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励志的口号,都在不停地告诉你:你值得拥有更爱你的人,你值得过上更好的人生。之所以要这么用力地说,是因为我们不再轻易相信这些真的会发生。 《暗涌》的歌词里唱,"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 这一句,想必是很多人的真实内心写照:我们不敢企及更高的目标,不敢触碰更美好的生活,因为内心早就不再相信自己能成功、能过的更好,我们也不再相信自己真的值得所谓的幸福。 用时下的流行语来说,我们过得很"丧",总是颓废又绝望,也没什么目标和希望,活着似乎只是为了活着,我们最爱各种沙发瘫,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生活是漫无目的的,好像行尸走肉。 这种丧文化越流行,我们似乎越坦然,这个队伍越壮大,我们就越心安,好像"丧"是一种必然。可真相是,所有的"丧",不过都是低自尊的症状,"丧"只是换了一种说法表达罢了。 一个人对于自我价值的判断、对于自我的总体评估,代表了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如果总是对自己有悖于客观偏低的评价,那么无疑他是一个低自尊者。 大学时我因为社团活动认识一名校友,因为喜欢的音乐类型非常一致,所以一直都有来往。 毕业那年,他是全班第一个找到工作的,不是因为他很优秀,而是因为他不挑,面试的第一家公司录取他之后,就干脆没再去看其他机会,他说这份工作挺好,能赚这些已经超出期望了,尽管他的工资水平在毕业生里算偏低的。 毕业五年,同学们都不知道换了多少份工作,只有他还在原来的岗位,据说有猎头公司挖他跳槽,能升职能加薪,但都被他拒绝了。 我曾问他,你是实现财务自由了吗?还是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他说,新工作肯定有更高要求,自己水平有限,也没什么能力,胜任不了,还是算了吧。 感情上他也一直是这样"不求进取",几次兴奋地跟我说起喜欢上一个姑娘,最后都不了了之,倒不是追求失败,是他压根就没采取任何行动,他说,"我怕自己配不上。" 他哪是觉得自己配不上一个好姑娘,一个好工作,他是觉得自己跟任何好的东西都不能相配。即便真的哪天,有一个好工作,有一个好姑娘降临在他面前,他也会觉得这不过是个意外的侥幸,即便他得到了,也会搞砸一切。 他就是典型的低自尊者,低自尊的表现可不仅仅是害怕失败,最致命的是他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就是"我不够好"。 他们拒绝能获得更好生活的原因并非是那样的生活太遥不可及、高不可攀,而是即便美好就在眼前唾手可得,他们也觉得自己"不够好","配不上"。 每念及此,他们都会生出一种羞耻感,因为自己不够好而感到羞耻,因为自己没有跟美好事物匹配的价值而羞耻。尽管这种羞耻感并不客观,只是由低自尊产生,但仍被心理学家Gershen Kaufman称作是关于自我的一种最令人心碎的情绪体验。 低自尊的人可能并没做错什么,甚至根本没做什么,对于他们而言,仅仅是自身这种"不够好"的存在都足以让他们感到羞耻。这何尝不让人感到心碎呢? 这种"我不够好"、"我不配"的信念绝不只是一时的矫情和低落,它会渗透在生活中,无孔不入的影响着低自尊者的想法和行动。 低自尊的人不喜欢自己,也觉得没有人会喜欢自己 出于这种对自我的羞耻感,他们很难对自己产生积极的情绪,他们既轻视自己,又会因为这种轻视而自我厌恶,连自己都不喜欢自己,他们更不认为会有人真正的爱自己。 低自尊的人对于负面评价异常敏感 他们执着于自身的缺点,更关注错误和失败,对于来自他人的评价,他们也会有夸大和扭曲的倾向——对赞扬视而不见,用批评以偏概全。哪怕人群中尽是歌颂,他们也会极力去捕捉不认同的声音,并对此耿耿于怀。 低自尊的人会有回避行为 既感受不到对自己的认同,也不相信会有人喜欢自己,那么不如干脆就躲在安全地带,尽量去回避可能给自己带来伤害的环境。 他们可能是宅的,是疏于与人交往的,这并不是因为享受独处,而是他们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他们担心外界反馈给他们的是拒绝和否定,这会再次验证"我不够好"、"我不配"的消极信念。 尽管低自尊的信念看似根深蒂固,但它并不是天生的基因。只是它培育在我们人生早期阶段,有时会被误解为生来就是这样,性格如此。 低自尊跟童年的经历有关。长期生活在批评多于表扬的环境下,孩子得不到无条件的关注,会渐渐不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他们的脑海里会形成很多等式:成绩好=被喜欢,守纪律=被表扬,当他们无法达到等式左边的标准,他们给自己建立了新的等式:我=无价值。 如果没有其他人能给孩子积极地关注和正向的肯定,这种思维方式会渐渐内化成"我不够好"的核心信念,至此,又一个低自尊的人产生了。 想改变自己的自尊水平,也并非一朝一夕,它同样需要长时间地努力,正像它形成的过程一样,靠日积月累地不断强化。 首先,承认它的存在。 很多低自尊者不愿意面对这种羞耻感,他们会否认"我不够好"的信念,越是想把它隐藏的那么深,就越是难以松动它的存在。意识到这种信念存在就是改变的开始,因为你不再是跟虚无的"丧"在作战,而是有针对性的去改变这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 其次,学会区分。 "我不够好"和"这件事我做的不够好","我不配"和"我跟这个工作不匹配"都是不一样的概念。 低自尊者时常模糊了这两种概念的界限,统统把某一件事上的挫败和失误当做对自己的彻底否定,这反而成了对信念的强化。 当把客观的认知从"我不够好"的信念中剥离出来,你会发现,"我不够好"不过是个摇摇欲坠缺乏切实支撑的"假想法"。 最后,自我强化。 尽管低自尊是源于我们没有得到无条件的爱,但成年之后,你不必再去追寻等同形式的补偿。从他人身上去填补缺失,这种动机本身就会促成伤害的发生。 你要做的是爱自己,给自己更多积极的关注。从过往经历和当下生活当中找到成功和做的好的例子,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并不只是被失败和"丧"填满,依然有很多闪光的时刻是"你真的很好"的证据。 低自尊的"丧"并不是一种不治之症,回避问题才是,如果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愿意付出努力去改变,未来的你会值得更好的生活,或许现在的你其实也很好,只是你自己却不知道。 作者介绍:大将军郭,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寒【ONE】人气作者。8年心理咨询经验,微信公众号"我们心里都有病"(ID:staynormal),图书作品《对于自己,你还是个陌生人》正在热卖。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