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兴趣爱好特别广泛但是无一特长的人。 然而,我很少有那种"鼹鼠的悲哀"的悲哀,我说很少,是因为偶尔有过,呵呵呵…… 书上说:"鼹鼠是一种能飞不能上屋,能爬不能上树,能游不能过涧,能挖洞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的小动物。"所以说鼹鼠五技而穷,启示人们:宁要一样精,不要百事通。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说:"广泛博览,而一无所长的人,其实也是一种废物。"我认为,这个理论肯定不是冲着如我这等草芥小民说的。因为草民自有草民的价值。 ——请理解我的自我解嘲吧!我是不甘心承认自己是个"废物"啊。如此,我就可以骄傲地为自己所谓的"广泛博览"而沾沾自喜了。 别笑,我俗!别笑我,俗!哈哈哈…… 画 画 我天生爱好绘画。小学课本《神笔马良》里有我童年的影子"他到山上去打柴,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天上的鸟。他到河边割草,用草根在河滩上画水中的鱼。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王冕学画》里有我的记忆"王冕用平时省下来的钱买了画笔和颜料,又找来一些纸,照着湖里的荷花画。开始画得不像,可是他不灰心,天天画。后来,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每次讲到这些课文,都会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旧时感伤。 如今我半辈子过去了,可谓大势已去,我的画仍旧停留在简笔画水平上。还别说,我的这点"三脚猫"功夫,在我生活的小圈圈里也算的一项技艺,让我平添了几分自信。 我们学校围墙的运动造型图像都是由我参考图片设计勾勒的。校办幼儿园的连环画专栏、门窗贴图也有我的参与策划。学校迎接检查时,阅览室、实验室、体育器材室、音乐舞蹈室等各个功能室的板报,都会交给我来设计绘画书写。图书室那块一米高,两米宽的水彩大扇面,也是我得意的佳作。手工美术室画架上常年展示的是我创作的简笔画作品。 我给我的学生批作业,一贯的奖励就是简笔画,最平常的是小猫小狗小猪,苹果香蕉西瓜一类的。我给表现好的孩子的奖赏是允许他们随便指定个什么,我就画给他们什么。孩子们歪着小脑袋想出什么"喜羊羊""美羊羊""铠甲勇士" "威猛奥特曼" "豁牙露齿的樱桃炸弹"还要带"连体双响炮"的……比那个红对勾、一百分有意思多了。 我还精心为小侄女,小外甥制作过几张用油画棒和彩色即时贴组合的画匾。俏皮的卡通人物造型,配上他们的出生季节场景,嵌上他们的名字、生肖、年份,利用收集来的废弃营业执照边框,平平整整装裱起来,当做生日礼物送给他们。我这个做大姑、大姨的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说起来,孩子们跟我的关系更是亲近了许多。最值得欣慰的是,我的儿子从小受我的熏陶,如今以美术专业特长考取了一所艺术院校学习艺术设计专业。 我自己珍藏着一沓用4开美术纸制作的图画,那是我平时自娱自乐的涂鸦。其中,我最心仪的是那副蝶恋花,画面主题是两株交错生长的蒲公英,一高一低两朵重瓣的蒲公英花儿正开到极致,其中一朵上落着一只花蝴蝶,正合翅驻足,尽情陶醉。搭配着几个花骨朵和几朵含苞欲放的花儿,掩映错落,烘云托月。另外我还有意设计了两个成熟的蒲公英绒球。画面上部三分之一的留白处,从右上角翩翩飞来两只白蝴蝶。整个画面看起来疏密有致,清新淡雅,妩媚自然,韵味十足。 我给这幅图取名《生命之约》,意境取材于席慕容的《莲的心事》 "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我/风霜还不曾来侵蚀/秋雨也未滴落/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我已亭亭/不忧/也不惧……无缘的你啊/不是来得太早/就是/太迟。"还有一副,是我自己比较满意的水仙图,我给它取名叫《水仙玉玲珑》,我很想画出水仙花的脱俗飘逸,典雅端庄。虽说是简笔画,我同样追求着那种"一帘风雨王维画,四壁云山杜甫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艺术境界。 听 戏 农历十月十五赵庄村过庙会。每年都要唱一集的大戏。这些天里,我都是一放学就跑向戏园子,往往还能赶上半场,过过戏瘾。学校和戏园子隔着两道街,有时候风向对头,鼓点唱腔传到教室,听得真真切切,撩拨的我心里热辣辣的痒,恨不得请假看戏去。 最难忘的是我上师范进修学校时,我们宿舍八个女生 ,闲暇时大家玩才艺展示,我的保留节目就是学唱戏。毕业联欢晚会上,我唱了一段"花木兰羞答答……"虽然我当时紧张地要比那花木兰更加羞答答,现在想来也算一个美好的回忆吧。至今,我的戏曲还停步在"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的层面,也就这样了。 前些年,我们一家三口守在家里,那台电视机平时随他们选择频道,星期日晚上八点到十点归我,习惯成自然,因为我是河南卫视《梨园春》的忠实戏迷,至今亦然。尤其是近期中央台戏曲主持人白燕升老师的加入,更是为《梨园春》平添了更多精彩看点。闲暇时间我锁定的电视节目也是戏曲频道,那些经典戏曲唱段我都耳熟能详。梅兰芳那一声" 海岛冰轮初转腾"让我如痴如醉。那一声"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唱活了女英雄"一剑能挑千万兵""壮志凌云"的气概。我还喜欢听李世济先生唱的《锁麟囊》,程派唱腔那种刚柔相济、柔中有刚、若断若续,沉郁凝重的韵味,真是别具一种伟大的震撼力。"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我只道铁富贵一生注定,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尘。"……让人回味无穷。还有河北梆子《蝴蝶杯》《武家坡》……评剧《刘巧儿》、《杨三姐告状》……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 ……都是我小时候就熟悉的曲目。秀外慧中德艺双馨的彭惠蘅老师是我的心中偶像。 《花为媒 》是我最珍爱的曲目之一,无论唱腔还是唱词,简直完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记得前年,学校刚安上电脑,小同事帮我申请QQ时,让我给自己取个网名,我不假思索随口就来了个"花为媒"。 在嘈杂的尘世下陷浮沉,打开音响,仙乐弥漫,丝竹绕梁,顿时切切实实体味到《老残游记》里那种"明湖湖边美人绝调"的愉悦,真是"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恍惚间竟独得一份遁入深山净土 之妙境,不亦快哉! 总之,我喜欢听戏,似乎是源于一种与生俱来的某种需要,欲罢而不能。 读 书 我从小喜欢读书。也许是中年以后的人更加容易怀旧。我感觉越来越怀念小时候看小人书的时光了。守着煤油灯,如饥似渴地捧着心爱的小人书,一本接一本,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我读名著的兴趣就是从看小人书起步的。像《红楼梦》、《水浒传》、《聊斋志异》等都是成套的;还有什么 《巴黎圣母院》、《红与黑》、《哈姆雷特》等等;当然读的最多的还是那些源远流长的 《民间故事》。那些小人书,手巴掌大小,人物场景工笔细描,故事情节简短精悍,叫人爱不释手。 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可是爱读书的孩子却不多见,他们对那些装帧精美的图书不屑一顾,而乐此不疲地沉迷于网络游戏,白白浪费大好时光。一想到这些,我都替现在的孩子感到惋惜,甚至是悲哀。 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俯首皆是。我欣赏的不是"读书吧,善读之可以医愚!"这类标语口号般的呼吁,也不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具有浓郁自我标榜意味的言辞,因为诗文本身就是文人编的嘛。最合我心意的是冯梦龙《醒世恒言》里,第三十三卷《十五贯戏言成巧祸》那段开场白:"聪明伶俐自天生,懵懂痴呆未必真。时因酒色亡家国,几见诗书误好人!",读来似乎更有几分理性。 苏轼说"人生识字忧患始",这是读书人的无奈,但是又何尝不能看做读书人的窃喜呢?知忧患,方能知安乐呀!读书本身应该是一个渐修顿悟的过程。如果一个人饱读诗书,最后竟然生出狂妄之心来,那就算不得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不读书的人更加难以做到气定神闲。 当然我也看到,读书人的纠结是致命的。清代短命才子黄景仁一首《杂感》道尽了落魄文人的凄凉:"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招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难成,春鸟秋虫自作声 。"——"百无一用是书生"啊!曹雪芹在"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境遇下,呕心沥胆哭成一部《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见,和世间一切嗜瘾成性的事物一样,书痴也是具有悲剧性的。篡改一句小杜的唐诗或许可以表达一下我的感受"多情无情都是情,唯觉书前笑不成。" 我读书读的很用功。我自认不是一个懒人。我说这话绝对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去年春节,我儿子和他的高中同学聚会,我听见我儿子悄悄跟他同学夸她的老妈:"我妈特爱学习,我要是赶上她一半,成绩也不至于这么差。"我都不知道该气还是该乐。这破孩子啥都知道,就是贪玩。真欠揍!呵呵呵…… 我的专科学的是中文教育,16门科目,我一次都没补考过,在同班六十二名学生中可算得佼佼者。我的本科是参加的汉语言文学全国自考,二零一一年六月份刚毕业。不过,这次没那么幸运,好几门科目是经过补考才通过的,我一直考了六年。我真的读得很辛苦,六年里,我很少睡过几晚安稳觉。因为白天要上班,还有家务。我常常是吃过晚饭就先去睡觉,然后有意识的到子夜时分夜深人静的时候爬起来读书学习,学到凌晨四五点钟,再迷瞪一觉。一路就是那样过来的。和我一起报名的几位同事,都半途而废,最后只有我坚持了下来。就这一点,我心里很自豪。 最难忘的是二零零六年我家盖房子那年,忙的我真想放弃。那次,我风尘仆仆赶往石家庄考试,慌里慌张只带了准考证,竟忘了带身份证,监考老师不让进考场。后来,可能是我这一脸的憔悴打动了考点主任,人家破例让我参加了考试。要不说世上还是好人多呢。 人们常常用"博览群书 ""学富五车""读书破万卷"来形容知识面的广泛。几年前,我读过《基督山伯爵》,书中有一段法利亚神甫的话涉及到读书的话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法利亚神甫——爱德蒙的恩师,一位具有超凡才能却被人视作疯子的智慧老人,大仲马用浪漫主义艺术手法塑造的一个饱经沧桑的悲情人物。法利亚神甫说:"在我罗马的书房里,将近5000本书。但把他们读过许多遍以后,我发觉,一个人只要有150本精选过的书,就如同掌握了人类的一切知识,至少是够用的了,或者该知道的都知道了。"……细细玩味,意蕴深长,值得借鉴。 写 作 很久以前,我有记随笔的习惯,当然我写不出什么高深的理论,所记的不过就是些一己悲欢的向隅独语, 排遣一下现实生活中无处释放的积郁和激情,自娱自乐罢了,心里没有读者。就像钟嵘在 《诗品序》中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秋冬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无非如此而已。 说起来,我最得意的文章是几年前代人写的一份三千字的检查。那篇检查至今提起来还被我们学校老师津津乐道。 那是一次乡镇统考排名次,我多年的老同事贾老师,排到了后三名里面。按规定要上交一份书面检查,要求什么反思要诚恳,态度要端正,字数不得少于三千字。眼瞅着教导主任一个劲儿的催着要,贾老师铺开纸,写了揉,揉了写,三天也整不出半张纸字来。教导主任说,书面检查再不交上去,中心校长要亲自"接见",明摆着要给人难堪。贾老师是我很敬重的前辈老师。我实在看不下去他为难的样子,就偷偷告诉贾老师,我帮他写,应付应付。贾老师那个班子我很了解,觉得下笔有言。我以贾老师的口气,摆事实讲道理引客观论主观,把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渊源讲的是天花乱坠。我写这个班级因为种种原因,四年换了七个老师,基础没有打好;我写学习上不去,纪律不好是首要原因;我写纪律搞不好,学习态度不能端正,学习成绩就会落后;我写我上课如何努力调控课堂氛围,寓教于乐;我写我如何殚精竭虑辅导差生 ,鼓励上游,帮扶中游;我写我的循循善诱没有白费,体现在哪些方面……总之,我写的意思是,这次考试落后的原因完全不是我的失误,希望领导假以时日,以观后效。哈哈哈…… 写好后,贾老师还没来得及誊写,就被教导主任催着交到中心校了,贾老师对我是连连感谢。 后来,教导主任开会回来,对那篇检查大加赞赏,说是受到了中心校领导的肯定,不足之处就是客观条件强调太多,不过也算情有可原,反思态度还是比较诚恳的。其他学校落后老师的检查都写的太过简短,没能应付得了,受到了中心校领导的指名批评。想来挺有意思的。从此,每次统考,我们学校老师总是跟我开玩笑说:我们不怕考倒数,到时候你可得帮我们写检查呀。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太多的文化,用不着我再来添加点什么。但是,因了对文字的热爱,我还是喜欢写下一些自己人生中平凡普通的境遇和感触,与亲爱的朋友们分享。就像这篇文字一样。 别笑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