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托尔斯泰自述我看莎士比亚


  在最初读莎士比亚作品时,我感到十分惊讶,因为我曾经期待着能获得极大的美的享受,然而我读了那些人们公认的杰作《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和《麦克白》后,不仅没有获得任何美的享受,反而有一种情不自禁的厌恶感。我对自己的看法还缺乏自信,50年来,我尽一切可能来检验这一点,通读了莎士比亚作品的俄译本、英文本、德文本,包括他的悲剧、喜剧和历史剧,而且不止一遍,获得的感受却是一样的:满怀厌恶和疑惑。现在我已经75岁了,为了写作本文,我再次读了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包括《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关于亨利的历史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暴风雨》和《辛白林》,仍然强烈地体验到厌恶之情,不过不再有疑惑,而是坚信其作品根本就没有人们普遍说的那些优点,是有害无益的。这些所谓的优点,只不过是由于莎士比亚所具有的天才作家的声誉使得现代作家纷纷向他仿效,使得广大公众扭曲了自己的审美和道德观,在其作品中寻找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
  我很清楚,尽管我在这里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大多数相信莎士比亚的人仍然会认为我的评价是不公正的,甚至会毫不理会我说的话。然而我还是要竭尽所能来说明,为什么我不能认定莎士比亚是伟大的天才作家;他甚至还够不上一般作家的水平。
  莎士比亚的所有戏剧都具有一个特点:剧中人物的生活方式、想法、说话和举止都跟他们所生活的时间、地点不相符合。例如《李尔王》的剧情是发生在基督诞生前800年,然而其中的人物却只有在中世纪才可能存在,如国王、公爵、军队、私生子、侍从、朝臣、医生、农民、军官、士兵、带甲骑士等。如果说在16世纪和17世纪初,莎士比亚的这种错误还不会破坏人们对其作品产生的幻觉,那么到了今天,人们已经不可能完全无视于这种虚假性了。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不仅事件的进展跟时间、地点不相符合,而且人物的行为也不符合他们应有的性格,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人们普遍认为,莎士比亚对戏剧人物性格的塑造是特别成功的,这些人物形象鲜明、丰富多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此人们几乎是众口一词,毫无疑义。然而我在莎士比亚作品中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东西。莎士比亚的所有戏剧都有一个通病:即缺乏"语言"这种塑造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也就是不能让每个人物用符合其性格的语言来说话。莎士比亚剧中的人物说的都不是自己的语言,而是莎士比亚式的语言,千口一腔,矫揉造作;这种语言本来是任何剧中人物都不可能说的,而且是任何人在任何场合都不可能说的。所有的人说的话都差不多。李尔王的胡言乱语跟埃德加说的几乎一样,其他人说的也是这样的。我们无法根据一个人的说话来把他同其他人物区别开来。如果说这些人物说话也有区别,那只是莎士比亚在替不同的人物说着不同的话,而不是不同的人物自己在说话。
  莎士比亚的戏剧《奥赛罗》是取材于意大利的一个短篇小说,《哈姆莱特》也是一样。像安东尼、普罗多斯、克里奥佩特拉、夏洛克、理查等人物也都是来自前人的作品之中。然而莎士比亚在利用这些作品时,不但没有把这些人物塑造得真实鲜活,反而让他们丧失本色,去干一些不合乎性格的事情。例如《奥赛罗》,尽管可以算是莎士比亚写得最好、毛病最少的戏剧,其中奥赛罗、伊阿古、凯西奥和艾米利亚的性格要比其原本小说描写的差远了,显得既不生动也不自然。那么莎士比亚为什么被人们认为是塑造人物性格的大师呢?这是因为他确实有过人之处,那就是十分善于安排表现情感的场景。尽管他安排的场景并不自然,人物的语言也不符合其本性,人物的形象缺乏个性,这些人物的情感活动仍然可以在某些场景中得到体现,并通过那些优秀演员的表演而获得观众的同情,虽然这样的时间十分短暂。
  莎士比亚自己就是演员,他的脑子十分灵活,在表现人物情感时,不仅使用了语言,还运用了感叹、手势、重复话语等手段。在许多场景中,莎士比亚的人物根本不用说话,只是通过感叹、哭泣或在独白中使用手势来表达自己沉重的心情,或者像奥赛罗、迈克杜夫、克里奥佩特拉等人那样,反复提问并让他人重复那些令人震撼的词句来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这样造成的效果往往被评论者看成是莎士比亚塑造人物性格的才能之体现,实际上这样的表演尽管在某些场景可以表达人物的强烈感情,但接下来却是大段大段的道白,既无必要又不符合人物性格,而是作者随意安排的,这样并不能真正塑造出人物性格来。
  文艺作品特别是戏剧首先要做到的,是在读者或观众心中造成一种幻觉,即让他们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为此,剧作家不仅要知道自己的人物应该说什么和做什么,还要知道他们不说什么和不做什么,为的是避免干扰读者和观众的幻觉。剧中人物的话语,即使十分生动、寓意深远,只要它们是多余的,与境况和人物性格不符,就会干扰观众的幻觉,观众正是在这种幻觉的作用下才能够入戏。有时剧中人物少说话反而能够增强观众的幻觉,这时观众自己会去继续剧中人物的话语。而那些多余的话就像击碎了由许多小块物品堆砌而成的雕像,或者像从幻灯机里取走了灯光,让观众失去了幻觉,只看到剧作家和演员,而这种幻觉的丧失有时是无法恢复的。因此,对于艺术家特别是剧作家而言,把握分寸是十分重要的,而莎士比亚所缺乏的就是分寸感。
  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所说所为,不符合其性格,也是没有必要的。无论人们给莎士比亚加上怎样的光环,无论他们怎样称赞他的作品,毋庸置疑的是,莎士比亚不是一个艺术家,其作品也不是艺术品。就像没有节奏感的音乐家不是真正的音乐家一样,缺乏分寸感的艺术家也不是真正的艺术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大都是拼凑的抄袭的肤浅之作,根本就说不上是什么艺术和诗。
  我们知道,一部文艺作品是否优秀,取决于三个方面:一、其内容是否有意义;二、其形式是否优美;三、作者态度是否真诚。莎士比亚作品在这三个方面的情况如何呢?从内容上说,莎士比亚作品体现了一种庸俗低下的世界观,崇尚贵族外在的高贵,鄙视劳动人民,反对改变现有的一切制度,包括宗教和人文方面的东西。从形式上说,莎士比亚作品除了个别场景外,没有任何合情合理的地方,人物没有自己的语言,也就是缺乏分寸感,算不上是艺术品。从作者态度看,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都是矫揉造作的,他的态度不是认真的,而是在逢场作戏。
  既然莎士比亚作品根本就不符合任何一种艺术要求,那么为什么100多年来它们会享有如此巨大的声誉呢?这一问题确实难以简单回答,因为一方面是其艺术作品鄙俗不堪、毫无价值,另一方面又被人狂热吹捧、视为极品,两者的反差是如此巨大。怎样来解释这一现象呢?
  我曾多次同莎士比亚的崇拜者谈到这个问题,从他们的回答中我找到了问题之症结:他们不是通过理性来评判莎士比亚,而是出于一种对他的盲目信仰。换言之,这些人都是受到一种流行观念的蛊惑。这种缺乏理性的蛊惑,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出现过,而且现在仍然存在。只有彻底摆脱这些蛊惑,才会发现其荒谬性,而在此之前是将其视为无可争辩的真理,不必加以任何讨论。报刊的大量发行又进一步扩大了这种错误观点的流行。
  在18世纪以前,莎士比亚在英国并没有特别的名声,受到的评价甚至还低于同时代的其他戏剧家。他的暴得大名是开始于德国,然后再转回英国。18世纪末,德国本土并没有像样的剧作家,人们大都崇尚法国戏剧,然而有一个由作家和诗人组成的小团体开始厌弃虚假平庸的法国戏剧,将目光转向英国,并且看中了莎士比亚戏剧。歌德是这个小团体的首领,他的看法对公众的影响极大。他称莎士比亚是伟大的诗人,而那些根本不懂艺术为何物的评论者则随声附和,在莎士比亚作品中寻找根本就不存在的美。他们的做法就像一群盲人在一堆石头里寻找钻石,经过多次反复摸索,最后得出结论说,这些石头都是钻石,特别是那些摸起来十分光滑的石头尤其珍贵。为了让自己对莎士比亚戏剧的赞美显得有说服力,他们还编造了一套所谓的美学理论,即所有的艺术作品特别是戏剧,根本就不需要有什么明确的世界观和宗教观,只须描写人的情欲和性格就可以了,而且这种描写是完全客观的,不应加以善恶评价。这样一来,莎士比亚作品就完全符合这种理论要求,成为十全十美的东西。
  因此,莎士比亚作品获得巨大名声的原因有三个:首先是德国人厌倦了虚假平庸的法国戏剧,转而寻求更有生气的戏剧;其次,德国的年轻作家在写作戏剧时需要找到一个可以仿效的典型;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德国那些缺乏审美意识的评论家对莎士比亚的狂热吹捧。与这些外在原因相对应的,是莎士比亚作品获得巨大名声的内在原因:它们完全符合当时社会上等阶层那种厌弃宗教和道德的情感要求。
  如果我们只是说,莎士比亚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作家,有诗歌方面的特长,作为演员和导演也还不错,那么尽管这种评价仍有过誉之嫌,却会让许多年轻人免受其害。然而实际的说法是,莎士比亚是最伟大的诗人和道德方面的导师,这就无法不让年轻人受其有害影响。因此我认为应该尽快摆脱对于莎士比亚的盲目崇拜。在这之后,我们就会认识到,戏剧如果不以宗教原则为基础,就是成为鄙俗不堪的东西;接下来我们就会去寻求一种新的戏剧形式,它可以唤醒我们心中的宗教意识。
  ——莎士比亚与戏剧
网站目录投稿: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