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电视新闻报道的特点和规律入手,探讨、分析了提升电视新闻吸引力的方法。旨在引起业界对电视画面语言之外的表现手法的重视和研究,使电视新闻报道的语言和画面浑然一体,促进电视新闻呈现美感的提高和吸引力的增强。 关键词:电视新闻;写作手法;标题党 相比于纸媒的新闻报道和广播新闻报道,电视新闻报道的传播手段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形象,易于接受。曾有电视民生新闻对此这样宣传:有画面的报纸,带影像的广播!正因为如此,具备了丰富传情达意表现手段的电视新闻报道,在新闻的写作手法、布局谋篇、语言运用等方面曾一度不被重视,编辑、记者把大量的经历投放在了画面的运用调度上,色彩和光线的合理搭配上。其实,对于电视新闻来说,不但不应该忽视写作的手法,反而应该更加重视丰富写作手段,否则,新闻报道就不会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信息的传达效果就会严重打折,报道往往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提高电视新闻报道吸引力的写作方法可以有下面几种: 一、坚决避免成为标题党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坏习惯总是更容易被模仿和养成,因为其不需要像好习惯一样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自律,而且其获得的效果往往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快展现出来的。在新闻的写作中,成为"标题党"绝对是一个坏习惯!这里说的"标题党"不是指在标题上标新立异、抓人眼球,而是指为了抓住观众的眼球故意用比较夸张、耸人听闻的语言作为新闻报道的标题,实际内容有时与标题完全风马牛不相及,有时又是完全背离的。"标题党"只会在短时间甚至仅仅在一次阅读上起到吸引的作用,对节目或者媒体形象的伤害却是巨大的、长远的。小而言之,媒体的公信力会因此打折,大而言之,这已经严重违反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二、短些短些再短些 无论哪种新闻报道体裁,在对事件或论述进行了充分阐明的前提下,一定会有更短小精悍的体量来完成内容承载。在对电视新闻报道的写作设计中,新闻体量要尽量做到短些短些再短些。冗长的新闻报道除了交代给观众大量的废话和无用信息之外,还会挤占原本就有限的播出资源,丧失掉其他珍贵信息的传达空间。同时,电视新闻必须依靠画面语言来传达信息,过长的内容体量一样会产生大量的无意义的空画面,带来收看疲劳。 三、近些近些再近些 曾经有学者和业界专家对新闻记者的采访素养提出过类似的要求,要求记者必须尽量拉近与被采访者、新闻现场、新闻事件核心真相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和客观。在电视新闻的写作中提倡近些近些再近些,实际上是指记者在新闻呈现中要以"与新闻事件更近"的距离感和体验感来谋篇布局、来阐述事实、来表达议论。要为电视观众带来新闻现场的带入感、新闻人物命运的感同身受、新闻评论的同感而发等。 四、快些快些再快些 在电视新闻的采访报道中,为了保证电视新闻的时效性,记者需要用更短的时间和更快的速度完成稿件上线播出。在新闻写作中要求快些快些再快些的意义不同与此,而是在新闻的实效已经无法在提前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写作方式的调整来使新闻的呈现更加具有相对的时效性。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运用"时间的相对性"语言,如:新闻事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但是内容却十分重要必须播出,可以采用如下句式解决:"在xx事件发生仅xx小时后……","当xx当事人xx(行为)后xx分钟,即……"。 五、让有意义的新闻有意思 作为主流媒体,电视新闻报道承载着宣传党和政府大政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的重大责任使命。在对重要信息的传递和发布中,要让受众对"有意义"的事情更易于接受,即所谓的喜闻乐见,在受众的第一感觉中要"有意思"。这种"有意思"不是好玩,不是不严肃,而是声动、形象和吸引人。通过"有意思"实现重要信息的传播到达,实现媒体传播力的提升。 六、让有意思的新闻有意义 电视新闻报道,尤其是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对节目选题和操作手段稍有不慎,就容易陷入呈现阶段的流于表面、鸡毛蒜皮、隔靴搔痒。生活中我们面临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新闻事件也是千奇百怪的,新闻报道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时间和新闻呈现的初级阶段,要对新闻背后的规律、问题进行更加具有脉络话的梳理,并通过合理的方式呈现出来。首先,新闻记者要有对社会问题的敏感观察和动态捕捉,能够捕捉到符合新闻传播规律、遵守新闻传播纪律、反应社会大众精彩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的新闻事件,同时通过最为恰当的新闻体裁对事件进行报道。其次,新闻编辑要有对复杂社会问题的辨识和分析能力,善于抽丝剥茧,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对新闻事件进行精当的概括评论,对受众进行正确的引导。 七、合理使用被采访对象的称谓 提高电视新闻的吸引力,有一个重要的内容不能忽视,那就是对被采访对象的称谓。有时候,主持人面对比自己年长,特别是在某一领域作为突出的嘉宾,不管对方是否从事教育工作,一律称之为"老师"。这种称谓的不妥之处,就在于尊重有余平等不足,以至于观众看起来会有几分压抑。有时候,主持人还会对一些嘉宾称先生、女士,这是对嘉宾的充分尊重,但怎么听起来都会感到别扭,为什么?因为产生了距离感。更多的时候,主持人是以嘉宾的社会职务或职业、职称做为称谓,譬如:xx市长、xx书记、xx经理等等。这样的称谓比较准确,但在运用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比方说嘉宾是来自某厅局的厅长局长,主持人在节目中不能简称其为"x厅、x局",这样随意的简化,更多强化了嘉宾的官阶身份,直接影响了融洽的访谈气氛,也会令观众心生反感。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直接借用亲人之间的称谓,譬如:李大姐、陈大哥等等。这种生活化、平民化的称呼,使得很多来自基层一线的嘉宾消除了紧张情绪,受众也感觉亲切自然。一个称谓看似微小却很微妙,对嘉宾恰如其分的称呼,节目就会增色几分,否则还真的很尴尬。 参考文献: [1]于松明.廣播电视新闻实务[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