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申 2008年,上海博物馆接受了一份丰厚的礼物:来自荷兰的倪汉克(HenkB.Nieuwenhuys)先生捐赠了他收藏的近百件中国外销瓷器。这批收藏生动展现了17世纪初以后涌入荷兰市场的中国外销青花瓷的盛况。2009年10月19日,由上海博物馆主办的为期两个月的"海帆留踪:荷兰倪汉克捐赠明清贸易瓷展"开幕。 这批捐赠品中至少四分之三属于康熙时期(1662—1722)的产品。此时的外销青花瓷包括家庭用瓷和装饰性用瓷,如茶具、咖啡具、橱柜陈设瓷以及各类餐具。装饰题材中流行中国仕女图和婴戏图,背景通常是花园、庭院或山水。树木花草和雉鸡等鸟类的搭配方式,都非常普遍。同时,龙、凤、麒麟等珍禽瑞兽因为被赋予了各种神力也受到偏爱。捐赠品中还包括几件酱色釉青花瓷器。例如,在一对葫芦瓶中,器体下半部两个球体上都用所谓的"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棕色"釉来装饰,其他部分则用青花描绘花卉纹。"巴达维亚棕色"在荷兰和东方世界都受到热烈推崇。这两个葫芦瓶制作精美,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中也有一件几乎完全一样的藏品。 尽管倪氏收藏的瓷器在造型和装饰上大部分都是中国式的,但也有一些西方定制的贸易瓷,其中包括两件油酷瓶。这种器物具有典型的西方风格,把两件器皿连接在一起,但又有各自的流口。在欧洲,这种造型的器物一般是玻璃器皿,毫无疑问中国制瓷工匠就是以玻璃器为原型制作的。此外,在一组五件的橱柜陈设瓷中,三个椭圆形罐具有中国传统样式,而另两个盖杯则模仿荷兰银器而制。 荷兰与中国瓷器 从17世纪早期开始,中国瓷器对于荷兰市场就有着特殊的吸引力。收藏这些异国瓷器并在室内展示成为当时的社会时尚。盘、碟之类的器物被显眼地陈设在木质墙板上方的壁架上,而碗、瓶则用来装饰橱柜的顶部。17世纪下半叶,开始流行单独腾出一个房间来陈列瓷器。从铜版画中可以看到有大量的瓷器不仅摆在壁炉的四周和炉台上,甚至还被放在壁炉的火膛内。在夏天用瓷器来掩饰空荡荡的壁炉在当时是一个很普遍的做法。当时,室内装饰的趋向受到皇室影响,因此设立瓷器陈列室的风尚自然也不例外。首先建立瓷器室的人是奥兰治皇室成员,他们的做法不久即为荷兰社会文化精英阶层所效仿。为了便于安全展示瓷器,一种特制的带玻璃门的陈列柜也开始出现了。尤其到18世纪,上述设施都已成为室内装饰不可或缺的要素。此次倪汉克先生就将一件精美的胡桃木瓷器柜与藏品一起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 18世纪晚期,荷兰对于中国外销瓷的热忱开始减退,但是一百年后又重新复苏。复苏的原因部分是由于人们对于17世纪荷兰作为世界强国的黄金时代的怀念。为了重建昔日的辉煌,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开始建立17世纪和18世纪的艺术收藏。那时为世所珍的东方陶瓷——特别是中国瓷器——自然就成为这类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1900年前后,专门收藏中国和日本瓷器的收藏家出现了,其中包括德鲁克-弗雷泽夫妇,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建立起令人印象深刻的17—18世纪中国外销瓷收藏。从1919年开始,这批收藏归入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1913年,海牙市立博物馆接受了一批中国外销瓷的遗赠,另外还有1000N兰盾(相当于人民币8,22Z?元),用于购买合适的陈列橱柜。当时海牙市立博物馆还没有东方瓷器收藏。今天,海牙市立sgewabr博物馆拥有荷兰四个最重要的亚洲瓷器收藏之一。 倪汉克家族的收藏 倪汉克的外祖父B·J·V·范·希斯(1873—1953)是20世纪早期荷兰瓷器收藏家之一。作为银行家和证券公司所有人,他有足够的资金来收藏中国瓷器和代尔夫特陶器。他曾数次去柏林、伦敦和巴黎公干,拜访各地的古董商,参加拍卖会,参观展览并收藏其中的展品。 倪氏家族档案中有许多范·希斯当年购买瓷器的单据。例如,1938年2月25日,他花了304英镑从伦敦艺术商H·R·汉考克那里买了12件17世纪的瓷器和康熙瓷。同年的5月18日,他又购买了价值高达500英镑的瓷器。这些瓷器包括"一对精美的三节葫芦瓶,上部蓝色垂饰图案中装饰白色花卉,颈部为花卉纹,葫芦下部则为酱色"。范·希斯花了32英镑购买这对"巴达维亚棕色"釉的葫芦瓶。 范·希斯还支付给著名的阿姆斯特丹古董商约瑟夫M·莫波格13000荷兰盾(相当于人民币87,5万元)来购买荷兰银行家W·F·范·霍伊克卢姆(1858--1937)的收藏。该收藏于1937年7月在伦敦苏富比被拍卖。范·霍伊克卢姆的中国瓷器收藏始于1900年前后,到1937年他去世时,已经有超过236件瓷器之多。从范·霍伊克卢姆的遗产中,范·希斯花了237荷兰盾(相当于人民币1.75万元)购买了一对香熏。这对香熏曾是1916年范·霍伊克卢姆以900荷兰盾的高价通过莫波格向米德尔堡家族购买的。这对极其罕见的康熙瓷器为仿铜器之作,最初是为亚洲市场(或许是中国本土市场)生产的,今天如果出售的话可以卖出数倍的价格,属于倪氏收藏中的顶尖作品。 1953年,范·希斯辞世,其收藏的大部分中国瓷器传给了女儿玛丽安-范·希斯(1911—1990)。她是H·W·克里斯托弗·尼乌文赫伊斯(1906—1991年)的妻子、倪汉克先生的母亲。这批藏品包括她父母收藏的外销青花瓷和五彩瓷器。克里斯托弗·尼乌文赫伊斯去世后,收藏的部分青花瓷留给了儿子倪汉克。受到外祖父和父亲这些精彩藏品的启发,倪汉克继续扩大收藏,并有了更多的青花瓷器,其中不仅包括已经提到的橱柜陈设瓷,还有精美的18世纪晚期、内底绘有东印度公司商船图案的盘子。盘的口沿和克拉克瓷一样分布有数个开光,间隔填绘鱼藻纹和婴戏图。 1991年,倪汉克从父亲手里继承了青花瓷。此前的十六年间,他一直在美国工作和生活。1990年他回到荷兰,买了一幢建于1885年的房子,天花板距离地面足足有四米,非常适合摆放一个传统法式风格的胡桃木柜子,用来安置他的中国外销青花瓷。倪汉克在房地产领域有自己的一份事业。他一心想要延续外祖父和父亲所建立起来的收藏传统,参加各种各样的拍卖会,多年来在欧洲认识了许多极为重要的中国外销瓷商人,最终将藏品的数量增加了40%。 几年前,倪汉克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卖掉了房子,开始考虑如何处理自己收藏的中国瓷器。他完全可以像他的外祖父和父亲一样,把自己收藏的瓷器传给下一代,但如今现代化的房屋和以前相比要小了许多,往往没有足够大的空间摆放一个大柜子。把收藏分割成几份当然也是可行的,但内心深处他还是觉得应该把三代人的收藏完整地集中放置在某个地方。将收藏捐赠给博物馆成为最可行的办法。决定捐赠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要让它们作为一个完全的整体展示给公众。然而,荷兰的博物馆已经拥有了许多中国外销瓷的藏品,要让它们全体亮相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就在那段时期,倪汉克参与赞助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欧洲19世纪绘画艺术博览会,来到了上海,并参观了上海博物馆。馆中展出的官窑瓷器让他印象非常深刻,但同时他也惊讶地发现上博的中国外销瓷数量居然很少。2008年1月,他第二次来到上海,与上海博物馆有关领导讨论是否有可能将他的收藏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双方都清楚地知道,在欧洲,官窑器极为罕见,而在中国则相当常见;相反,中国外销瓷在欧洲相当常见,而在中国本土却十分罕见。经过多次的会谈和讨论,2008~F6月双方终于签署捐赠协议。协议还约定2010年间,上海博物馆将会在海牙市立博物馆举办一个主题为"中国官窑瓷器"的展览,而倪汉克的故乡正是海牙。两个月后,倪汉克便将他的整个中国外销青花瓷器收藏品从荷兰运到了上海博物馆。如今,这些瓷器在远离原产国、受到中国瓷器爱好者数个世纪的精心呵护与热爱之后,重新在故土安家。在这里,它们成为了中、荷两国之间长期以来密切联系和文化交流传统的见证。这正是倪氏收藏的最好归宿。 (本文内容选自《海帆留踪——荷兰倪汉克捐赠明清贸易瓷》一书,上海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以荷兰学者泰特斯·艾伦斯(Titus M,Eliens)的《一份厚礼》一文为主体,并引用了倪汉克先生的《捐赠人的话》一文中的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