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博物馆是苏北地区的一座综合性地方历史博物馆,但收藏的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学人书画却颇有特色。这些书画的作者虽不是以书画艺术而闻名的艺术家,但却是中国文化界和学术界的精英和著名人物。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他们背井离乡,辗转千里来到大后方重庆,从事文化救亡和学术救国活动。业余时间他们也挥毫作画,以书画艺术来寄托自己的感情,其中有一些为淮安市博物馆所收藏,从中可看出他们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多姿多彩的人生。 淮博收藏的抗战时期的学人书画皆是徐伯璞先生的藏品,是徐先生1985年所捐赠。徐伯璞(19022003),山东肥城人,早年赴日留学,归国后从事教育,曾任山东省正谊中学校长,山东省督学、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官员、国立南京戏剧专科学校校长等职务。在重庆期间,因防敌机轰炸,徐伯璞来到重庆郊区的青木关。因为当地山川景物所吸引,故萌生了习画的愿望和需求。在白天出外防空之时,他大都袖带纸笔,来到山川秀美之处写生作画,并由此而感染了诸多同事和朋友。业余之时,大家常在一起谈画、品画和赏画,或以画会友,或题词题句,或赠送画纸画笔,或互为治印和勉励。一时之间,书画在文化界和学术界蔚然成风,成为陪都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对于流亡入川的文化艺术界的众多学人来说,无疑是患难中的一种乐趣。如徐伯璞先生的《梅花图》上就有梁实秋、卢前、孙小孟等三位先生的题诗和题跋(图一),其《歌乐云雾图》上也有王献唐先生的题诗(图二),其《嘉陵春色》《缙云山中》都是以陪都山水入画,都是这个时期的历史见证。 王献唐(1896-1960)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和文物专家,是学界公认的北方朴学大师,一生著作等身,颇多建树。抗日战争前,王献唐就和徐氏交好,被徐伯璞视为最为知己的兄长和朋友。徐之结婚典礼就由王献唐操办,并辟出山东图书馆之馆台,供徐一家居住。七七事变后,济南告急,王献唐自筹资金将山东重要文物和珍贵图书运往四川。是时,徐王二人结伴而行,一路受尽了颠沛流离的苦难,最后在河南驻军商震将军的护送下才得以辗转入川。至川后,为了妥善安置从山东带出的文物典籍至乐山,仅在万县(今万州)小客栈就住了数月有余。这种在患难中结下的情谊最为珍贵,徐伯璞生前每回忆至此,便热泪盈眶,十分怀念这位学识渊博的兄长和朋友。来到重庆后,王献唐同中央研究院一起,借住在南溪粟峰山庄,先任中央国史馆总干事,旋因事繁改任副总编纂,潜心著述。在此期间,徐伯璞常寄纸索画,以此来调节伏案著述的辛苦。每有作品,王献唐便悉数寄与徐氏,故王氏之书画世上鲜见,其作品大都由徐收藏。如其《绣球花轴》(图三),设色花卉画,上写折枝绣球花一丛,其花娇艳明媚,婀娜多姿,正迎风绽放。上有题辞曰:"伯璞志兄由新疆得此楮,远道寄来索画,为写此图,时三十二年三月,寓西川南溪粟峰,满山春光渐明媚矣。"其《粟峰写生图轴》(图四),设色山水画,上写岗峦起伏,林密幽静,有一老者端坐于一巨大磬石之上,似掩卷吟咏。上有题词曰:"自来粟峰每拄杖,把卷至寥寥无人处,翳清荫听流泉,展卷读之,戏写此图,知乱离中当有乐趣也。"王献唐虽不是专业画家,但从作品来看,其笔墨功力不浅,对传统中国画有相当造诣和研究。 梁实秋(1903-1987)是现代著名文学家和英美文学家,早在山东大学任教时就和徐伯璞相识。抗战时期二人相聚在重庆,故友重逢,分外高兴。时梁实秋服务于国立编译馆和教科书编委会,居住于重庆郊外的北陪雅合。他的散文集《雅台小品》就是以此为背景,是一部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名著。在写作之余,他也有时挥毫作画,其《行书诗轴》和《墨梅图》都是在此所作。如《行书诗轴》(图五),作于1939年,上书陈克《菩萨蛮》词一首,该幅字体研美,点画圆润,通幅透出浓厚的文人书卷气,反映了作者虽出国留学多年,但骨子里还是中国文化,在传统书法上也下过一番苦工夫。这幅《墨梅图》(图六),作于1940年,是梁实秋主动赠送徐氏之作。一日,梁实秋至青木关造访,见徐正习画梅花,梁说:"这有什么好难的,我也画一幅给你看看。"第二天就送来了此图。此图是典型的文人画,作者虽不是专业画家,但从此画来看,笔墨不俗。 梁漱溟(189-1988)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和社会教育家,早年在山东从事乡村建设时就和徐伯璞结交。抗战时梁先生到重庆,在璧山创办勉仁中学、勉仁书院和勉仁文学院,继续社会教育和乡村建设。这两幅书法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图七、图八),可见书法虽是先生之余事,但笔墨潇洒,劲健挺拔,雍容有度,不失大家风范。 马衡(1881-1955)是我国著名金石学者和文物专家,曾长期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抗战时马衡随故宫文物内迁至大后方,受尽了长途搬运的痛苦。是时,徐伯璞在教育部主管文物图书,曾多次为故宫内迁文物排忧解难,由此而和马衡相交和相识,并被马衡聘为故宫博物院顾问。马衡见徐爱好书画收藏,特书写条幅相赠。其《行书诗轴》(图九),作于1943年,上书陆游《秋夜怀吴中》古诗一首,先生在抗战之时书写此诗,充分反映了先生对家乡的怀念。《篆书字对》(图十),作于1945年,上书宋人词句,其联曰:"一笑俯空明,鸿雁在云鱼在藻;千金买光景,碧天如水月如眉。"先生是金石大家,作品具商周金文遗韵,书风古雅,自然天成,反映了深厚的学识修养,金石书卷气浓郁。 董作宾(1895-1963)是中国著名的甲骨文专家,毕生致力于殷商甲骨的考古和研究。抗战期间,董作宾随中研院史语所内迁至李庄,致力于殷墟出土甲骨的整理和研究。时董作宾知徐伯璞喜书画收藏,便将甲骨文书法作品赠送。《甲骨文书轴》书于1943年(图十一),是按照河南殷墟出土的现存最大,字数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块骨板摹写,字形排列亦是依据实物,下首的文字是该骨板背后的文字,亦是摹自出土实物。下为董氏的题记和落款,还有著名音乐教育家杨仲子的题识。《甲骨文对联》书于1944年(图十二),是甲骨文集易句,联中字字用笔如刀,笔画犀利,似刻入缣素。落笔粗而收笔细,风格奇古,静气喜人,可谓精心之作。 杨仲子(1885-1962)是中国近代著名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他原赴欧习化学工程,后擅长钢琴、音乐理论、作曲及西洋文学。"七七"事变后,他辗转至重庆青木关,得以和徐氏相聚,先后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教务主任、国立音乐学院院长、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主任等职务。业余之时,杨仲子热衷甲骨、钟鼎文字之学,工篆刻,首创将甲骨钟鼎文字人印,相传徐悲鸿画上的印章,有些就出自其手。徐悲鸿曾云:"朋辈中负才艺最广博者莫过于仲子, 仲子以化学工程师而专攻音乐及西洋文学、中国辞章,至于绘事、金石乃其最晚出之绪,而精谙亦历史第一流。"这里介绍的都是杨仲子在重庆时的作品。其《钟鼎文书轴》(图十三),作于1941年,此幅外圆内敛,真力弥漫。结体严整,厚重开阔;运笔如流金出冶,随范铸形,古厚之气浓烈。其《甲骨文对联》(图十四),作于1942年,联曰:"长公举客方舟,时唯壬戌七月既望;内史以文会友,岁在癸巳暮春之初。"此联结体狭长优美,左右对称,具有极强的对称美,运笔斩钉截铁,富有金石韵味。由此看出,作者虽不是专业古文字专家,但对甲骨、钟鼎古文字钻研颇深。即使与同期专工古文字者相比,也毫无逊色之处。 胡小石(1888-1962)是中国古文字专家和书法理论家,亦是中央大学的名教授。抗战时随中大内迁至重庆,先后在重庆、昆明等地任教,讲授书法理论和古典文学。时值中国生死存亡之际,胡先生忧国忧民之情跃然纸上,时时书写楚辞名句,并治"哀郢""哀江南""哀故国之日远"之印章,以寄托作者对时局的关心,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此《哀郢草书轴》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图十五),上书屈原《九章·涉江》中名句:"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受书人"铭珠女士"乃徐氏夫人蔡铭珠女士,抗战时携子女千里迢迢奔赴大后方,在重庆从事幼教工作。 汪东(1890—1963)为章太炎入室弟子,近代著名国学大师。抗战时内迁到重庆,任监察院监察委员、国立礼乐馆馆长等职。此《梅花图》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图上梅枝老干虬曲,枝条奔放,其上梅花点点,正含苞绽放,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品德。从此图来看,先生虽不是专业画家,但书画功力匪浅,具有相当扎实的功底(图十六)。 高一涵(1885-1968)是中国著名法学家,一生主要从事法学教育。抗战时先生至大后方,任职于国民政府监察院,1943年先生只身奔赴大西北,担任甘宁青监察使。此《行书诗轴》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上录前人古诗一首,表现了作者在外敌入侵之际,立志守卫疆土和振兴中华的宏伟抱负(图十七)。 卢前(1905—1951),字冀野,是中国著名散曲作家和剧作家,平日诗词歌赋,信口吟咏,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有"江南才子"之誉。抗战时在重庆,携全家老小居住在北陪的一座土山上,任国立礼乐馆主任等职。工余之时,常应邀为他人画作题诗题词,喜爱谈诗论画,文人相聚。本文所举的书画上,就有多幅有他的题诗和题词。此《章革字对》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内容为录前人诗句,其书法风格皆从章草中来,隶味十足,颇有情趣(图十八)。 李清悚为近代著名教育家,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任南京中小学校长多年,著述丰富。抗战时在北陪,任教育部教科书编委会特约编委,和徐伯璞同在教育部。此《仿古山水图》作于1943年,是应徐氏索画而作,画风萧散疏朗,笔墨浓淡利落,正如作者所题:"用苍劲之笔,意在叔明子久。"(图十九) 此外还有国立编译馆编辑朱锦江的《山水》(图二十)、著名古文字专家商承祚的《甲骨文字幅》(图二十一)、著名学者沈子善《草书条幅》等(图二十二)。 时间已过去60多年,当年活跃在陪都重庆的众多学人也先后作古,成为中国近代史和文化史中的著名人物。但是,他们所留下的书画作品和其不朽的学术著作一样,都是祖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是抗战时期重庆文化学术界的缩影,是陪都抗战文化的一部分。现在,当我们打开这批学人书画,睹画思人,见字如面,深深佩服这些前辈学人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深佩服这些学术前辈虽专业不同,术有专工,但在中国书画上却有共同语言,能运用传统笔墨,充分施展技艺交流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