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新的一年,又到了下新年决心的时候了。 甚至连美国政府也来凑热闹,他们提供了一张最流行的新年决心清单,并给出了如何实现决心的指南。研究网站Statistic Brain的数据显示,约有45%的美国人会经常下新年决心,其中最流行的莫过于"瘦身"和"变得更有条理"。 所以,借着新年的气氛,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个决心,如果你能下定决心去坚持执行,那你就会变得更快乐,更强大,并能帮助你身边的人挖掘出全部潜力。这个决心就是:不要轻易下评判,尤其是对人而言,同时也可以用于任何事物。 少做评判让你更快乐 就如《卫报》撰稿人芭芭拉•奥布莱恩所写的那样:"有句源自六世纪的中国古语说得好:‘违顺相争,是为心病’(即不断比较现在的情况和期待的情况,会让人们逐渐心生不满。出自禅宗法典《信心铭》——译注)。" 我发现,在巴塞罗那高管项目的闭幕晚宴上不做出评判,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保持好奇心,会让自己快乐得多。我在当天早些时候的演讲中提到,不要妄下评判。不过当时间接近晚上10点,我们还没有得到任何食物,甚至连葡萄酒和啤酒的开瓶器都没有时,我就开始大声批评餐厅了。一名来自空中客车公司的高管桌友指出,我白天说的话和晚上的行为可不一致。 他说对了。所以,遵照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的建议——保持好奇心,不妄下断语,我们决定暂时不要下结论,而是分头查看了楼下的餐厅(我们在包间里),了解餐厅的顾客、商业模式,搞清楚我们为何没有受到招待,等等。随后,我们带着自己的所见回到桌边。由于抱有好奇心,比起无力地抱怨服务态度,我们的情绪要好得多。 少做评判给你力量 工作中充满了相互依赖的关系——我们需要其他人的合作来完成我们的工作并在职场中前进。但有时我们不一定喜欢或尊敬这些人。Caesar公司首席执行官加里•勒夫曼时常在我执教的斯坦福大学课堂上阐述组织内的权力之道:当你逐渐升到高位,有时就不能让个人情感干涉重要的关系——这些关系必须维持。 如果你觉得对方就是负面形容词的集合体,维持这段关系就会更加困难。一旦你意识到某些人对你的工作和成功至关重要,你就得忘记自己对他们的好恶感,把个人判断放到一边。你的观点可能会阻碍你与他们建立高效率的工作关系。 不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评判的世界中。我们时常会不由自主地迅速做出评判。然而,社会关系研究人员琳达•布鲁姆和查理•布鲁姆最近发现,做出过多评判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他们指出,一旦我们对其他人做出了评价,就很难从其他角度看待那个人,即便我们得到了关于他的新信息。 此外,我们对其他人持有的负面评价,会让他们对我们敬而远之,因为几乎没有人有如此优秀的演技来隐藏自己的感情。人们不太可能喜欢那些对自己持有或表现出否定观点的人。所以,如果你想增强实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就一定要少做评判。 评判和个人发展 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卡罗尔•徳韦克基于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本名为《思维方式》的书,其中总结了影响人们接近他人、评估自己的两种不同方式,她和同事将其称作"目标取向"。其中一种目标取向是学习和成长心态,它会让人们变得更有能力,更喜爱挑战。另外一种是评估或评判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人们"会寻求对他们能力的正面评价,或避免负面评价"。它会让人们逃避挑战和风险,而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失败。 徳韦克在研究中不断发现,人们往往基于他们听到的言论而采用不同的目标取向,而且这些心态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她还发现,不同的目标取向对个人发展、学习和成长有截然不同的影响。拥有评估或评判心态的人,如果打高尔夫球并得到了很差的分数,就会觉得自己水平不够,并避免再次接触这项运动。而拥有学习或成长心态的人如果得到了同样的分数,就会认为他们目前还不精通这项运动,所以应该多加练习,或许要请个教练。在第二种情况下,初学者有机会提高水平,甚至成为大师级选手。而在第一种情况下,初学者就不会有这种机会了,因为他们会转而去做那些他们已经很擅长的运动。 评判的自发性 不幸的是,少做评判是一项很难保持的决心。已故的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纳里尼•埃姆巴蒂在一份与其他人合著的研究报告中反复证明:人们会在见面的10秒内对其他人做出评判。此外,她和哈佛大学心理系的同事罗伯特•罗森塔尔发现,通过短暂行为观察形成的印象往往非常准确。 这些发现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就像践行佛教或其它宗教的教义一样。本文所述的许多道理都难以执行,这就是为何保持警醒、不断实践如此重要。但少做评判,或至少不要那么频繁地表现出你的评判结论,带来的回报将十分可观。这样做是非常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