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网络文化市场的规范化、连锁化、产业化快速发展,网络文化市场为丰富群众网络精神文化需求、解决下岗人员就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上缴国家财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整个网络文化市场呈现出健康、繁荣与稳定的局面。但在良性发展的同时,由于网络文化市场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独特影响,一些违法经营现象的存在使网络文化市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而黑网吧的治理作为当前现实执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正成为监管的盲点和难点,是目前市场管理中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 一、问题特征 (一)黑网吧的经营方式隐蔽 目前,黑网吧还处于粗放发展的起步阶段,其特点表现为小型、简易、分散、隐蔽。城区黑网吧为能在城区潜伏下来,经营地点正由沿街门店向居民楼、偏僻小巷、郊区、城乡结合部转移。农村黑网吧正在向乡镇、村庄分散蔓延,大多在乡镇或农村居民的家里,采取家庭式、作坊式经营模式。 (二)黑网吧的经营条件简陋 网吧属于个体非法经营,一般只有几台或十几台电脑,大都是淘汰下来的二手货,业主从节约投资成本的角度出发,一般是在租赁的偏僻房屋或是在自建房中经营,大多只有一个通道,门窗紧闭,无任何消防安全设施设备,卫生状况较差,存在着巨大的安全事故隐患。 (三)黑网吧逃避监管方式多样 黑网吧经营位置一般不设牌匾,不写招牌,不贴任何标志,隐藏在住户楼、居民楼或村民家中,有人来就营业,无人来便关门。 (四)黑网吧违法经营现象严重 黑网吧的经营对象大都以未成年人为主,由于缺乏有效监管,非法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经营非网络游戏、超时经营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甚至以浏览色情、暴力、迷信、凶杀等非法网站诱惑未成年人,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极大的危害。 二、原因分析 (一)严审批、高效益诱发黑网吧增多 由于网络文化市场 "总体规划、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的发展政策,网吧逐步走向连锁化经营模式,网吧的审批程序更加严格、准入门槛要求更高,一些规模小、实力弱、不符合条件的网吧无法进入合法经营渠道,而违法经营者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就铤而走险,开黑网吧进行非法盈利。 (二)城市整治力度加大使黑网吧向农村转移 因城市网吧非法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等违规现象正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文化、公安、工商等管理部门对城市网吧市场的监管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采取联合执法、集中整治行动等多种方式,严厉打击网吧的违规经营行为,致使城市违规网吧生存空间逐步缩小,黑网吧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于是一些黑网吧业主就将设备转移到偏僻的农村,或将设备处理给农民经营,黑网吧逐渐由城区转移到郊区和农村。 (三)网络文化需求增加为农村黑网吧提供条件 在目前我国现行法律中,对农村"村"这一级是否可以设立网吧没有明确规定,在现实做法中,农村合法网吧都是开在乡镇驻地,"村"级不予以设立。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文化娱乐生活贫乏与对互联网的向往构成了深刻矛盾,能供农民上网的电脑十分贫乏,使得上网吧几乎成为农民上网的唯一途径。而合法网吧因受发展规划的限制,在农村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上网的需求,于是黑网吧就逐步蚕食农村文化市场。 (四)监管协同功能弱化使黑网吧夹缝中生存 在审批环节存在漏洞,文化部门与电信单位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的审批程序,造成网吧"先上车,再卖票"。在管理环节文化、工商部门肩负职责不同、很难真正形成高效统一的执法效能。而在群众的眼中,文化部门就是网吧的主管部门,不管是合法网吧还是黑网吧的举报查处大都向文化部门提出,但是根据《条例》有关规定,黑网吧的处罚权属于工商部门。因此,在现实中黑网吧的治理就形成了"文化部门无法管,工商部门无力管"的怪现象,致使黑网吧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查处。 (五)监管力量薄弱致使农村黑网吧泛滥 黑网吧地处偏僻,分散性较强,乡镇对黑网吧管理基本处于空白的状况,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人员编制不足、经费缺乏、力量薄弱,无法顾及偏远的农村黑网吧。再加上农村黑网吧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大多为村里的霸头、难缠户,依仗农村宗族势力公然对抗执法部门的检查,给查处黑网吧增加了不少难度。 三、采取对策 (一)因地制宜,健全黑网吧监管机制 为能方便、快捷地查处黑网吧违法经营行为,提高查处打击效能,可以尝试三种监管模式:一是从文化、工商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黑网吧整治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文化主管部门,由文化主管部门负责黑网吧的日常协调查处工作。二是从法律的层面解决执法权的问题,经文化、工商两家协商,以市级以上政府法规的形式将黑网吧的执法权与处罚权,由工商部门委托给文化主管部门行使。三是在乡镇成立文化执法机构,受乡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文化主管部门领导,人员由部分文化专职人员和部分城管、税务、工商、公安的兼职人员组成,增强打击黑网吧的合力。 (二)加强监督,完善黑网吧举报体系 争取财政支持,建立黑网吧举报有奖制度,落实案件举报保密、查处公示、限时办结和反馈制度。进一步发挥"12318"和"12315"电话举报、网络举报、信箱举报、信函举报的监督举报功能,积极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家长、学校老师、基层文化工作者、村居委工作人员担任网吧监管社会义务监督员,认真梳理举报线索,听取群众反映的意见与建议,建立黑网吧经营档案,以最短的时间迅速查处黑网吧,预防和控制黑网吧的产生,努力从萌芽状态消灭黑网吧。 (三)任务分解,落实黑网吧监管责任制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协调领导下,推行分级责任追究制和内部责任追究制。文化、工商部门应与执法人员签订责任 书,实行责任追究制。县市区级政府应跟文化、工商部门签订责任书,文化、工商部门再与乡镇党委、政府签订责任书,乡镇党委、政府再与村委(居委)签订责任书,将黑网吧的管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同时要将黑网吧监管情况作为"精神文明创建"和"社会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考核标准,实行一票否决制,切实把黑网吧的整治工作作为乡镇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四)疏导教育,加大公益网吧建设投入 积极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远离黑网吧,进行文明健康上网"的宣传活动,引导未成年健康文明上网。加强与学校、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强化学校与家长的第一监护责任,定期与学校、家长进行信息反馈和信息交流制度,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上网。利用远程在线教育网络、中小学学校网络场所、乡镇合法网吧的现有网络资源,充分挖掘网络辐射潜力,加大力气建设"绿色网吧"等公益性网吧,积极为未成年人健康、安全上网营造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 (五)严厉打击,大力压缩黑网吧生存空间 文化、工商等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从保护国家文化安全、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高度,破除部门利益和本位思想,严格依照国家文化部等十四部门的文件精神要求,坚持严管重罚的原则,统一量化查处处罚标准,从严从重从快查处黑网吧,严禁以罚代管,对于黑网吧一定要依法取缔,不再反复。对于黑网吧的查处应坚持谁先接受举报线索谁检查的原则,切不可相互推诿、扯皮,贻误打击时机,要在最短的时间增强对黑网吧的打击力度和处置能力,切实做好违法经营物品的查扣、非法所得的收缴、证据的取证等工作,然后再依据处罚职权的分工办理案件的有关移交手续。 总之,黑网吧的存在严重扰乱了网络文化市场的经营秩序,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必须深入分析,认真对待,不断强化措施,加强协同管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昂扬向上的精神狀态投入到黑网吧的整治行动中去,严厉打击黑网吧的非法经营行为,根除黑网吧赖以生存的土壤与条件,确保文化市场的健康、繁荣与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