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如何取有效的微信昵称来强化你的弱联系


  昨天上午开会时,公司一位顾问和我提到刚接手一个老客户的职位,要帮中国区的汽车零配件厂找个厂长。我想起上次去同济大学MBA做讲座时,正好遇到过一位背景相似的同学,记得后来还发过简历给我,这小伙子给我的印象也不错。
  我清晰的记得他的名字和长像,还记得和他发过邮件,他也加过我的微信。我很想告诉他这个消息,目前这个机会不错,让他第一时间考虑这个机会,即使不成,也了解一下市场的行情。
  因为他在微信上不是用自己的名字或拼音而是用了个呢称,我有两千多个微信好友,怎么也在里面找不到他的名字了,我倒是微信好友都有标记,可我的微信里标记的"同济的MBA"就有60多个,"工厂厂长"也有40多个,在各类呢称中没翻出他来。再找邮件,我每天能收几百封邮件,我试着用他的拼音名找了一下,也搜不出他的邮件,而我要翻7月中旬的邮件起码也要翻个一会儿,实在没空。
  我找到他还是可以的,毕竟我记得他的公司和名字,他的简历既然发给了我,公司的数据库自然就会自动抓取进去。可这样他和其它没和我谋面的候选人就一样了。
  于是我只有让顾问在数据库里找这个人,但我知道,顾问从库里找时必然会遇到姓名重的,又会多花不少时间筛。这时顾问肯定已经把自己手头立刻找到的第一批候选人先推出去了,我也深为自己的这位朋友遗憾。
  每个猎头都会有这种烦恼,在你有好的候选人时,未必有现成的职位,有好的职位时,又未必找到好的候选人,即使曾经联系过。这是因为弱联系关系间如果没有维护就会轻易断裂。
  很多人都知道"弱联系(weak ties)"这个概念。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沟通互动的频率来看,可以简单划分为强联系和弱联系。
  弱联系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于1973年提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晚期,他在寻访麻省牛顿镇的居民如何找工作以反映社会网络的研究中发现,紧密的朋友反倒没有那些平时很少联系或不怎么熟悉的人更能够发挥作用。事实上,紧密的朋友基本帮不上忙,真正能介绍到工作的往往是陌生人。因为我们的强联系人基本和我们的信息源差不多,我们不知道,他们也不知道。而弱联系人的信息却不是我们熟悉的。所以弱联系则较能够在不同的群体间传递非重复性的讯息。
  格兰诺维特描述弱连接的论文《弱联系的力量》(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问世之后,被当年的《美国社会学评论》拒之门外而无人问津,直到多年之后才得到认可,之后还并被公认为现代社会学最有影响的论文之一。格兰诺维特指出,在传统社会,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构成了一种十分稳定的然而传播范围有限的社会认知,即"强联系" (Strong Ties)现象;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中还存在另外一类更为广泛亦更为肤浅的社会认知,例如一个被人无意间被人提到或者打开收音机偶然听到的一个人。他把这种关系定义为"弱联系"(Weak Ties)。
  强联系最可能产生于个人与核心家庭成员、挚友、工作搭档、事业合作伙伴和主要客户之间,表现为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较多的互动机会。
  与强联系相反,弱联系范围更为广泛。与同学、朋友、亲友、邻居之间都有可能产生,甚至曾经的强联系也会因为沟通、互动机会的减少而沦为弱联系,比如十年没见过的同班同学,主要是因为个人的时间、经验和沟通机会造成的。
  弱联系是指人们由于交流和接触产生、联系较弱的人际交往纽带,表现为:互动次数少、感情较弱、亲密程度低、互惠交换少而窄。弱联系在社会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不同社会集群之间传递信息的有效桥梁。
  在找工作,找生意合作伙伴,找机会……弱联系更重要。
  "强联系"的主体是人,加强的是人与人间的关系,而"弱联系"的主体则是信息,加强的是信息间的交流和传递。
  因为是弱联系,相互沟通相对较少,信息提供者对当事人的信息往往了解的并不是很全面,提供者对当事人只是有某种能力上的模糊印象,所以在提供信息的过程中,对当事人能力的评估是基于正向基础之上或者是"粗加工"。有时候该起作用时弱联系没直到作用那就等于没联系了。
  弱联系其实并不能称是社交,想想你在一次婚宴上见了一面加了好友的"朋友",会有什么社交?会立刻就成为你的人脉吗?
  要注意的是"弱联系"是可能会消散的,比如线上认识好友,加好友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你好,一个月没联系,下次看到他的头像,指不定忘记他的身份了。"弱联系"没有维护也会很容易消散和破碎,所以我们常有微信好友数千,但实际上很多人是"僵尸型""好友",现在还有公司专门收几元钱就帮你清理这种无用联系的,好似微信也出了个新功能将不联系的"好友"清除。
  即使是弱联系,想要发挥真正的作用,在建立关系后,还是要维系关系,拓展关系,和沉淀关系,把弱联系变成强"弱联系"。
  以微信为例,虽然不正式,但有时又很有效方便,微信作为一个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在用的工具,本来以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作为实线,把人与人串联起来,建立起一个熟人的"强联系"-——"朋友圈"本来就是朋友之间分享状态的,这种"强联系"可以方便的让用户知道自己的好友最近在干些什么,所以微信本来随便起名,交流也很放松随便。
  随着微信用户超八亿,几乎能联系上所有中国人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已经让微信不再只是强联系人之间的社交,而是更多的弱联系人之间信息的分享,职场上加个微信建立弱联系是个成本很低的好办法,大家都乐于使用。
  职场上的重要的"弱联系人"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一、弱联系人是职业的,而不是社会化的联系人,只有这样他们给你提供的信息才可能是与职业发展相关的。
  二、弱联系人的"联系链条"非常短,这意味着他们要么认识你,要么认识你的某一位熟人,一般来说,从消息提供到接收者之间,关系链不超过两层,一旦超过两层,信息的准确性就开始出现变化。
  既然重要,建立起这种"弱联系",就要根据这些特征进行维系、拓展甚至沉淀,这时微信的交流方式如果利用得当就能变成强化"弱联系"的平台。
  如何从一种只传播信息的弱联系方式变成真正有社会交往的强的"弱联系"呢?
  一、社交形象有一定辨识度。
  1、如果你在社交媒体上已经突破强联系了范围了,就要记得自己要被弱联系人记得住,找得到,否则基本没用。所以建议用真名,或稳定能反应你特征的呢称,且不要轻易改,头像也要与之相称,我建议是个人近照,如果用其它头像,也保持稳定水准,代表你的个人特征且让别人和你能迅速联系起来。
  2、最好有过其它渠道的沟通,如见过面,比如上次这位MBA的同学在讲座时就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面对面、电话、邮件、其它网络通讯,依次强度递减,但总好过只加过一个微信,只说过"你好"。
  3、有一定的背书。如果有共同的相关联系人,我指职业上信得过的联系人,不是指你楼下卖水果的或公司打扫卫生或毫无工作上相关性的人背书。
  背书人的背景要和自己的职业相关。
  每个接到猎头电话的人才都会发现,在机会不合适自己的时候,有经验的猎头一定会问,有没有朋友推荐,我很多候选人都是朋友再推荐的,这也是猎头最重视的渠道。这是弱联系人(候选人)把自己的强联系(同事朋友)推荐给弱联系(猎头)。
  这一段时间天津李文星找工作被招聘网站骗到传销组织,甚至不幸身亡的事让人才招聘工作的从业者心有济济。
  在现在信息混杂的世界,人才找工作被骗不少,猎头找人才被骗的就更多些了。所以我们更珍惜真实的信息。
  二、找到共性。
  想想我们怎么从传播信息到建立社交吧,除了血缘关系之外的社会关系的基础在于我们之间的共性上。共性让我们有很多话题,也会有共情理解找到共鸣。
  在现实生活中,社交共性少说可以找到:
  1,兴趣爱好:运动、明星、美丽、育儿、理财……
  2,相同经历:同学、老乡、老同事、旧情人……
  3,利益关系:客户,合作伙伴,上司,同事……
  4,目标一致:装修、减肥、考级、出国、求职……
  5,共同环境:同一城市,同一行业,同一小区……
  ……
  这样都会有一些共同的话题,都可以从弱联系变成强"弱联系"。
  比如说:A喜欢运动,B喜欢运动,他们之间有共性;A汽车行业猎头,B是金融行业的猎头,有共性;A是汽车行业的猎头,C在汽车行业的人才,有共性。
  但这种共性又会有很大差异,他们有共性,但联系性不强,如果想要建立社交,除了只有这种共性,还要发掘更多的共性,如果A是喜欢运动的汽车方面的猎头,C是喜欢运动的汽车行业的人才,他们喜欢的运动都是马拉松,他们约好了每周去训练,那就很不一样了。
  有些共性可以相交,例如,育儿既可为目标,也可为兴趣。社交高手永远能挖掘出与对方的共同点。我和我的工作伙伴frank性格非常不符,生气起来我经常会说,我们两除了都是human being没有一点相似的。但是即使我们这么不相似,实际上也可以合作这么多年,还是因为只要你想,总能找出很多共性的。再没有共性,也会有共同的社会热点,共同的气候特征(天气真热啊)可以搭搭话的。
  如果想和一个人建立起强的弱联系,不妨关注下对方的动态,比如,我写文章,大部分读者和我没见过面,但有过互动比没有互动的肯定强,经常互动的更是强得多,这样比较容易保持联系。也不必刻意。
  有些关注我公号的读者,经常会在后台写自己的读后感或文后留言,还有打赏,这些都是建立起不同联系的方式,如果互动多的必然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
  三、加强互动的效率及频率。
  "千聊"分享平台曾经推过个公式:社交关系强弱=互动效率*持续互动频率
  持续互动效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互动强度,持续互动频率可以理解成为一个社交周期内互动的次数。
  例如用在职场上,如果这段时间猎头(或者其它朋友)帮你推荐了一个职位,你们面谈电话,交流很愉快,这段时间你们互动频繁,有共同的目标,互动强度较高,频率也高。你们的联系就较强。
  如果职业结束了,双方没有什么共同的目标了,也没有共同的话题,互相不提供对方有价值的信息,互动效率就会变低,即使天天互相在生活上点赞,只做旁观者,关系也很难很强。好像我们很多以前的同学,在学校里关系很好,但生活环境完全不一样后,会觉得话题变少,如果找不到共同的话题,就很难建立起新的共同点,互动效率就不高。
  如果职位结束了,你们双方有共同有兴趣的信息交流,但太忙,如果一年仅在节假日问候,频繁变低,连朋友圈点赞也很少,频率变低,就会陌生下来。时间一久就会成为弱的"弱联系",下次再有机会,对方也不会第一时间想到你。
  所以如果想加强联系,一定不能在一段时间甚至一次交往后放任不管,人与人之间总是越不联系共同点就越少,交流越少越生疏的。有互动的效率及频率才会变成真正的社交。
  弱联系无疑会给我们的工作职业生活提供极大价值,如果想用好弱联系,不是放任不管,而是需要维护,当弱的"弱联系",成为强的"弱联系",信息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如果有能力将弱联系转化成强联系,就能真正成为你的人脉,发挥更大的威力。当你那些说过"保持联系"的弱联系很久没联系时,你要想想怎么激活,千万不要让对方连在一堆微信呢称里找你都找不到哦。
网站目录投稿:天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