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卢悦 (接昨日《夏洛特烦恼:除了做loser,我们就没有别的出路了?》) 2应对方式 没有油的车,是开不远的。同理,长期的精神贫瘠,会产生四种恶性循环: 第一种:发展一种才能,并靠这个才能活下去,比如音乐,而一旦他江郎才尽,或者成功到一定程度,就会暴露出自己的内在的成色。所以很多凤凰男在功成名就后,就开始出各种问题,要么是事业忽然有了波折,要么就在婚姻里整出各种问题,因为他的成功是一种"病理性成功"。 这种人往往会在成功拥有物质资源以后,开始寻求心理咨询,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愈的方式,因为他们需要先满足物质的充足,然后才能开始喂饱自己的心理需求:比如他们发现自己只会赚钱,不会享受生活。原来自己不是机器人,还是想拥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人的。过去他们过度追求物质的满足,忽略了自己的心理需要,现在他就要面对这样的困境:眼前的伴侣或者生活方式根本没有他想要的温暖和心动。于是他就要打破自己苦心建立的世界…… 第二种,假装自己拥有一种才能,就像夏洛现实中那样:本来他没有什么才华,他只是因为穿越而可以开外挂,这几乎就是考试作弊的方式,他的成功是建立在偷窃其他真正有才华的人的精神财富基础上的。一旦真的周杰伦出现的时候,他能做的,就是冲上去打人,也就是他除了偷盗,这些年来毫无成长。 很多LOSER就是生活在一种"假自体"的状态下,他们过度夸大了自己的才能,生活在光环下,但其实却难堪重负,这时候,他们能做什么?继续新一轮醉生梦死,然后在宿醉酒醒以后,发现生活是如此的空虚,因为他一直都过着一种戏子的生活,他只有不断地狂欢,才能忘记自己是如此的虚弱和丑陋。 最终能让他们解脱的,就是丑闻、身体的衰败,因为他的真实的自我会日益痛恨自己的假面具,又害怕暴露出真实,最终他们只能用死亡——事业的死亡、生活的死亡和肉体的死亡来刹车,获得解脱。 第三种:找一个可以照顾他的妈,像婴儿一样依恋她。有的人如果太善于做孩子,往往他们就会找一个女汉子累死累活地养活他,或者让有钱有势的父母供养他,他们一生最大的能力就是抓住一个宿主,一直吸她(他)的血,让伴侣或者家人替他承担成人的部分。 他最大的能力就是卖萌,引发他人的母性。 很多女人本来很独立,可是进入婚姻以后,就辞掉工作,和社会隔离开,甚至会厌倦和生人接触,进入到严重的退行状态,她们的一生的努力,也是要紧紧抓住一个男人,让他成为自己的外壳,而自己则成为一种软体动物。 第四种:我做到了一切社会要求我做的,为什么还是不幸福? 夏洛的班级里有三种人:一种是全班都认为的LOSER,以夏洛何大傻为代表;另一种是老师的好孩子——校花秋雅和三好生袁华,但最后袁华和秋雅的下场是什么呢?他们有自己的灵魂吗?除了按照老师家长的流水线成为"社会精英",他们还拥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吗?第三种就是以大龅牙为代表的路人派,他们就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的类型。 我在咨询室里听到最多的就是那些所谓的社会精英,他们会和夏洛梦中一样,在混到最后,忽然发现自己的生命毫无意义,因为他们都是按照指定的标准活着——有车有房有钱有名,可以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SO WHAT? 在咨询室中,他说,我他妈的过了大半辈子,除了钱,什么都没有。可是有了钱,什么都可以买得到,可是买不了我可以笑一次,为什么现在我开心一下就这么难呢? 在咨询室中,她说,我不知道除了为了孩子活着,为了老公活着,我到底是谁? 一种人拥有自我,却备受践踏;一种人没有自我,就是植物一样生活;一种人努力成为某种人,但成为以后,忽然发现自己没了。 他们加起来,可以统称为LOSER。 中国的赢家在哪里?为什么我们在电影中找不到信仰? 那么中国难道没有赢家吗? 根据2015年胡润百富榜,过去一年中国大陆诞生了242位亿万富豪(指财富超过1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70%。这使得中国亿万富豪总数达到596位,超过美国的537位。投行瑞信发表的最新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富裕国家,仅次于美国,其中以中产阶级人数计,中国为全球之冠,达1.09亿名。 在财富上,无论是资产阶级层面还是中产阶级层面,中国都已经形成了想当的规模。 可是为什么无论是《捉妖记》、《港囧》还是《夏洛特烦恼》这三部中国票房最高的电影,都没有出现过一个正面的成功者的形象?而且纵观这些年,我们能回忆起一个可以算是正面的,我们想要效仿的电影中的人物吗?(除好莱坞大片以外) 为什么中国已经拥有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多的中产阶级以及资产阶级,但电影院里却播放着各种黑化他们的生活的电影? 这些成功的有钱人,他们对这个社会文化的影响是什么呢? 在美国,有所谓的"美国梦",是属于中产阶级的文化输出,它是整个社会的主旋律,它告诉大家,只要你勤奋努力,追求自我的价值,就会拥有美好的生活。有钱人的价值观主导着这个世界。 在过去的古老的中国,中产阶级的文化是:如果你能通过皇家的科举,你就有可能改变你的社会阶层属性。那时中国的主流阶层是知识分子。 任何一个社会,中产阶级之梦都是代表着一种更好的生活的希望:社会低阶层,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上升为上流阶层的。当这种梦是真实的而且是可以用很小成本实现,而且是有饱满的生命力的时候,这个社会也是充满朝气的,健康的。 这就好有一比:人一生中最健康的时候就是青春时,那时你不用减肥,就可以拥有美好的身材,因为那时你的新陈代谢是快速的。而我们开始年纪大的时候,新陈代谢变慢,才需要人为的控制体重。 社会也是如此。当人便秘的时候,就开始生病,而当社会也开始便秘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开始充满了毒素。 这么说来,文革对中国来说就是一场"疟疾",下层阶级取代一切上层阶级,越是穷、越是年纪轻,就越是要打倒上层阶级,而非认同和加入上流阶层,于是中国被迫排出了很多有价值和健康的元素。想象一下连续疟疾几个月的人是什么样吧——形销骨立。而在中国,自从解放以后到文革,这些上吐下泻的自伤筋骨的运动,让中国的文化元气大伤。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开始重归中国,中国人恶补这些文化价值观,认同了美国梦的文化——90年代的下海潮,也就是俞敏洪、王石、潘石屹为代表的一批人,相比之下,他们的精神气质更符合"美国梦"一些,总的来说,他们和当年的乔布斯、比尔盖茨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那就是个人主义的梦想,想要用个人努力来实现社会阶层的转变。 但在10年代的前半期,更多的青年人对"公务员考试"更感兴趣,虽然都是"官方考试"但成为公务员并不像古代中国文人一样,如果你成为秀才和举人,那么你就拥有了"功名",也就是说你可以有了一种社会地位,任何官员都会对你有更优待的行为,平民要跪,你就可以被赐座。 而在中国成为公务员更多的是一种安全的需要,而非梦想的需要——铁饭碗。 哪个时代的人们对安全感的需要成为第一位的需要,就说明这个时代已经贫瘠到无法孕育梦想了。或者说外面的世界已经太危险了,或者说这个社会的规则已经失去了公平性。 一切都应该从"我爸是李刚"开始。这句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警句宣告了衙内时代的到来。现在站在社会资源的金字塔顶端的是另一个衙内——王思聪。韩寒?已经过气了,他身上的最后一丝"梦想"的"个人主义"气质已经过时了。 王思聪的任何言论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特别之处只是因为他是他爸的儿子。因为他是首富的儿子,所以那么多女人都自称是他"媳妇"。 衙内时代的一个最大的特质就是社会公平的消失。 男人失去了事业的公平,你是否可以晋级为社会上层,过去只要你有胆量,你就有机会,现在你发现,那些身后更有背景的,可以任意开挂。 女人也失去了足够的耐心——没有必要等待潜力股,直接空降在那些成熟男人的身边,反正身边的LOSER实在是太多了。 那些成熟男人呢? 正在中年危机中。因为虽然中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多的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却没有相应的文化,也没有在这个社会的正能量方面起到多大的作用,他们更多会出现在娱乐版,和各种明星的绯闻搞在一起,除此之外,他们在这个社会的声音是听不见的。 人们对他们充满了羡慕,但又有很多的嫉妒和恨。 因为他们拥有的机会和资源,对下层人们来说,成本实在太高了。 所以我们就这样来到了秋雅的婚礼——秋雅没有嫁给潜力股,而是嫁给了有钱无貌的猥琐中年人;其他的同学,虽然比夏洛更体面,但也不过是看客、门客而已,只有夏洛还在不要脸的装门面,妄图用屌丝的方式找回一丝尊严。此时他还没有变成真正的LOSER,因为他还试图有梦想。 可是现实无情地告诉他,他想要的尊严是多么的奢侈和无耻以及荒诞。他成了笑柄,以及道德犯。 在上一篇文章,我强调的是LOSER们的社会资源实在稀缺,他们没有足够的心理资源来面对挑战;这篇文章我写的是当下的社会资源可能已经符合了2:8理论:80%的人掌握20%的财富,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更糟糕的是,这些掌握财富的人,至今没有在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层面产生什么积极的作用,反而让我们对拥有财富的人充满了羡慕和仇恨的心态,因为我们无法成为他们,而只能坐看他们吃肉。 那么结局是什么呢? 有五种解决方案: 1来生 像印度那样的国家一样——发明一些信仰和宗教,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来生,让我们相信我们只要好好修行,到了来生,也有机会成为上流人士。所以虽然印度种姓制度非常不平等,但却可以让很多穷苦的贱民们安贫乐道。 2当下 或者像西方那样——发明基督教,用新教精神鼓励大家——只要大家都努力工作,你也有可能成为上流人士。这样大家也会拥有希望。 3转移 或者像古典中国那样:告诉大家,钱算他妈的什么东西,书本才重要,做个高尚的读书人吧:你可以有功名,也会有贵族小姐喜欢你: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更重要的是,古代中国一度建立以"名"为中心的文化,这也给很多穷苦人一种上升空间,你只要考试成绩好,国家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包养你!而且你的地位比那些土豪还要高,这也是一种希望。 4革命 或者既然我们也吃不到,我们就革命吧,把他们的肉都抢回来!这种是用命来换来上升的空间的。不能作为一种常态,虽然在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和平年代是很少的——主要问题就是社会资源分配不公。 5冬眠 如果我们都变成婴儿,也就没有冒险的需要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下中国人都选择了更幼儿化的方式,因为前进没有方向了。 做婴儿的好处,就在于我们将所有的情感需要从外界撤回,而将所有希望都转移到孩子身上。很多成人到了中老年以后,都退化为婴儿,让自己的下一代来抚养自己;或者开始继续做父母来抚养孙子辈,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这个世界活下去了,就像是贪吃蛇的游戏一样,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抚养和被抚养的关系中的时候,我们就不需要抬头看天了。 接下来我会从心理的层面再谈谈,我们如何从LOSER的处境中走出来,这可能是另外一篇长篇的文章,恐怕要在下周找时间再写出来了。 敬请期待更多精彩 ——END—— 【心之助】情感复合专家和情绪管理师,陪你高效处理情感问题,助你在成长中拥有幸福。付费咨询预约微信号:xinzhizhu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