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武汉大学被曝因为学业不合格和违反校规,清退了92名国外留学生;除了武汉大学之外,其他有留学生的高校也清退了违纪或者学业不达标的留学生,博士网红乔丽娅也在被清退之列。 乔丽娅是一名来自乌克兰的美女留学生,今年30岁,本科是在乌克兰就读,2011年来到中国,最终选择在湖北大学完成研究生学业,学校还给她提供了孔子学院奖学金,2013年,乔丽娅湖北大学国际教育研究生毕业后,继续攻读该校的中国现代文学博士学位,但是读博多年没有写出论文,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毕业,最终被清退。 与她被清退的学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年来她在娱乐节目中风生水起,频繁参加各大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是一枚妥妥的"综艺网红"。 然而,站在职业生涯的角度,短期来看,乔丽娅在综艺节目中赚足了人气和经济报酬,但从长期来看,她今天急于赚快钱而耽误了学业的决定,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等她蓦然回首的时候,才发现悔之晚矣。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予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1:
上个礼拜,工作室和往常一样,按照惯例召开了内部咨询师研讨会,就最近的咨询案例进行了复盘和总结,咨询师之间也就各自的咨询心得进行了交流和沟通。 会议中,工作室的两个老师和我聊起,他们发现最近这段时间以来,很多职场朋友都显得是那么急不可耐,这不刚踏入职场没几年,就想着要赚大钱,并且越快越好。 这不,几个月前找我们咨询的一个来访者安安(化名),好险就葬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原来,安安是一所学校的老师,本以为学校老师的工作会相对轻松单纯一些,但做了之后才发现,这项工作实在让她烦透了,不仅有一大堆琐事,还要面对家长,有的还相当难沟通! 这些还不算,由于教育部严抓课外辅导,老师的补课费锐减,薪资自然受到了影响,虽然有所谓的寒暑假,但想想自己每天没日没夜的操劳,还要面对来自学校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这点微薄的收入实在让安安有些意难平。 她前来咨询的最主要诉求之一,就是希望探索下副业,看能不能做个"斜杠青年":虽然老师工作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毕竟属于编制内,保障性方面都是很不错的,所以,安安既放不下这份工作的好,又对薪资等不满意。 如此一来,似乎在主业之外发展一份副业,是最能两全的办法了。 果真? 2:
在很多人眼里,斜杠似乎是一个很酷的生存状态:横跨多个领域、坐拥多渠道的收入来源、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躺赚一般。 还记得第六季《奇葩说》里,有一个辩手冉高鸣说到自己年轻的时候,为了赚钱,曾经去动物园和海狮互动,他妈妈看了之后倍感心酸,他后来说,当时给他拍照报道的那个同学,当时在一家报社实习,那个时候对方的工资没有自己高,但他在喷火、和海狮互动那几年,这位同学扎扎实实在专业领域积累,几年之后,对方在专业领域上取得的成绩,是冉高鸣羡慕不已的。 套用经济学的一个概念,就是"机会成本":它指的是一个人做了某项选择,就必须承受由此失去的其他利益。 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 在我毕业那会儿,我为了不做会计,甚至动过念头想要做文员,并且还真的去人才市场投了简历,记得当时那位公司的HR告诉我:"小妹,你有没有考虑清楚?做文员你做10年,可能依旧是个文员,那个时候,比你年轻比你聪明的人比比皆是,你凭什么和他们竞争呢?倒不如好好做你的会计,10年之后,起码你不可能只是一名基层会计人员了。" 这位HR的话让我醍醐灌顶,我放下了各种杂七杂八不靠谱的念头,在没有更好的选择的时候,我决定还是基于一个专业领域,踏踏实实进行积累。 所以,对于"斜杠"我从来不反对,只是,今天的我站在职业生涯规划师的角度,还是想提醒那些迫切想要"斜杠"的年轻朋友们,做任何决定一定要从长计议,不要到后来后悔莫及。 在我后来转型为财务培训讲师那些年,有一个学员小敏(化名)的经历,更是让我感慨万千。 小敏大学毕业之后,最开始和一个同学一起,来到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当时的小敏因嫌审计助理的薪资太低,便开动脑筋想尽各种办法,就在一年多的审计助理工作期间,小敏身兼数职:既在朋友圈里卖东西、又给一个线上社群做助理,等等。 可想而知,小敏每天的工作状态可以用"疲于奔命"来形容,在提升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方面,小敏总是感觉"没有时间"。 结果呢? 一年多之后,由于工作不太上心,导致错误百出,事务所将小敏劝退,被劝退的小敏度过了一段很长时间的低迷期,最终在家人劝说下,才慢慢振作起来,来到培训机构重新回炉学习专业知识。 一转眼,曾经和自己同时进入事务所的那位同学,在最开始那几年扛下了所有的苦,咬着牙通过了CPA的六门课,成为了事务所重点培养的人才。 很显然,小敏当表面上是赚了不少快钱,但付出的代价和损失却是惨重的! 3:
放到安安的案例中。 事实上,以安安为代表的很多职场人都会不自觉地跌入一个误区中,那就是—— 以为职场有快钱可赚,但其实,职场从来都没有所谓的"快钱"可赚。 要知道,一个人的高收入究竟是怎么来的? 放在职场环境中,很多人的高收入多半来自于两点,一是高度(指的是职位),二是深度(指的是专业影响力)。 如果一个人急于赚快钱,可能会跌落到一个奇怪的陷阱里,即: 当一个人赚钱很容易的时候,很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自信偏见",TA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同时盲目相信自己具有100%的能力赚到更多的钱——但其实,之前赚的钱可能只是平台或者时机问题,和你的能力没有绝对的关系。 之前有个来访者宁宁(化名)更是懊恼不已。 想当初,宁宁受到朋友的蛊惑,放弃了原本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微商事业:她每天忙着发广告,并竭力劝说几个熟悉的朋友购买。 没想到的是,后来这些朋友实在不堪其扰,不是把她拉黑了,就是把她屏蔽了。 白白消耗了自己经营多年的人际关系之后,宁宁也没有卖出多少产品,后来,微商这些年的风头明显下跌,宁宁更是感到危机重重,由于她这些年做微商,在自己的职业及专业上荒废了太多,想要找到和之前一样待遇的工作机会难比登天,只能降低期待,从最基础的岗位做起。 正如宁宁亲口说的那样,她尝到了"走捷径的代价"。 4:
事实上,不论是生活还是职场,想要长线发展,我们就要树立"长线思维和心态",从两点入手,一是选择一个领域,二是时间的沉淀。 1、 找到自己的领域,打磨通用技能; 从我们经手的职业咨询案例来看,很多人总在担心时代的变化,但吝啬于在一个领域持续的投入和付出。 事实上,职场可迁移的技能多半是"通用技能",例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任务的能力、沟通能力,等等。 很多时候,我们在职场的磨砺除了专业技能部分,更有如何将事情推进下去,如何有效地和人沟通合作,等等,只有当这些通用能力全部过关,我们在工作中才能游刃有余。 因此,衡量一个人的通用能力,可以从TA是否游刃有余开展工作去考查。 2、 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做成它; 做到这一点,你才能拥有足够的信誉和人品作为自己未来发展的背书。 不妨想想看,有朝一日你发达了,你会寻找怎样的人合作呢? 我想一定是:能力强的、人品好的、做事靠谱的、有起码的责任心的…… 如果一个人做什么工作都做不好,做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又如何让人相信TA并给予更多的机会呢? 在《远见》这本书里,作者布赖恩,奥美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提到: "很多人把职业生涯当成一场短跑比赛,然而事实上,这是一场至少长达45年的马拉松。" 你今天做的任何一件事,未来都将成为你的名片。 3、 斜杠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我特别赞同一个观点,那就是—— 当一个人有了过硬的"单杠"能力后,再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成为斜杠,这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如果从一开始就为了赚快钱,在不同领域跳来跳去,那充其量是兼职,也就是伪斜杠。 也就意味着,真正的斜杠和本职工作之间,其实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在很多转型成功的职场人身上,你会发现,他们的斜杠往往是本职工作的延伸,或者是他们核心能力的强化。 例如,我们工作室的王老师是英语专业毕业,有过教学培训经验,更有多年的企业培训和人才育培工作,对于人的敏感度高,同时在向上管理及沟通方面很有心得和经验,这种能力更是迁移到了今天,她在从事职业生涯咨询以及线下训练营助教工作中,由于之前积累丰富,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这也正应了一个成语,叫作"功不唐捐"。 行文至此,我想引用刘润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总结,那就是—— "任何一种商业模式,都是你自身能力的变现方式。" 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如果你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其实,时代抛弃的,恰恰是那些急于赚快钱、却没有任何核心技能的人。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