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硕++刘映橙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多元文化的呈现,为技校生道德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出现的一些消极因素也诱发了少数技校生思想混乱和价值扭曲,其往往是自主精神和依附心理于一体,自我期望值高和自控力弱并存,理论与实际能力脱节,其道德评价、道德行为出现的困惑与迷茫暴露出以往技校德育的弊端,即封闭式、灌输式、程式化,方式单一等,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为此,笔者学校以励志教育为抓手,分析德育中诸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为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营造宽松的德育氛围,加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时代要求及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环境熏陶与共鸣中内化社会道德要求,外化思想情感和道德行为。 一、以积极引导促使学生知行统一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用所学去分析、认识一些社会现象,丰富道德认可,以资借鉴、关注、指导自身行为。针对有些学生在"小事"上存在荣辱观模糊、知行不一的问题,引导其从小事做起。如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不浪费水电、不随口说粗话脏话等。促使其懂得,追求理想人格要从小事做起,只有在小事上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才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其次,要求学生不能"因小失大",因为"小是小非"与"大是大非"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小孕育大、小中有大、积小成大,只有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危机感得到增强,才能自觉地把祖国、人类的前途、命运与个人联系起来,并落实到行动中。如节约粮食、垃圾进筒、爱护公物等。 第三,在实事求是、循循善诱的基础上,通过专题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本质地、联系地看待一些社会问题。如让其对食堂餐后桌上堆满的剩饭剩菜进行探究,促使其明白"成由节俭败由奢"的道理,杜绝懒惰奢侈、贪图享受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二、以榜样示范内化学生的道德自觉 关注学生生活实际,从其关心、感兴趣的问题及影响其思想健康发展的问题入手,从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源泉,鼓励其主动探究,丰富情感体验,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思考并解决问题。如笔者学校搬迁到开发区后,走读生乘公交车上学,车来了拼命挤,上车后对广播播报的"请给老、弱、病、残、孕及抱小孩的乘客让个座"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很少让座。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感到,要使其做到知行统一,教师需以自身作则,做好表率,践行道德规范,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师就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教师们车上带头让座,学生深受感染,也主动让座。 其次,创设一定形式和情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其将知识、能力上升为觉悟,变为自觉行动。如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到敬老院照料孤寡老人等,让学生逐步了解社会,扩大人际交往,体验社会生活,实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内化,努力塑造个体道德自觉,以自身的道德践履将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觉的德性。 三、以感悟体验外化学生的道德行为 学生受社会原因、年龄、知识水平、社会阅历等因素的限制,对社会倡导的一些基本观点往往不信,其思想易带有片面性、表面性,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看到的往往只是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种种矛盾。 为此,笔者学校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多参与社会活动,自愿、主动地去思考、分析、比较,消除思想认识上的疑惑。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践行活动,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在寓教于乐活动中让学生认知、体会所学道理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达到明事理、辨是非、导行为之目的,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感悟、体验和形成。如笔者学校开展 "倡行文明公约、弘扬校园文明""道德贵在修身、文明贵在行动"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将学习、践行道德与日常表现相联系,分析解决日常遇到的问题或矛盾。如以教室或实习车间的长明灯、长流水现象为案例,使学生明白爱护公物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在对待社会财富上的具体表现,直接体现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 总之,要教育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将践行道德规范贯穿到学习、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并转化为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