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二年,发生了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靖康之变,这一历史事件,是宋朝皇室历史上最屈辱的一段事件。 在这一年,金军南下,取得了东京大战的胜利,随后大军南下,势如破竹般将宋朝的都城汴京攻破,宋朝的两位帝王宋徽宗和宋钦宗尽皆被金军俘虏。除了二帝之外,还有各宗室、大臣、后宫嫔妃等被金军劫掠北上。除此之外,宋朝的政治中心汴京积累了几百年的财富,因为这一次金军的入侵被掏了个空。 金军俘虏二帝,代表着宋朝的灭亡。后世人对于宋朝的这段历史,大致印象应该都是北宋灭亡之后,宋高宗登基,建立南宋。但实际上,在北宋和南宋之间,还存在有一个政权,虽然这个政权看上去极为可笑,不过他确实存在过。这一个可笑中又带着极深的耻辱性的政权,就与本文的主人公张邦昌有关。 金兵攻陷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及皇族470多人,及文武百官2000多人北归。在北归之前,金朝统治者册立张邦昌为帝,建国大楚。 "太宰张邦昌,天毓疏通,神姿睿哲,处位着忠良之誉,居家闻孝友之名,实天命之有归,乃人情之所傒,择其贤者,非子而谁?是用册命尔为皇帝,国号大楚,都于金陵。自黄河以外,除西夏封圻,疆场仍旧。世辅王室,永作藩臣。 "以上这段文字,是金人册立张邦昌为帝的册文,从最后一句"世辅王室,永作藩臣"就可以看出张邦昌和张邦昌的王朝的作用,实际上就是一个被金人控制的傀儡政权,其作用大概是在金人北归之后,代替他们管理宋人和国土。 张邦昌的继位,完全是金人的一手策划,张邦昌在其中毫无自主的权利,无论他想当还是不想当皇帝,一切都由金人决定。 对于张邦昌的继位为帝,现今存在有两种说法,一个是传统说法,一是现今一些学者提出的观点。 传统的说法,说的是在金军围攻汴京的时候,张邦昌就已经有了投降金朝的倾向。金军攻破汴京之后,选择傀儡皇帝,一下子就看中了张邦昌。而张邦昌对于凭空掉下的皇帝之位,也是兴奋异常。但是考虑到自己继位的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强行按捺住心底的喜意,表现谦虚。 金人还在的时候,张邦昌严格听从金人调遣,为其寻找宋朝宗室大臣,为其搜罗金银财宝。等金人离开之后,张邦昌就开始作威作福,他大肆分封,支持他的朝臣都获得了高位。时雍为权知枢密院事领尚书省,吴拜为权同知枢密院事,莫俦为权签书枢密院事,吕好问为权领门下省,徐秉哲为权领中书省。 据传二帝被押解离开的时候,张邦昌表面上痛哭流涕,表现悲痛,但私底下去见二帝时却衣着光鲜,得意洋洋。 今人研究表明,张邦昌的继位完全是由金人逼迫的。当时金人封其为帝,张邦昌严词拒绝,还拒绝举行登基仪式,直到金人威胁他说,若他不继位登基,那么久将文武百官尽皆杀个干净,张邦昌才无可奈何的登基为帝。 而他继位为帝之后,也不已皇帝身份自居,待人谦虚,不称"朕"而只错你我。《三朝北盟会编》:"当被告知将成为皇帝候选人时,张邦昌是明确反对并坚决拒绝的。是粘罕和斡离不慌称只是让他当宰相,辅佐宋朝太子治理国家,他才勉强进入汴梁城中。而其最终也是由于京城父老乡亲的苦苦哀求,才勉强成为理论上的"皇帝"的。" 金人离开之前,张邦昌提议"不毁赵氏陵庙,罢括金银,存留楼橹,借东都三年,乞班师,降号称帝,借金银犒赏"此七项提议,为赵宋王朝的复辟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当宋高宗登基之后,张邦昌几乎是第一时间,前去臣服,甘为人臣。 历史人物,往往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性。在判断一个人是好是坏,又或者其他之时,不应过于片面,而要长远思考,争取剖析历史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