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ra 的成功引发了问答网站相关的热烈讨论。和传统问答网站如雅虎知识问答之类的最大的区别,除了互动形式上的变化外,最重要的应该是回答的人和答案的质量。拥有专业背景的人越多、参与度越高,对问答网站来说就越有价值。这类网站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如何从零开始吸引专业人士。因此这样的形式其实更适合原本就拥有特定用户群的组织,比如 TED。 TED Conversations 非盈利性的 TED 大会已经举办了 26 年,逐渐发展出来很多相关的评奖、论坛、会员项目……当然也聚集着许多富有激情的专业人士。最近 TED 发布了类似于 Quora 的平台TED Conversations,每月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 1500 万。瑞典研究全球公共卫生的教授 Hans Rosling 在 TED Conversations 上最为活跃,营销大师赛斯·高汀、《失控》的作者 Kevin Kelly等也都是活跃用户。 TED Conversations 有两个显著特点: 话题分类,所有话题分为三类:"想法(Ideas)、问题(Questions) 和辩论(Debates)" 时间限制, TED Conversations 里的话题都有开放时间限制,过期后则只能浏览。 关于话题分类的原因,June Cohens 在接受TNW 采访时说,某些对话和想法有不同的框架和模式,有一些需要辩论,也有一些只是提问。不同的分类其实体现了我们对各种思考不同的回应方式。对于用户来说,有些人喜欢辩论、有些人偏爱头脑风暴。 而开放时间的限制则来自Clay Shirky(《未来是湿的》一书作者)的建议。每个 TED 演讲时长 18 分钟,因此时间的限制一方面考虑到与演讲形式的呼应。另外他们认为大多数 TED 的读者的时间都较为有限,希望通过时间限制激发参与者贡献出最好的答案。时间的限制也能激起更多人的兴趣,就好象限时团购网站 Gilt Group 也是凭借这一特色成功的。一旦问题关闭,就会自动存档成为"阅读模式",自动把活跃的讨论转化成为社区内有价值的内容。 TED Conversations 今后的发展规划包括: 增加互动性,增加电子邮件、提醒、添加好友或特定话题的等功能可以增强参与度,还会将 Facebook 和 twitter 集成进去。 多语种支持,TED 的读者遍布全球,有许多志愿者在积极翻译 TED Talks,比如国内的TEDtoChina。TED Conversations 也将在一个月之内提供多语种支持。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标签也是一个方向。不过 TED Conversations 地理位置显示的是话题内容而非用户所在位置。因此如果你讨论的是关于纽约、利马等等,使用当地的标签会更容易。 Stackoverflow:内容专注、强大的"标签"、回答率 纽约的创业公司Stackoverflow 隶属于 Stack Exchange 旗下,是专门针对程序员的问答网站,它抓住了内容利基市场的机会,积累了 76 万用户,去年独立访问人数也达到了1660万。 Stackoverflow 的 CEO Joel Spolsky 曾表示,高质量的内容和合理的垂直分类是它的成功要素。目前 Stackoverflow的问题答复率为80%。社区管理人员和成员可以通过投票关闭或修改问题,保证问题能得到更清楚的表述。回答的人也可能获取相应的点数。 Stackoverflow和 Quora 一样允许用户之间互相 follow,但它也允许用户不使用真实姓名。Stackoverflow 目前通过广告盈利,但希望拓展更多的盈利渠道,例如利用这些资源为程序员提供找工作、兼职机会。 InboxQ:与 twitter 紧密结合、浏览器插件 InboxQ 成立于 2009 年,是Y Combinator 投资的创业公司 Answerly 的产品,作为浏览器插件推出。目前只支持 Chrome 浏览器,很快将支持 Firefox。 InboxQ 的推出基于两点。首先是发现人们喜欢在 twitter 上问各种问题,但大多数人很难获得满意的答案。其次很多公司想要在 twitter 上寻找客户,却发现很难让他们参与进来, twitter的搜索也经常返回到一些不相关的结果。因此可以说 inboxQ 的商业化目标更清晰。 你可以设置关键词,InboxQ 通过自然语言搜索过滤出与之相关的问题,你可以随时看到关注的问题,然后分享答案。 问答目前看起来更像是一种 SNS 的要素,可以融合进不同的社交网络衍生出不同的变体。不过无论怎么变化,参与程度和社区质量都是核心中的核心,这决定了问答的互动性和答案对用户是否有价值。随着 TED、Staroverflow这样的专业社群的加入,Quora 的先发优势将越来越小,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 by @echokou on微博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