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嘉言钞》是一本由曾国藩 梁启超 辑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曾文正公嘉言钞》精选点评: ●张公子做的注,附加六星⭐。 ●名家摘抄 ●还是找唐浩明点评版的参考下算了…… ●堪称楷模 ●此版译文上佳。领导找谈话,说短板太突出,没事也该读读曾国藩,早年那么刚烈,受挫以后练得多圆滑。回忆以前张宏杰那本,更多的是在读"有恒",却没怎么注意他的转变,所以找了这本读。名言警句不少,很受用,但讲人际交往为人处事好像还是有限? ●清代鸡汤,也只是鸡汤。 ●君逸臣劳,少用脑子多动身子。不晏起,不撒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 私意以为,此书可以当作十九世纪的《论语》看待,只不过《论语》中多孔子与诸弟子谈话,而本书则是作者自省之语及写给亲人的家书,谈论做人做事的道理则是两者共同之处。处内忧外患之世,士大夫清议甚嚣尘上之时,文人带兵,欲扭转乾坤移风易俗,而能克成其功,国藩修为之精进和努力之艰苦卓绝迥异于常人,所获者也多。古今同慨,我其异殊?欲成就一番事业者,国藩奋斗的精神不可不留意焉。读本书时,几乎又抄写了一遍。 这本书我读了不下五遍,每年都会重温,也推荐给对曾国藩感兴趣的人,作为了解曽氏基本思想的入门读物。 ●我的心灵鸡汤,这本书被我抄了一遍,包括附录里面的胡林翼和左宗棠部分。 ●大赞 果麦可期 #但求不晏起 一日有一复#(附录两篇传记未读) 《曾文正公嘉言钞》读后感(一):相比之下现在的鸡汤都是豆汁儿 现如今,成群结队的不知道哪条阴沟里蹦出来的所谓成功人士,或见缝插针或兜头盖脸的,逮着一年轻人就撒鸡汤,混不顾万众创业的尸横遍野。 然而这些人屎自己呢? 建议先去读读文正公的生平,了解一下当时清政府的状况,以及其所处的政治、社会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再去读本书。 或直指人心或醒世恒言,确乎针对人性的诸般错漏之处,读来有益身心健康。 挑有用的读,远离馊了吧唧没营养的鸡汤。 《曾文正公嘉言钞》读后感(二):睡前读本——曾文正公嘉言钞 陶渊明先生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句话深得我心。我非常喜欢古文,我喜欢古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喜欢古文的字字珠玑,喜欢古文朗朗上口的韵脚,喜欢古文的华丽辞藻。我的枕边一直有一本《玉台新咏》,现在可能要加上这本《曾文正公嘉言钞》。这本书是一本成人读本,非常适合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翻一翻,里面全是可以当做人生格言的名言警句,梁启超先生可以做到"一日三复",我辈凡人能做到"一日一复"就可以了。下面摘抄几句我喜欢的名言: 1、耐冷耐苦,耐劳耐闲。 这句话浅显易懂,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现代社会物质极度丰富,吃苦耐劳仿佛已经成了上一辈人的优良品质,实则不然,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你不可能一辈子都做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作为父母,应该从小就让孩子吃一点苦,因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2、二三十年来,士大夫习于优容苟安,揄修袂而养姁步,倡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见有慷慨感激以鸣不平者,则相与议其后,以为是不更事轻浅而好自见。国藩昔厕六曹,目击此等风味,盖已痛恨次骨。 不黑不白不痛不痒不就是现在社会的写照吗?这八个字简直不能再贴切了!现在的官员哪个不是双手背在身后,踱着八字步,有人打伞,有人带路,有人开门,有人保护,甚至衍生出来一种夹克,姑且把它叫做现在的"官服"吧。一看到穿这种衣服的人,老百姓都会想:呦!原来是个当官的!现在的官员哪个不是大腹便便、满面红光,泛着一股油腻气息。中央说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怎么不打蚊子?蚊子才是吸人血的害虫! 3、事功之成否,人力巨其三,天命居其七。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尽人事,听天命。有时候,你已经尽力了,但就是结果差强人意。就像欧洲杯决赛,葡萄牙和法国对决,你能说他们没有尽力吗?法国队那么多次高水平的进球,结果都被守门员给扑了出来,所以说,能不能进球全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做事情也是一样,总有很多外在因素是不可控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至于结果,第一次不行,第二次还不行,但是坚持下去,就总有一次会让我们如愿。 4、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然也。 怨天尤人是逃避失败、逃避从自身找原因的人的惯用伎俩。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不好好找工作,干什么都要找关系,怨自己不是一个富二代,逼父母拿出十多万走后门。就这样还有些人觉得这钱花的不冤枉,十多万!做生意的本钱都够了!这样的风气何时才是尽头?我们要求机会公平、结果公平,凡是人在操作的事情都不会公平。但是,我想说,靠自己才是王道。你做了什么你最好不要忘记,否则它会在你爬的最高的时候让你摔得更惨。 5、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慎独,指在独处时需要谨慎反思所想所为,做到无愧于心。敬,是指敬畏自然,敬畏人伦。一个人,如果天不怕地不怕,胡作非为,天也会谴责你的。仁,是指仁爱之心,爱人知物。劳,是指自食其力,每日所食所穿要和每日所做所学相称,而不是啃老。 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我们学习古人的经典,知晓他们的思想,取长补短,就是要我们不再重蹈覆辙。曾国藩用他一生立德、立功、立言的实践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一日三复,反复研读、理解,并作为人生信条,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曾文正公嘉言钞》读后感(三):一本古老的鸡汤励志正能量之书 身体虽弱,却不宜过于爱惜。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每日作事愈多,则夜间临睡愈快活;若存一爱惜精神的意思,将前将却,奄奄无气,决难成事。 ——曾文正公 《曾文正公嘉言钞》像是一本正能量鸡汤语录,梁任公从曾国藩的信札中摘录出的名人名言。 书中告诉人的道理都比较直白,你要真诚,你要勤勉,你要目标远大,你要持之以恒! 如果一个人天生智慧超群,他的成功别人无从学起,不太好学。如果一个人如曾国藩,被人评价为中人之资,天性笨拙,他的成功似乎就有迹可循!所以曾国藩成了"成功学"最爱引用的人。 就像搞传销的说,他的成功可以复制一样!仿佛学了曾文正成功就近在眼前了! 要知道曾国藩的成功可是脑瓜子別到裤腰带上带兵打仗中得来的。两次大败于太平军,悲愤中差点投湖而死。因为湘军与绿营兵的矛盾差点被闹事的绿营兵痞围殴。 人尖儿中的笨拙之人曾国藩,经历了太多的不顺遂后开始顿悟,不再当愤青曾涤生,和人动不动辩论,和皇帝一言不合撂挑子回乡。 想明白的曾国藩在信函中不厌其烦的告诉亲朋故旧,要真诚,要勤奋,要执着,要宽厚,要不畏人言…… 其实,曾国藩一生何尝不是在和人性中的灰暗搏斗,虚伪、懒惰、尖刻、患得患失…… 《曾文正公嘉言钞》读后感(四):读家教练Ⅱ级 〖树评〗 《曾国藩读书法》 · 翻Turn(刷新认知) · 夹Clip(扫描盲区) · 摘Pick(优化习惯) · 评Review(触发行动) · 播Broadcast(即输入即输出) 朱子教人读书, 曾讲过八个字: 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虚心,好理解,即不存成见,虚怀若谷。 涵泳二字最不易识, 曾国藩直到四十上下才慢慢体验出。 所谓涵者,好比春雨润花,清渠溉稻。 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 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勃兴。 泳者,则好比鱼之游水,人之濯足。 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泼泼地", 庄子言"壕梁观鱼,安知非乐",此鱼水之快乐。 左太冲有"濯足万里游"之句, 苏子瞻有夜卧濯足诗,有浴罢诗, 也是说人性乐于水。 善读书,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稻如花如鱼如濯足,则大致能理解了。 是编从金陵刻本《曾文正全集》中书札、家书、家训、日记、文集五种摘钞,其余嘉言散见他种遗著者,姑付阙如[插图]。 是编原取自便省览,故务求简要,往往一段之中仅节数语,不嫌割裂,但求受用耳。亦有同此一义,而屡见屡钞者,以存文正强聒不舍[插图]之真,亦使读者得时习而悦之益。 文正居大乱之世,半生治军,是编所钞,言战事者亦什之一二,其为军人宝鉴固无待言,即非军人,亦当涵咏其理而善推之于用。盖人生天地间,本以奋斗为生涯,何时何事,非在战争中者?是编所钞,关于军事之诸条,吾确信凡任事者苟能体其意而服膺之,必终身受用不尽也。 是编所钞关于观人用人之诸条,读者或以为文正秉权势,居高位,故能尔尔,吾侪则无需此。其实不然,人无论居何地位,执何职业,皆须与人共事,求友求助,苟善读此,无往而不自得师也。 以英子树读观之 在书海虚心涵泳 就是要学会游泳 但别想喝干海水 欲速读囫囵吞枣 其实是舍本逐末 要不就套路太多 不敢在中流击水 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同一境而登山者独见其远,乘城者独觉其旷。此高明之说也。同一物而臆度者不如权衡之审[插图],目巧者不如尺度之确。此精明之说也。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插图]趋于平实,颇不易易。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实则渐平矣。 此喻绝佳 如何提升阅读量?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读书就要完形 一口气读完一本书 首先练习势如破竹的法门 再转温火慢炖 你会发现即便逐字读 速度也至少是别人的10倍以上 因为你的大脑引擎已高速转动 随着树读的惯性也能快速滑行 胸中有雄兵百万自然得心应手 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予生平功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汤,遽用慢火,将愈煮愈不熟矣。 曾国藩提及的袁了凡 深得湘人"霸蛮"之道 曾国藩一介儒生, 却领兵出征,屡败屡战,是霸蛮; 谭嗣同本可流亡海外, 却宁愿选择牺牲自己以唤醒国人,是霸蛮; 毛泽东带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深入不毛,扭转乾坤,也是霸蛮。 就连王船山居瑶洞四十余年,写成等身著作,没有霸蛮的精神怕也不行。 总之湖南人的精神就是霸蛮。 听听湖南人的口号就知道,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是霸蛮;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也是。 什么是"霸蛮"? 就是一件事,大家都说不能做, 或不可能,他偏要做,而且把它做成。 可见"霸蛮"也就是"认死理", 或以"认死理"为前提, 只不过不光是"认",还要"做"。 这也是湘省士人的一大特点 ──不仅"坐而论道",还要"身体力行"。 袁了凡[插图]所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苶然[插图]自馁也。 历史告诉我们 凡能用好"正心诚意,敬天爱人"八个字之人 无一不是"循吏" 张居正是典型 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 理学更多的是强调人的思想修养。 我只要正心诚意,修身齐家就能治国平天下。 但你是一个好人,不见得是一个好官。 你看中国历史上凡是做出成绩的官没有清官, 包拯、海瑞这些人绝对做不出成绩来。 一般都是那种介于清官与赃官之间的权臣能做出一番成绩。 纯赃官,一天到晚光想往家里搂钱的也不行。 道德的楷模,没有一个是真正能够干成事的, 中国历史上的忠臣大都没什么大用。 岳飞还算能打赢, 文天祥、史可法这些人平时袖手谈心性, 临事一死报君王。 你死则死了,国家却不会因为你的死就能改变。 我们崇拜他们的气节, 只可惜他们干的事没有实际效果。 日课四条 一曰慎独[插图]则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 [插图] 二曰主敬则身强 敬之一字,孔门持以教人,至程朱则千言万语不离此旨。……吾谓敬字切近之效,尤在能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庄敬日强,安肆日偷[插图],皆自然之征应。虽有衰年病躯,一遇坛庙祭献之时,战阵危急之际,亦不觉神为之悚,气为之振,斯足知敬能使人身强矣。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插图] 三曰求仁则人悦 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于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若但知自了[插图],而不知教养庶汇[插图],是于天之所以厚我者辜负甚大矣。 [插图] 四曰习劳则神钦 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插图]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 屏读即评读 与关键词关联的书单 间隔穿插地都读一遍 毛泽东读书法 在曾国藩读书法基础上 拓展了"信,学,实,观" 王夫之是湖南知识界所共仰的先贤。 明亡以后, "洞庭之南,天地元气,圣贤学脉,仅此一线耳"。 王氏著述宏富, 长期遭受禁锢, 至清末始刊印为 《船山遗书》, 对反清革命发挥过重要的酵母作用。 1914年, 在反对袁世凯篡权复辟的斗争中, 刘人熙等在长沙首创 "船山学社"。 青年毛泽东同老师杨昌济一样, 对船山的学问道德文章向慕已久。 学社成立, 他便经常偕同蔡和森、萧子升等友人前往聆听学术报告。 船山倡导 "必以履践为主,不徒讲习讨论可云学也"。 青年毛泽东从此对王氏博大精深的学术和履践笃实的精神更为拜服。 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不外四事:曰广收、慎用、勤教、严绳。治事不外四端:曰经分、纶合、详思、约守。 李白和曾国藩皆享年62岁,足矣 "享年多少岁"的句法真好 并不只是活了多少岁 而是享受了这些年的生命 同治十三年,薨于位,年六十二。百姓巷哭,绘像祀之。事闻,震悼,辍朝三日。赠太傅,谥文正,祀京师昭忠、贤良祠,各省建立专祠。子纪泽袭爵,官至侍郎,自有传;纪鸿赐举人,精算,见畴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