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人们易感疲乏、困倦、无精打采,中医专家指出,这是"春困"症状,是人们生理机能随自然界变化和气温转换发生的一种短暂生理现象。改善春困症状,不妨采用中医的方法。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相应",人要健康长寿就须顺应自然变化规律。《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道也。"春季为一年之始,阳气始生,清阳上升,人若应之,清气升而浊气降,升降和调,则神清而气爽,若不能相应,清阳之气不能上升,则失其生发滋养之用,就会表现出"春困"征象。若想摆脱"春困"的袭扰,须顺应春季自然规律,做好以下三方面。 调摄身心,疏肝解郁 春季与肝相通应,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全身气机畅达不易患病。肝主疏泄,有疏通、畅达全身气血津液的功能。其生理特性是主升发,若升发作用正常,则气血津液疏通和畅达。气血通畅,清阳得升,上荣于脑,脑得其滋养,就不会"春困"。反之,若是肝气郁滞,失于疏泄,则气机不畅,清阳被阻,"春困"就将不期而至。 中医认为,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要保持肝脏的疏泄功能正常,需顺应肝的生理特性。故春季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暴怒忧郁伤肝。若能适当运动,如散步、郊游等,不仅能舒张筋骨,还有助于阳气升发,畅通血脉,振奋精神,如此气血通畅,心旷神怡,就会精力蓬勃,远离"春困"。 调整饮食,谨和五味 "三月养生重在阳",如阳气充实,气机升降和调,则神清脑明,若阳气亏虚,气机升降失调,则易产生疲惫感。春季阳气初生,为适应此特点,扶助阳气,饮食方面应遵照《黄帝内经》"春夏养阳"原则,多吃辛甘发散、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蒜、香菜等。这类食物温补阳气,使人体阳气充实,且辛温发散有利于阳气升发。 保证睡眠,起居有常 中医提倡"起居有常"的养生原则,认为起卧有常,能调养神气,使人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起卧无常,日久必致神气受伤,精神萎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容易导致各种病症。春季阳气升发,而阳气的生发和闭藏与睡眠密切相关,清醒时,阳气行于表;睡眠时,阳气行于内。适当减少睡眠时间,"夜卧早起",有利于阳气的升发。所谓"夜卧早起",即早起不要早于5点;晚睡不要迟于晚上11点,否则也会不利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