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贵州大学2016年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郑强以读大学要有六种精神为主题,寄语全体新同学。这六种精神是拼搏精神、冒险精神、吃苦精神、批判精神、尚武精神、团队精神。郑校长以为,完备的人格精神是一个人立足、发展、成才的基础所在。 郑校长言之有理。他如此倡导,源于对当下大学生整体现状较为全面的了解,是长期观察分析之后的友情提醒与深情呼唤。客观上讲,在大学校园里,不乏孜孜以求、积极向上的莘莘学子。但是大学生在郑校长所倡导的六种精神上,或多或少是有缺失的。笔者且不面面俱到地论述,仅作点滴思考。 就吃苦精神来说,不少大学生都能吃苦,可那往往是"刻苦学习之苦",而今后能否担负工作的压力,肩扛生活的重任……则另当别论。大学生是否真正懂得"能吃苦,方能吃甜"的道理?究竟有多少大学生不是完全依靠父母的供给完成学业的?固然,这跟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机遇不多有关,但不少大学生在这方面,根本就没有做过尝试和努力,甚至对这个问题连想都没有想,更有甚者还会埋怨家长"给得不多"。于是,我们不得不问一句,大学生的吃苦精神是不是缺失了? 就批判精神来讲,不少大学生都有着读研读博的理想,为了提升学历,一味读书,甚至"傻读"的现象并不少见。一些大学生对书本教条烂熟于心,说起来头头是道,可究竟有多少是自己的东西?更遑论自己的思想。想当年,一代学子"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精神风貌,当下又有多少人能具备?大学生作为国家之希望所在,既要有民族情怀,又要有国际视野;既要有传承意识,更需有批评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然而,没有批判精神,创新又从何谈起? 行文至此,笔者想起一个词语——"知识分子"。这个词似乎和大学生贴得很近。大学生都是有知识的人,可是都能称为知识分子吗?刘勃的《战国五大公知》一书深刻而不乏生动地阐释了战国五大公共知识分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的思想和实践。这"五大公知"为什么能够享誉千古,蜚声中外?正是由于他们都有着深刻的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算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对于"知识分子"的界定,刘勃引用了余英时先生的一段阐释。余英时认为,今天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社会的良心",认为他们是人类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知识分子一方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 这里所用的"知识分子"一词是具有特殊涵义的,并不是泛指一切有知识的人。他们首先也必须是以某种知识技能为专业的人:可以是教师、新闻工作者、律师、艺术家、文学家、工程师、科学家或任何其他行业的脑力劳动者。但是如果他的全部兴趣始终限于职业范围之内,那么他仍然没有具备"知识分子"的充足条件。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知识分子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于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大学生群体中,不少可能成长为未来的"知识分子"。而这个成长的过程,离不开郑校长所倡导的六种精神。精神是什么?是看不见的脊梁。缺少了这些精神,无论学历多高,人格也无从站立,脊梁也无法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