旁人稍有耽误,就破口大骂。
  王小余连当御厨都看不上,但就是一心要跟着袁枚。
  朋友问他:"以你的才干,何必老死在随园里。"
  王小余答:"那些达官贵人,就知道砸着嘴吃东西,给他们吃猪食也是一样的。只有袁枚懂我。人生乐事,无非找一个知己而已。"
  王小余死后,袁枚十几年都忘不了他,吃饭常常吃得泪流满面。还为他写下了中国史上第一篇厨师传记——《厨者王小余传》。
  袁枚好吃,但他是食物的知己。什么菜先上,什么菜怎么搭配,他都有自己一套心得。谁糟蹋了食物,他就破口大骂。
  乾隆皇帝喜欢吃加了肉丝的燕窝,世人也就跟风起来。但袁枚认为燕窝是至清之物,忌荤腥。所以他在书里直接说,你们这么吃根本辨不出燕窝的口感,不如直接吃肉丝算了,真是白白糟蹋东西!
  从山珍海味到农家小菜,从小食甜点到美酒好茶,袁枚搜罗了326种南北菜肴,涵盖菜名、原料、数量、烹饪的方法等,写下了一本美食圣经——《随园食单》。食单一出版,就被人疯狂购买。
  有人问袁枚,为什么你那么爱吃?
  袁枚说:"有口必好味,如果生而为人不能享尽美食,那长命百岁又有什么意义呢?鸡鸭鱼牛已经为你而死,如果你不能让它们呈现出最好的状态,那怎么对得起它们呢?"
  有目必好色
  随园除了吃出名,诗更出名。
  袁枚靠着给人写文章,轻松过着潇洒的生活。他名望极高,当时人挤破了头,也要把自己的诗选进袁枚编的《随园诗话》里。
  而诗名一高,前来拜访的人也就多了。但说是拜访,好多也不过是想蹭袁枚的名声,给自己找条捷径。
  有一回,一个少年带着诗集来拜访袁枚,袁枚本来十分赞赏。不料临走前,少年跟袁枚说:"请先生不要跟别人提起我的名字,我素来不好声名。"
  袁枚一听,立刻心生厌恶,只丢下一句:"惺惺作态。"转身就不再理会他了。
  和士人相处多了,袁枚就得出一个结论:伪名儒不如真名妓。他曾给自己刻了一方印,上写:"唐人钱塘苏小是乡亲"。
  一回,一位尚书大人路过,跟袁枚索要诗集,袁枚信手就加盖了这方印。尚书一看,怒从中来,喋喋不休地指责袁枚和妓女攀亲,有辱斯文。
  袁枚觉得可笑,回了他一句:"你觉得这方印不雅吗?现在看来你是大官,小小是贱人。但百年之后,世人只知有苏小小,不知有尚书大人!"
  袁枚《随园湖楼请业图》
  袁枚一生纳了十几个小妾,可以说是好色之徒了。他也公开宣称自己好色,认为好色是天性,不分人品高低,"人非圣人,安有见色而不动心者?"
  所以袁枚一看到有美人受难,他就忍不住要救。
  他的妾侍金姬,有个妹妹叫凤龄,曾卖给富人当女奴。袁枚不忍她受苦,花重金赎回,凤龄为了报恩,想留下来和姐姐一起侍奉袁枚。
  当时袁枚已近花甲,风铃才十四岁,袁枚不想糟蹋她,就给她找了一个年轻有才的少年,送她出嫁。
  不料这一嫁竟是永别,凤龄嫁去后,被婆瞧不起,每天干着各种重活,稍有不慎就受辱骂挨打,比做女奴的时候更惨。最后,凤龄实在受不了,没到半年就悬梁自尽了。
  袁枚知道后,悲痛欲绝,为自己的识人不明,自责终身。
  "色胆包天"的袁枚,还公然在随园开设私塾,招收女弟子。
  而且别人越骂他,他就办得越来劲。不仅要教她们识字,还要教她们作诗,给她们出诗集,让她们参加诗会。
  私塾开设后,很快就吸引了大量有才情的女子。久而久之,"随园派"的名声越来越响,由此开创了中国古代女子诗歌的一个黄金时代。
  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好色好货的随园山人,有美食在侧,有美女在畔,真是快活似神仙。
  袁枚着色像(清-叶衍兰绘)
  行年七十走天涯
  袁枚一生好游,六十岁后,表弟劝他悠着点,他作诗答:
  看书多撷一部,游山多走几步。倘非广见博闻,总觉光阴虚度。
  他79岁还三游天台山,80岁游吴越,81岁还出游吴江。他在万里河山中,越来越接近最初的自己。
  清代考据成风,有人要学汉人作诗,有人要学唐人作诗,争吵不休。
  但袁枚却说,他只学自己。他自创"性灵派",强调一字一句都要发自肺腑,不问对仗和出典,不要惺惺作态,只问生命和心灵,直接开了近代文学的先河。
  袁枚四十多岁时,相士胡文炳曾算过一卦。卦上说袁枚六十三岁得子,七十六岁寿终。
  《随园湖楼请业图》
  六十三岁时,袁枚果然得子。由此袁枚断定,自己七十六岁时,肯定大劫难逃。恰好这年,袁枚吃坏肚子了,一直不见好,他觉得自己肯定要死了。
  于是他就给自己写祭文,写挽联,也给朋友们写信,让他们给自己写挽诗,他想知道他死了之后大家是怎么评价他的。
  一时之间,清诗坛30多个名家,纷纷前来调侃,也有的真当袁枚已死,悲痛挽留。让人哭笑不得。
  但相士这回没说对,除夕夜后,袁枚还活得好好的。
  大年初一听到鞭炮响,他兴奋地翻身下床大喊:"我要改名‘刘更生’!哦不不不,应该叫‘李延年’"!
  就这样,他又活了六年。晚年的他,每次去吃宴席,总因为吃得太饱回来胀痛不止,但他管不住嘴,总先吃了再说,最后,八十二岁的他,终在腹疾久不愈中辞世。
  袁枚这一生,遵循着自己的欲望,好色、好吃、好书、好游、好美女,眼耳鼻舌身,没有一刻不在享受。
  他靠着自己的本事,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临终时,他留下了一句话:"千秋万世,必有知我者!"
  我想,知他的人,如今肯定不少。但要活得像他的人,恐怕还需要几分胆色和真性情。
  袁枚画像
  ◎本期编辑 ✎ 丘吉鸟
  ◎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网站目录投稿: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