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保障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按照党中央全面加强从严治党的要求,在攀煤公司扭亏脱困、改革攻坚、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建设;煤矿企业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党支部班子不健全。支部书记兼职现象较突出,兼职的支部书记大多把工作重点放到行政工作上,抓党建工作不力;专职的支部书记有的党支部书记角色定位不准确,工作中存在着畏难情绪,表现在思想上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工作没有特色,缺乏创新;还有的支部书记不愿意从事党务工作。 二是有的基层党组织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不力。党建基础较差;有的基层党组织制度不健全,缺乏对党员实行严格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力度。 三是有的基层党组织发展新党员不及时。党员结构不合理;部分党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不能适应企业改革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四是有的基层党组织党员难集中,工作难开展。尤其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党组织的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方法难以统一以及党员思想活跃等都给基层党组织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五是有的基层党组织工作缺乏生气。党内活动缺乏实效性,党组织工作游离于生产经营管理之外,脱离中心,流于形式,使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单调,工作方式陈旧,有的基层党组织连基本的组织生活也不正常。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的落实,就要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强基固本的系统工程,是推进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渗透融合的有效载体,对构建和谐企业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助力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要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改制、重组等,只要是新成立的单位、从原单位分设的单位或者与其他单位合并设立党支部的单位,均应根据本单位情况,坚持"两个同时",即组建新单位的同时建立党组织,聘任行政领导的同时任命党组织负责人,做到无论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如何调整变化,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绝对不能放松,从组织上保证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二)要完善制度机制。严格规范、务实管用的制度,是保证基层党组织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必须要形成一整套适应本企业、本单位特色的完善配套的制度机制,用制度机制规范基层党建工作,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划化、科学化水平。 一是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要健全基层党组织民主集中制,建立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定期通报制度,深入推进党务公开,切实保障党员对党建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增强广大党员参与党组织生活、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企业和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健全党建工作重大事项征求党员意见建议、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不断提高党组织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水平;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廉洁谈话打招呼、党风建设和廉洁经营监督检查、警示教育、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干部任前廉洁谈话和廉洁承诺等制度,把党风廉洁建设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二是健全目标责任制。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要把一定时期内基层党建工作应该完成的主要任务转化为目标,并分解各项工作指标,责任到人,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项项有指标、人人有责任、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把基层党建工作的任务纳入基层班子的岗位职责中。要制定党建工作滞后责任追究制,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研究不多、措施不力、进展不大、成效不显著的党组织,严格责任追究,促使党建工作各项目标真正得到落实。 三是在加强管理制度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各类工作措施机制,这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工程。其一,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要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现在,很多基层党组织之所以开展活动不正常,缺乏相应的活力和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层党建工作缺乏活动经费造成的。因此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已是当务之急,只有通过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才能更好地调动工作积极性,促进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有效运转。其二,要完善激励机制。把党建绩效的"软要求"变成"硬任务",把党建工作指标作为考核任用干部的重要硬指标,将党建工作成效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落实基层党建工作绩效优秀、党员干部群众公认、党建考核管理考评先进的党组织及其负责人给予表彰,并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履行党建工作责任不到位、党员干部群众满意率低、党建目标管理考评差的基层党组织及其负责人,要严格按照责任追究规定进行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直至进行组织处理。 (三)提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综合素质。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说一千道一万,没有基层工作的落实和行动,其他任何工作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是无用功。"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党的方針政策和各项任务在基层得以落实的带头人,其素质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发挥。而新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既要具备丰富的党务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行政管理知识和经济知识。而目前一些基层党支部书记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着力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的能力素质。只要抓住了党组织书记这支队伍,就抓住了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一是要按照选优配强、培养提高、严格管理、关心爱护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作风实、形象好的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关爱基层党支部书记这支队伍。注重选优配强,真正把素质过硬、群众公认的优秀人员选拔到基层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二是要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能力素质。要严格监督管理,确保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健康成长。要强化激励保障,提高报酬待遇,解决实际困难,拓宽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结合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情况,对不胜任的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及时进行调整。在重点抓好新任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的同时,要切实加大党支部书记的经常性教育培训力度,着力增强基层党支部书记服务水平。三是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创新、组织、协调、管理等综合素质。基层党支部书记是党员队伍的"领头雁",是党员干部队伍的主心骨,必须具备各种各样的能力素质,要具备把职工群众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要具备准确研判和把握事物问题本质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要具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打开工作新局面的能力;更要具备化解各方面矛盾、理顺各方面关系、形成工作合力的综合协调能力。当然,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如果不懂生产经营管理,就党建论党建,不懂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不能在思想上时刻想到"中心",不能在工作中处处围绕"中心",不能做到检验工作依据"中心",就不能体现党建工作的生命力,就很难与职工群众沟通和"打成一片",就会失去一定的话语权。因此,支部书记必须掌握与本单位生产经营管理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成为一名复合型政工干部。这就要求支部书记要勤于学习、热爱学习、带头学习,着力拓展视野、培养战略眼光,善于探索和把握工作规律,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在新的形势、新的历史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必须结合新的实际,努力研究新问题,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与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使党员队伍建设水平有新的提高、基层党组织活力有新的增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有新的进步、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机制有新的进展、服务职工群众有新成效,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