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基于翻转课堂的中职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探索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普及,翻转课堂这个颠覆传统教学环节、革新传统师生关系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被职业教育领域所采用。本文主要以中职计算机课程中一节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为实例,探索中职计算机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以及用翻转课堂带来的转变、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这些探索有利于我们切实地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来提升课堂学习效率,让师生在新的课堂理念下完成教学和学习,实现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学设计 中职计算机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教学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它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已经得到众多教育教学者的积极肯定。随着对翻转课堂的研究深入,我们开始在不同学段、不同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到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中职计算机课程采用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及优势
  "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翻转主要指教学流程上的重新构架。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课前学生借助信息化手段对教师发布的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完成课前任务与检测;在课堂上,师生讨论问题,解答疑惑、汇报讨论,并做实践性的练习,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它重在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及自主学习为基点,教师进行有效的点拨指导,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中职计算机专业采用翻转课堂的必要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因为中职学生学习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学习能力的差异较大,动手操作能力差别明显。他们热衷于网络游戏,对于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不感兴趣,部分学生甚至在实践操作环节也缺少学习主动性,给教学互动带来很大难度。二是基于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在"做中学,做中教"的思想指导下,实践多数采用项目教学或任务驱动教学,理论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形式。很多学生不学理论知识,在完成任务时候不求甚解、依葫芦画瓢,虽然完成了任务,但是对知识没有消化吸收,没有理论的指导,技能不会迁移。三是课程的要求,特别在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中,学生经常只会做项目任务,不会自主设计修改,由此造成整体教学效果差、教学效率低的现象。为此,尝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力求改变目前的这种状况,很有必要。
  中职计算机专业尝试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同样具有一定优势。首先中职学生课余自由支配的时间充足,他们能熟练使用网络社交工具,支持翻转学习的手机、平板、网络等信息工具在计算机专业学生中很普及。其次学生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差异,可在课前学习和小组讨论中起到引领的作用,对疑难可以有突破,从而带动学生整体学习突破。再者学生迷恋游戏的根本原因是追求同伴认同,充分利用这一点可以在翻转课堂的小组讨论和同学互评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最后计算机教师本身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在制作微课视频、采用教学平台、师生网络交流、网络展示等方面驾轻就熟,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带来便利。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探索
  本着学习先进理念、践行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体验的想法,笔者对数字图形图像处理课程进行翻转课堂式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模式的探索。
  1.课程教学实践
  根据教学设计理论结合翻转课堂的理念,将课程的教学设计成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学习三个组成部分。下面就以"PS路径工具——钢笔"这节课为例,阐述教学设计与实践。
  首先是课前学习环节设计。第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课程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王向东主编的《数字图像处理》中的项目四任务一。课程围绕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图像编辑的核心技能,采用来源于企业真实任务的教学项目。学生已有图层、选区、色彩调整等的知识准备。本课任务重难点为路径的绘制与合理调整。根据教学任务,增加技能练习任务、导入和拓展增加海报设计的部分知识,结合专业与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本课的教学对象为2015级广告设计班,他们有绘画基础、思维活跃、主观性强、易接受新事物、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竞争意识、精益求精的精神。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特点适合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和特点及现有的信息技术条件基本支持进行课前自主学习。
  第二,微课视频的制作与发布。针对"PS路径工具——钢笔"这节课的知识要点,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老师分别准备了知识点微课和技能点学习视频。知识点微课包括PS钢笔工具的基本使用(5分20秒)和PS钢笔工具的使用技巧与使用方法认知(8分15秒)。
  知识点微课由老师本人录制,既有利于将知识点表述清楚,又能让学生在观看时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在此之外,老师采用网络检索的方式准备多个钢笔工具实例操作的视频,拓展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层次。
  随后,老师通过班级QQ群作业平台发布微课与视频。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教学中的第一环节——微课教学视频的录制、选取、发布。
  第三,课前练习与学习反馈。课前学生在课余的碎片时间借助网络观看老师发布的微课与教学视频,并结合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对视频中的收获与疑问进行记录。鉴于本课程需要上机操作的特点,將学校机房在特定的时间对学生开放,让他们能够进行技能练习、完成导学任务,上传导学任务作品。老师布置的导学任务设计是针对性的课前练习——钢笔工具绘制不同类型的线条,是对微课视频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巩固。
  老师通过网络平台查看学生学习微课与视频的时间与进度,了解学生课前学习的状况;查阅学生上传的导学任务作品,了解学生课前学习的成效;对学生提交的导学任务作品进行评价,对学生课前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反馈。同时学生可以通过QQ讨论组、微信等平台发布疑难、问题、困惑,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帮助,老师亦借助网络实时与学生进行交互、沟通、解决疑难问题。以上方法实现师生课前了解沟通无障碍、无时差。
  第四,学生互评与竞赛。学生完成的导学任务作品上传后,班级同学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浏览,并通过平台进行投票评价。投票以小组的积分形式进行竞赛,并带入课堂学习环节,此环节优越性表现将在课堂环节中享有优先权。老师借助学生互评与小组竞赛有效提高学生课前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其次是课堂学习环节设计。第一,新知识学生获得分享导入。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新知识的获取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内化而来。本课采用知识分享会的形式,学生按小组准备好课前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总结,学生小组派代表进行课前学习知识的讲解、演示、补充。课前积分最高的小组,在此环节体现优越性,选择进行讲解的学生代表。此环节老师也可以预备设计一个相应难度的测试来了解学生课前学习的已有水平,其效果知识分享会比较类似,起到对课前学习的督促作用,进一步了解学生课前学习对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并再次巩固。第二,新知识学生建构问题设置探索。根据课程的内容、目标及微课视频的教学,老师巧妙的设置探索任务苹果LOGO的绘制,其中设置几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分别为曲线的控制、节点的增加与减少、节点位置调整。知识与技能点既涉及课前学习知识点,又有额外的提高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能力结合小组成员进行学习探索,期间会有老师预设的问题和学生个人具体的问题涌现。要求每位学生都在教师设定的问题与自己生成的问题中探索学习,通过小组内协作学习与讨论。此环节的课堂形式需要足够开放,学生能够通过教学指导、网络检索等多角度地进行自主探究性合作学习。第三,新知识同伴合作解疑巩固。学生需要表述自己任务探索LOGO绘制中出现的问题,如节点过多影响曲线平滑、尖锐角度的调整、曲线弧度调整等;老师呈现探索任务中的问题,如钢笔工具使用需要配合工具等。随后学生分小组进行课堂讨论探究,组间竞赛互补解决方案,老师引导辅助。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提供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老师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度。第四,新知识应用提升整合建构。本课在达成掌握钢笔工具使用的教学目标后,学生在已有技能的前提下,完成整体应用性任务——"宝贝天使"的制作。此环节主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已有技能对天使翅膀进行创作,并结合学生自己拍摄的个人生活照、艺术照再创作出一个全新的"天使"形象。此设计巩固强化技能操作,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积极性提升,且寓意每个努力的孩子都是我们心中的天使。最后作品以小组的形式上传平台进行展示与打分评价。学生之间打分与发表评论,教师通过平台统计数据,对作品评选总结。第五,新知识总结多元评价激励。本课最终的海报作品有学生投票评价、教师评价,学习过程有学生积分评价、过程评价,自我实现有自我评价,小组合作有组内评价,小组竞争有组间评价。评价的表现形式以各种评价表和作品投票的形式体现。最后评选出最佳学习小组、最佳学习者、最佳合作伙伴,肯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励学生学习表现。本课中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既关注过程也注重结果;评价者也多元化,由教师、学生本人、小组成员、班级成员组成,还可以扩展到其他科任教师、家长等。
  最后是课后环节的设计。课后是课堂的延伸与拓展,老师还个性于学生,布置开放性的海报创作任务,要求利用课堂学习的知识技能。这样既巩固强化了课堂知识于技能,又发展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不局限学生。作品通过平台展示,学生有学习成果,老师见到教学效果。
  2.翻转课堂实践的反思
  一方面是翻转课堂带来的改变。
  第一,改变了教与学的传统流程。翻转课堂模式下,老师课前准备微课与视频、导学案、课前任务等;学生在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基本知识与操作的学习;师生通过信息手段在课前进行沟通交流,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方案。课堂中师生更多关注的是生成问题与知识难点的解决;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探究目的,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内化;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与疑难困惑,有效辅导、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问题、落实教学目标。课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布置技能延伸任务;学生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理解与创新,对知识进行巩固内化拓展。
  第二,改变了学生针对学习问题的解决方式。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模式下,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操作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对于其个体而言是实际而具体的,对于班级整体而言是有不确定性的,其对问题解决的需求性与迫切性强烈,从而改善了学生寻求解决方法的积极性。问题解决的方式上遵循"首先自主查阅资料思考,其次小组同学合作讨论探究,最后寻求老师沟通辅导帮助"的顺序,客观上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情境和教师导学生、学生优带差的二元学习关系。在作品网络展示、同伴互评产生的同伴认同感的激励下,学生乐于参与问题讨论、指导帮助、获取知识、展示作品,进而让学生能正视学习问题,主动解决学习疑难。
  第三,改变了老师在课堂中的存在方式。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绝对主体。老师则以多种形式存在:课前微课录制、导学案制作、情景建构时,老师是引导者;课前学习监控、学习效果检测时,老师是督促者;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协作学习时,老师是合作者、组织者;知识分享、成果反馈时,老师是学习者。翻转课堂下,老师不再是传统模式下知识的权威,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在此过程中,计算机课程老师不再需要按部就班的繁琐的讲解操作过程,可以在理论的高度灵活指导实践操作。在实际的问题讨论中,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提高,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另一方面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是确保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所用学生都进行有效学习。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这个课堂形式的起点,保证此环节的质量尤为重要。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学习惰性很容易在课前学习环节放大,导致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困难,因此需要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老师制作微课教学视频时要考虑知识主题、视觉效果、交互功能、时间长度等因素,让学生有兴趣、能够坚持观看视频;老师要有能够借助的信息平台(如蓝墨云班课、UMU平台),及时掌控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进度,并能随时提醒与督促,学生也需要这样的平台及时反馈学习效果、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学习困难;在课前和课堂环节中要设计对课前学习的检测环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紧迫感和学习动力。二是确保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所有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小组分工、合作探究是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承载形式。在课堂内外的合作探究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知识基础、性格特点、沟通能力等多方面原因,会游离于合作小组之外,作为一个旁观者存在,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在教学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学生分组分工时,务必做到组间要均衡,组内有差异,明确小组每一个学生的角色职责、任务,每个学生都有事情要做、向老师提交任务单;制定的课堂评价体系中,要有充分体现小组合作表现的指标参数。用学生自评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活动,用学生组内互评督促融入小组探究活动,用教师评价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协同学习活动。
  三、小结
  中职计算机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师生借助信息化手段、網络资源与课余时间进行知识点落实,利用问题讨论与操作实践实现重难点的突破。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有明显改善,体现学生主体的思想,实现了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马秀麟,吴丽娜,毛荷.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1).
  [2]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
  [3]高珊珊,李忠美.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学英语课的分析与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
  [4]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
网站目录投稿:代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