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很多的官职,我们现在其实是不太能理解的,毕竟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当时已经是差别很大的了,各种习惯用语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明清时期有一个"封疆大吏",其中的"吏"字让很多人感到有些奇怪,这个字出现的时候一般指的就是一些"小官",然而在这里却是"大吏",究竟能有多大?封疆大吏为什么不叫封疆大官呢? 封疆大吏又叫封疆大臣,本来就是个雅称叫大官太恶俗,这里的吏是指地方官,不是指没有品级的官员或吏卒。吏,治人者也。——《说文》吏所以治民也。——《汉书·惠帝纪》吏者,民之所悬命也。——《管子·朋法》,封疆大吏就是指地方上的大官中央的大官是不会被称大吏的。 吏一般是指在政府部门处理具体事务的人员,一般是没考上进士的读书人,一般道德情操地下 被考上科举的看不起。从隋唐开始至宋至明至清,儒生官员地位逐渐下降,刀笔吏逐渐受重用,二者界限越来越模糊。封疆大吏说到底也是皇帝管理地方事务的大管家,地位不如以前高。封疆大吏一说主要在清代提出,在清代官员都是奴才,所以用吏能体现皇权对于这些人既重用但有鄙夷的心理。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整个国家机构的治理体系也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继承前代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结合本朝代的特征,制定了符合当时时代特点的管理体系。而在一般的影视剧或者小说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封疆大吏"这一名词,常常让无数做官人士前赴后继。 "封疆"二字起源于周代的"分封制",本意是指"王"将本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域甚至自治区域,例如诸侯国。我们经常的说的"封建"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也就是说在早期的商周时期,天子给予臣属很大的权力,也就是各诸侯国的统治者有着很大的权力。但是,"封疆大吏"的名词,却这一含义却大相径庭,这个词的重点在于"吏",说白了,也就是个替皇帝打工的命,虽然镇守一方,但受中央管辖,受中央调遣,并没有分封制时期那些诸侯国的权力,却承担着更大的责任与义务,不得不说是管理体系的一次飞跃。 那么所谓的"封疆大吏"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神秘面纱,引起无数人的好奇与向往。唐宋时期的节度使、刺史、转运使等官职,都有着主管地方事务,甚至于可以制霸一方的地位的权力,与我们说的"大吏"有着很高的符合性,但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封疆大吏",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明清时期,因为这一时期的地方管理特色,相比于前代的这些地方官们,权力更为精细与重大,决定一方命运,也就十分符合了"封疆大吏"这个名词。 明清两代的按察使、布政使、都指挥使、巡抚、总督经常会被称为"疆臣"、"疆吏",这些官职基本都由皇帝亲自任命,总揽一省或者数省军政大权,成为镇抚一方的要员。这些官员,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一省的省长或者是某个地区的军方司令,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这些大吏们可以一手遮天,对着自己的统治区域有绝对的控制权。当然,这一时期的"封疆大吏",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并未达到我们后世提到的"封疆大吏"的那种程度。明朝时期一个典型的代表就是直浙总督胡宗宪,掌管一方的军政事务,可以说是明代的官员的一个典型的代表。 清代真正的封疆大吏,应该从曾国藩开始算起,他是第一个汉人的"两江总督",而且拥有自己创建的、足以对抗朝廷的"湘军",算是真正意义上掌握"军政大权"的"官吏"了。也就是说清朝后期,有着许多我们能够耳熟能详的封疆大吏,李鸿章、林则徐、左宗棠等等,都是这一时期地方势力的典型代表。这些官员可以说对整个国家的实力有着很重要的决定力,尤其是直隶、浙江、两江地区的总督,对整个国家的命运走向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这些"封疆大吏"对整个国家来说可都是重中之重,坐到这个位置的人,也必然是皇帝绝对信任之人,当然也有着自己的杰出能力的表现。 明清时期的这些"封疆大吏",对这个国家的发展走向起到了一定的决定力,在明清动荡的社会背景之下,这些官员为稳定一方政治与势力,有着自己的一套通知手段。当然,这些封疆大吏经常还会挂有六部尚书的头衔,也就是说每一位镇守一方的大吏,可都是货真价实的一品大员或者二品高官,这在古代升职困难的情况下,这些封疆大吏的地位尤其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