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心理健康日的由来】 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 核心内容是: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己。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 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概念模糊,甚至有误解,不到了药物治疗的程度,就不承认自己存在心理障碍。 例如: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是适应性和与人沟通的问题,二、三年级学生则以情感人际关系和自我成长等问题为主,而毕业生主要是就业压力等问题。 所以引导他们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我调适能力更有意义。 1992年,"世界心理健康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发起的,定在每年的10月10日。 200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倡议,随后十多所高校响应,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确定5月25日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5.25"是"我爱我"的谐音,对此,发起人的解释是: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 2004年,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共同决定将5月25日定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 【历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周主题】 2000年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围绕主题,提出了口号:"我爱我,给心理一片晴空!" 2001年主题为"改善人际沟通能力",口号是:"我爱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空间。" 2002年主题围绕"自我"方面展开,口号是:"我爱我,了解我自己。" 2003年活动针对"非典",以危机干预为主题,口号是:"我爱我,危机、理性、成长。" 2004年主题围绕大学生的社会化、人际关系问题,口号是:"我爱我,走出心灵孤岛。" 2005年围绕大学生生涯规划的问题,主题是:"我爱我,放飞理想、规划人生。" 2006年主题:"我爱我,快乐自在我心,健康、自信的心理。"让我们尽情体验快乐的感觉! 2007年主题:人际交往与师生互助。口号为:"我爱我,用心交往,构建和谐。" 2008年主题:和谐心灵 绿色奥运 2009年主题:认同 关爱 超越 2010年主题:和谐心灵、健康成才 2011年主题:珍爱生命,责任同行 2012年主题:寻找我·拥抱我 2013年主题:大声说出你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