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到连锁超市、大卖场批量购物,正日益成为越来越多的市民广为采用的一种超市购物消费模式,连锁超市、大卖场以其特有的销售模式,形成了一定的商品价格优势,不过"买的总归不如卖的精",从市价格举报中心接受的投诉来看,某些连锁超市、大卖场中也存在着不少商品价格陷阱。这也算是一种价格欺诈行为,那么价格欺诈的行为有哪些?请看一下分解。 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有偿服务的标价行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1 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 , 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 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2 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 , 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 , 以低价招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3 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 , 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 ; 4 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元从比较的; 5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 , 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 ; 6销售处理商品时 , 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 ; 7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 , 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磊、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的; 8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 ,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的; 9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 虽然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必须具有主观故意,但从文义上理解,欺诈就是掩盖事实真相误导消费者,"欺诈"二字本身已经揭示经营者具有主观故意。 温馨提示:超市商品包装中是否有食品安全认证是最应该注意的,因为这个认证或多或少能够证明该食品相对来说安全的,如果连这个认证都没有,那么如何谈食品安全,他的加工制作都没有经过严格监控,那谈何安全保证,所以我们在购物的时候需要注意是否有这个认证,别乱买;温馨小提示:一般大超市食品里都有这个的,所以不用紧张,只是到时候注意一下就行。 以上内容出自本站的商业欺诈安全小知识,大家可以参考借鉴。更多关于怎样防范价格欺诈的详细介绍,我们还会跟踪报道,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