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改变孩子从改变自己开始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厌烦学习,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教育忧心忡忡。"我讨厌上学"这句话有很多含义。有时候它的意思是"我对学校提供的课程内容没兴趣,谁都不能解释我为什么必须学这些"。孩子没有办法仅仅因为大人告诉他们必须有兴趣学习,就对某门学科感兴趣。当孩子不知道要求他们学的知识有多么重要的时候,就不会有端正的学习动机。而当大人指望他们在看似不重要的学科学习中展示出很高的天分和好成绩时,孩子们会变得沮丧和不安。
   作为家长,我们应当了解学校在给孩子教哪些学科,但更重要的是,应当了解为什么教这些。倘若家长都搞不清楚这个问题,又怎能向孩子解释和要求呢?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提出并回答类似的问题,当然要清楚一点:这些问题并不好回答,而且答案也不是唯一,但是,如果搞不清楚这些问题的实质,我们就无从知道怎样为孩子迎接未来做好最充分准备,因为孩子的明天和我们今天所知晓的明天是截然不同的。
   其实,每个学生都能而且都愿意学习,希望孩子主动学习以提高他们的领悟能力和创造、应用能力,既是老师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我们经常将所有学习的责任都归咎于孩子。一旦学习进展不顺,我们就以为是孩子而不是老师或家长出了问题。家长在孩子生活的各方面也同样是位置重要的"老师",但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学习风格方面存在的偏见会影响孩子做事和做学问的方法。
   在现在标准化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很多家长和老师已经习惯的错误认为:学习成绩是将来能过上好日子的唯一基础。鉴于这种看法,学校成为了"竞技场",而我们也对学校、对老师、对孩子产生了各种即使嘴上不说的期望。没有一个学生能够承认:其实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比赛过程。输赢其实很重要。在争取学习成绩的比赛中,社会会让失败者终生付出代价。大多数的家长和老师都这样认为。
   既然如此,如果孩子不好好学习,达不到预期标准或者没有证明自身潜力,家长该怎么办呢?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中之一就是,对孩子来说,最糟糕的感受莫过于家长或老师的失望。这样看来,将所有期望都压在孩子在校表现造成的后果上,就显得非常之不公平了。这种情况迫使孩子拼命追求成功,而这些追求会产生反作用。当孩子的表现超过预期,不管上什么课成绩都遥遥领先时,我们会以表扬或认可作为对他们的奖赏,就像人生的成功只与在校取得的突出成绩有关,而与走出校门后的实际表现无关一样。孩子在表现超出预期时感受的压力来源于对自己不足之处的没底,而不是来自于对优点的自信。因此,这种状态最终会导致更多的后进生的出现。
   面对这样的恶性循环,很多家长都觉得沮丧,因为你希望孩子展示最好的一面,但又不知道在现行教育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其实,摆脱这一现状并不是没有办法,而且教育体制不必首先改变。重要的是你要从改变自身以及改变看待孩子和孩子所受教育的方式开始。
网站目录投稿:惜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