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霞 宋亦桐 截止到2月10日,已有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制定了不同的方案,"免手續费"、"线上风险测评"让客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理财服务,其中带抗"疫"标签属性的产品成为一大亮点。 1、抗"疫"专属产品上线 记者注意到,为助力此次抗"疫"攻坚战,交银理财推出抗"疫"精选产品,起购金额低至1元,风险级别为R2,属于较低风险,产品预期收益率为4.1%,封闭期为1年。这款理财产品所募集的理财资金,将主要投向生产防疫用品的优质重点企业以及其他抗击疫情的相关领域,并免除销售手续费、托管费和投资管理费,让利客户。 据工商银行官网披露的信息,工银理财也推出一款固定收益类、名为"工银理财·鑫得利固定收益类封闭净值型理财产品(战疫专属)",投资期限为340天,募集期为2月7日-2月20日,业绩比较基准为利率3.7%,1元起购,同样扣除销售手续费、托管费及固定管理费等费用,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抗"疫"融资需求、投资战"疫"专题债等。 除了资管"新兵"理财子公司外,各大商业银行也积极布局带抗"疫"标签属性的产品。中国银行推出"军人专属""白衣天使专属"抗击疫情主题的专项理财产品,这两款产品业绩较基准利率均达4.05%,产品期限分别为147天、142天,销售起点金额均为1万元。 农业银行也表示,如果是疫情严重的湖北地区或者医生、军人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客群,将提供高收益的专享产品。该行推出的三期抗击疫情主题专享理财产品,分别针对全国军人客群、全国医护客群和湖北地区客群定向销售,产品期限分别为169天、182天、 136天,业绩基准分别为4.00%、4.00%、3.90%,销售起点金额均为1万元,且减免管理费,让利用户。 "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此类主题的产品,一方面是体现了金融机构积极为疫情防控提供保障。"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殷燕敏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另一方面,对于很多有爱心但自身经济情况也不太好的人而言,投资这样的产品也可以传递自己的爱心。 2、欲破首次投资必须网点测评规则 一般情况下,客户需要亲自去线下网点办理理财账户签约,通过风险测评,才可以进行线上理财产品购买操作。但为了防控疫情,减少人群聚集所引发的风险,银行网点采取弹性营业机制,许多客户也减少了去网点办理的诉求。 记者获悉,有银行尝试打破首次购买理财必须到网点进行风险测评的要求。这一"指标"也被打破。记者从邮储银行相关人士处了解到,没有做过风险评估的客户也可以选择该行理财子公司中邮理财的产品,1元起购,首次风险评估不用到柜台,通过电子渠道风险评估后即可下单,但仅限于中邮理财发行的产品。 该人士介绍称,如果已经开通过邮储银行账户,下载该行手机银行App,填写相应信息,并且通过联网核查后自主注册,也可以支持理财业务办理。对于没有邮储银行账户的用户来说,邮储银行虽然支持使用他行的1类户再注册2类户进行交易,但新开通的2类户是否支持理财业务办理,暂未有确切信息。 在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张叶霞看来,受此次疫情影响,银行理财子公司线下营销活动将向线上转移,同时为了避免用户流出或将业务重点放在线上。另外,在此前出台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明确提及不强制要求个人投资者首次购买理财产品进行面签,在线下业务受限的情况下,银行理财子公司为了拓展市场,或有更多的银行理财子公司转向电子渠道拓新。 可以看到,未来理财子公司电子渠道拓新将成为一大潮流。殷燕敏介绍称,事实上,长期以来受制于首次购买必须临柜面签的规定,银行理财产品的线上代销等业务发展缓慢。在当前的情况下,如果理财子公司推出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投资产品,更容易获得客户。 但推动线上风险测评服务仍需经历一段时间。一家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一般来讲,理财产品的风险测评不是由理财子公司能决定的,主要由总行的个人金融业务部和风险部决定,也有一定条件由上述两个部门来进行测评,目前行内理财子公司第一次购买产品还是需要去线下填写风险测评的问卷。 另一家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客服人员也向记者表示,已经签约过的客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App进行购买;没有签约过的客户,需要携带个人身份证,通过网点办理理财产品签约。由于目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还是建议等防控解除后,再去柜台办理。 3、过渡期延长对理财子公司影响不大 2019年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发展元年,已有包括六大国有行理财子公司,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三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宁波银行、杭州银行两家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共计11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相继开业。 按照监管此前的规定,银行理财转型需在2020年底前完成,目前仍处在过渡期内。但受疫情影响,在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表示,"央行、银保监会正在做技术上的评估,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是可能的。"对于存量资管业务整改过渡期会否延长,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表示,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问题,正在从实际出发,进行内部评估,尽快公布。 事实上,对资管新规延长过渡期,市场已经有充分预期。一位银行业资管人士对记者表示:"非标业务要求2020年底压降完成本身存在困难,因为大量非标里还包括政府信贷的项目、产业基金项目,产品期限较长,存量较多,难以在过渡期内完全压降。" 而监管对理财子公司的设立也持积极态度,正如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此前在公开场合所说,银保监会将进一步推进理财子公司设立,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在前期已批准16家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理财子公司数量,对风险管控能力较强、总资产及非保本理财业务达到一定规模的银行优先批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