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秦孝公变法后秦国立国的最大危机是什么


  要说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大战无疑肯定是长平大战,此战奠定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从此山东六国再也无能力和秦国抗衡,秦国一统天下的趋势将难以阻挡。
  但是就在长平之战爆发的数十年前也有一场决定两个国家命运的大决战,其规模之大,程度之惨烈丝毫不亚于长平之战。这就是秦楚丹阳、蓝田大战,这场大战不单单是秦楚两个国家卷了进来,韩魏齐三国也同样被迫卷入这场大战。此战按结果来看秦国和楚国说不上谁输谁赢,反倒是甘当配角的韩国和魏国从楚国这得到了一点蝇头小利。这场大战的两个当事人几乎两败俱伤,但是秦国凭借强大底蕴能再次缓过来,楚国经过此战一蹶不振。
  image.png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从此由弱变强。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继位。秦惠文王也是雄才大略的君主,他首先杀了商鞅稳固了自己的国君之位。《史记》孝公卒,子惠文君立。是岁,诛卫鞅。鞅之初为秦施法,正义为,于伪反。法不行,太子犯禁。鞅曰:"法之不行,自於贵戚。君必欲行法,先於太子。太子不可黥,黥其傅师。"於是法大用,秦人治。及孝公卒,太子立,宗室多怨鞅,鞅亡,因以为反,而卒车裂以徇秦国。
  诛杀卫鞅平息了秦国老贵族的怒火之后便伺机东出,依次收复了河西之地并在之后重用司马错之计夺取了巴蜀之地让秦国版图大增,一跃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巴蜀之地对秦国来说不单单是产粮基地,夺取此地后秦国也间接的威胁到了楚国的领土。《资治通鉴》:王从错计,起兵伐蜀。十月取之。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
  但是当时秦国虽然是超级大国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同时期还有两个超级大国。谁呢?齐国和楚国。这两个国家和秦国不一样,自春秋时代起便是超级大国,国力强盛,底子厚。对于新兴的秦国充满了忌惮之心,因此当时两国就在此等环境下结为盟友。单个的国家秦国当然不怕,怕就怕这两个超级大国结盟,为了拆散齐楚联盟,秦国可谓说费尽心机也直接导致了大战的爆发。
  熟悉的人都知道,此战秦相张仪为了拆散齐楚联盟诓骗楚王说秦国愿献出六百里之地给楚国,只要楚国和齐国断交并与秦国结盟就行。楚怀王一听有这种好事,便马上派人和齐国断交转而去秦国联盟。《史记.张仪列传》记载:"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楚王大说而许之。可是与齐断交之后楚怀王派人去秦国接受土地时,张仪一直闭门不见客,直到三个月后说愿献出六里地,到了此时楚国才知道上当了,使者回去告诉楚怀王后大怒,便发兵攻打秦国。
  image.png
  此战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为丹阳大战,丹阳大战楚国兵分两路进攻,一路由楚国老将屈丐率领,另一路由景翠率领。
  秦国方面则派出智囊樗里子和魏章前去迎击。针对楚国的攻势,智囊樗里子发挥了其沙场老将的才干,他用离间计离间楚国将领让他们互相不配合各自为战,而秦国则趁机各个击破,丹阳大战斩首楚军八万,俘虏楚军主将屈丐七十余人,可以说是一场大捷。《史记·楚世家》:十七年春,与秦战丹阳,秦大败我军,斩甲士八万,虏我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余人,遂取汉中之郡。
  但是并未就此结束,远在东方的老牌强国齐国也卷入了此事,齐国趁秦楚大战之际,联合宋国攻击魏国。当时的秦韩魏是联盟的盟国,对楚战争顺利后,秦国立马派出军队前去救援魏国。小编估计这次救援魏国的部队应该不在少数,大概起码有二十万左右,否则便不会发生接下去的大战了。秦国的插手直接导致了战场局势发生了大逆转,虽然齐国方面有名将匡章但还是败了,但是此时的秦国主力根本来不及回秦国,这就给楚国可乘之机了。
  此时的楚国,楚怀王虽然遭遇了大败但是他并不服气,于是他就打算趁此良机趁着秦军主力远征之际,再一次倾全国之兵攻打秦国,秦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就诞生了。
  此战楚国倾全国之兵进行攻击,而秦国方面明显准备不足,为什么?因为丹阳大战他们斩首八万楚军,他们认为此时的楚国应该不具备再战之力,所以才敢将兵力抽调至魏国。可是哪里想到,仅仅一年后楚国再次举倾国之兵再次大举伐秦,这一次打了秦国一个措手不及。
  暴怒的楚国其威力的确不容小觑,我们都知道秦国能和山东六国的对抗之中一直不落下风因为他有当时的天下第一关函谷关,但是楚国却没有攻击函谷关而是攻打函谷关南面的武关。武关虽然没有函谷关一样的地势,但也算兵家要地。
  当年山东六国想要进攻秦国一共有三条路:其一是韩魏进攻秦国的唯一道路函谷关,但是函谷关经过秦国多年打造联军屡屡攻不进去;第二条就是当年赵武灵王设想的绕过函谷关,从胡人手里夺取的河套地区进军直插秦国心脏,可惜这条计划随着赵武灵王的死亡而破灭;第三条就是从武关进军,然后一路直下咸阳,因为武关临近楚国,所以这条路也只有楚国才能进军。
  楚国倾全国之力果然不可小觑,不久武关便失守了。武关失守,楚军长驱直入,很快就到达了咸阳附近的军事重镇蓝田,而此时的秦国也慌了神,因为这是大秦立国以来的最大危机。
  就在此等危机之下秦国的战争机器开始快速运转。他们迅速抽调咸阳附近的可用之兵,秦国各地的援军也源源不断的开往咸阳,就这样组成了三十万大军并开赴蓝田大营与楚军对峙。
  此时两方都僵持不下。楚国方面虽人数重多,但是毕竟是在异国作战,秦国则为了保卫咸阳以死相拼,奈何人数差之楚军远矣,但如果再僵持下去,形势将不利秦国。
  此时的秦国在万般无奈之下,发挥他们优秀的外交政策,让秦国此时的盟国韩国和魏国乘楚国国内空虚之际趁机攻打南阳郡。
  韩国和魏国虽然有所迟疑,但还是马上出兵攻打楚国。为何?楚国本来在七国之中已经是强国了,楚国的占地面积可以在当时和其余六国加起来差不多大小,如果此战他们吞并了秦国,那么之后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与楚国抗衡。于是几经权衡之下。两国合力攻击楚国重镇南阳,而此时的齐国因为刚被秦国打败根本无力救援楚国。听到南阳重镇收到魏韩联军的攻击,楚国此时逼不得已只有无奈退军,而秦军也趁机大举压上。《史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於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
  image.png
  这一战两方可谓是两败俱伤。大战之后秦国割让汉中之地给楚国,而楚国也因为此战精锐尽失从此一蹶不振,在后来的对秦战争之中畏秦如虎。他们虽然得到了汉中之地可是丢失了南阳重镇,南阳乃是拱卫楚国都城郢都的重要军事基地,对楚国意义来说不可谓不大。正是由于南阳的丢失,也影响了后来的鄢郢之战。
  而此战之中最大的得益者恐怕就是韩魏两个国家了。他们帮助秦国攻楚,虽然自身拥有一定伤亡,但是他们却得到了更大的利益。可惜秦国强大的底蕴不是他们所能估计的,在这场战斗中所得到的在这之后他们也全部都吐了出来。
网站目录投稿: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