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在江苏淮安市楚州区河下古镇竹巷街的河道改造工程中,挖掘机从河道的三米以下处挖出文物,经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淮安市楚州博物馆等文物部门探查,确认为一处元、明时期龙泉窑瓷片堆积遗址。 瓷片堆积的厚度在0.1-1米之间,堆积表面距现有地面高度为0.22米之间。在瓷片堆积的西北角下,发现有芦席。经过初步统计,出土龙泉窑瓷片约11万片,粗器和精品都是少数,大多数瓷片质量一般,其中以碗为多,还有盘、碟、高足杯、盏、瓶、炉、罐盖、钵、盏托、执壶、镂空器等器物,初步统计器物造型一共有35种。釉色大致可以分为青釉、翠青釉、青绿釉、浅青绿釉、青灰釉、浅青灰釉、青黄釉、茶黄釉、浅青釉等9种,还有粗釉。纹样主要位于碗、盘、碟的内底中心和腹壁上,主要有婴戏纹、兔与灵芝纹、人骑海马纹、牡丹纹、菊花纹、牵牛花、莲纹等100余种,手法包括印花、刻划花和剔刻花等。团花纹样一般都印在碗、盘和碟的内底心,缠枝花卉印于其内外壁上。部分团花纹样上印有款识,见楷书"天字""颖""旺""初"等,每种纹样和款字固定搭配;还有一件素面碗的底心仅刻篆书"清禄"二字。 2009年3月22日,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举办的《琢瓷做鼎碧于水——大窑龙泉窑发掘成果暨元明龙泉窑精品》展览中,展出了近年来浙江省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标本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龙泉窑藏品,故宫展品中大多数是旧藏。楚州出土的龙泉窑瓷器精品中,有的器物风格与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标本和故宫龙泉窑藏品相类似。 元明清时期,古淮安(今楚州)是南北水运枢纽,漕运、盐运的商检所在地,素有"七省咽喉"之称。当时的淮安(今楚州)河下古镇是江淮一带的重要商埠,一派繁荣景象,设在河下地区周围的各地会馆多达二十余家,如浙绍会馆、江宁会馆、陕西会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等。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它是利用河道和海道调运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方式,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用漕运将由田赋征得的部分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当然,朝廷所需的其他物资,如朝廷需要的瓷器,也有从漕运运输的。 据文献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在首都附近设立"转运使"机构,总管漕运,并且在淮安(今楚州)设立分司,这是最早的漕督衙门。明永乐初年陈瑄出任漕督,当时又叫漕运总兵,正二品衔,率12万军队,专门负责漕运。至明景泰二年(1451年)始设漕运总督于淮安,全称为"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风阳等处兼管河道",与总兵参将同理漕事。 据《大明会典》第一百九十四《工部十四》的"陶器"条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需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 明天顺皇帝去世于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七日,成化皇帝旋即即位,次年(1465年)为成化元年。成化皇帝在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二十二日发布的《即位诏》中令,"江西饶州府,浙江处州府,见差内官烧造瓷器,诏书到日,除以烧完者照数起解,未完者悉皆停止。差委官员即便回京,违者罪之。" 从以上数条消息中可以了解到,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起,龙泉窑开始为宫廷烧造青瓷,大约于天顺八年(1464年)结束烧造。明洪武元年(1368年)开始,古淮安(今楚州)就设有专门督办漕运的衙门。楚州河下古镇是龙泉窑产品的集散地之一,龙泉窑堆积遗址出土的龙泉窑瓷片中的少量龙泉窑精品,应该是当时龙泉窑专门为朝廷生产的官器,由漕运的渠道运至古淮安(今楚州),在此拣选剔除的次品。堆积时,利用原有河道中河坝之下的河床,在河床上铺芦席,从坝上向北面倾倒瓷片。瓷片绝大多数是明代产品,质量一般,是一般商品。少数器物质量上乘,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流传有绪的官窑瓷器特征一致,是龙泉窑于明代洪武至天顺时期为宫廷烧制的"官器",但是这一类器物都有窑疤,是残次品,所以被废弃。它们是明代早中期龙泉窑的精品,也是此瓷片堆积的重要价值之所在。这一龙泉窑瓷片堆积遗址的发现,为明代洪武至天顺时期的漕运和龙泉窑产品的流通课题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