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是一种古代工艺品的称呼,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在明朝景泰年间非常流行,而且工艺品上面大部分都是蓝色,所以得名景泰蓝。那么景泰蓝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工艺制成的,这种制作工艺的流程又是什么?景泰蓝有怎样的发展历史,景泰蓝的工艺品到底有多好看?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 景泰蓝(Cloisonne),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名,故后人称这种金属器为"景泰蓝"。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铜胎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过去是一门仅为帝王家享有的独特工艺。"铜胎掐丝珐琅",顾名思义,是指在铜胎上,用细薄的扁铜丝掐成花样,再在铜丝立面围成的小隔间填充珐琅釉彩,经反复烧制、镀金、打磨而成一件件光彩烁目的珐琅器皿。 掐丝珐琅自元代从西亚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有着伊斯兰教艺术繁复绵密、极重线条和设色的特点,而中国传统美学是一种忽略色彩与形似的美学。掐丝珐琅的繁丽生动、辉煌灿烂,对国人尤其士大夫阶层,造成了审美上的冲击与反动。譬如像曹昭这样的文人,就断然认为珐琅器失之俗艳,"但可妇人闺阁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虽然未能迎合士大夫文人淡雅高洁的趣味,掐丝珐琅却深得元、明、清几朝统治者的喜爱。由于盛行于明景泰年间,且早期以亮蓝为主调,又名景泰蓝。 掐丝珐琅技术最早可追溯至元代,但元代工艺还很粗陋,胎型笨重,掐丝欠均匀,色彩也比较单调。到了明中期,工艺臻至成熟,不仅制胎巧夺天工,器型丰富多样,釉色更是变幻万端,在早期的宝石蓝、菜玉绿、鸡血红、车渠白之上,又新添了葡萄紫、翠蓝和玫瑰色,观之愈加纯净透亮。 明晚期,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掐丝珐琅工艺一度陷入低谷。直至康熙年间,掐丝珐琅器才重新开始烧造,到雍正和乾隆年间迎来了第二个高潮。 清代掐丝珐琅技艺较之前朝已有长足进步,其一大特点是体量宏伟,器型已从盘、碗、盒、熏、炉、鼎、樽、壶等小巧物什,扩大到了日用家具,如桌椅、床榻、箱柜、屏风、鼎式大香炉等等。如今到故宫走一圈,几乎各个殿厅里都放着大而醒目的景泰蓝摆件。另一特点是将掐丝珐琅与錾胎珐琅、画珐琅、宝石镶嵌、漆雕、木雕等其他工艺相结合。乾隆曾下旨制造掐丝珐琅佛塔六座,这一组高两米有余的"铜胎蓝绿地掐丝珐琅宫殿亭式佛塔",工艺繁复,纹饰曼妙,充满恢宏庄严的皇家气象。 掐丝珐琅被历代帝王当作独一无二的皇权与财富的象征。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宫里吃年夜饭的时候,唯有皇上用的是景泰蓝餐具,陪宴的亲王贵胄用的都是瓷或银质餐具,乾隆皇帝以珐琅器来彰显帝王与臣子的不同。 制作步骤 设计纸稿 设计胎图、丝工图纸、蓝图(点蓝的色稿):首先有设计师设计胎图、丝工图纸、蓝图(点蓝的色稿),转成拷贝纸稿以备下一道工序应用。 胎型制作 先将紫铜片按照图纸要求剪出各种不同形状,并用铁锤敲打成各种形状的铜胎,然后将其各部位衔接上好焊药,经高温焊接后便成为器皿铜胎造型。 掐丝过程 用镊子将压扁了的细紫铜丝掐、掰成各种精美的图案花纹,再蘸上白芨粘附在铜胎上,然后筛上银焊药粉,经900度的高温焙烧,将铜丝花纹牢牢地焊接在铜胎上。 点蓝过程 经过掐丝工序后的胎体,再经烧焊、酸洗、平活、正丝等工序后,方可进入点蓝工序。点蓝是艺师把事先备好的珐琅釉料,依照图案所标示的颜色,用由铜丝锤制成的小铲形工具,一铲铲地将珐琅釉料填充入焊好的铜丝纹饰框架中。 烧蓝过程 是将整个胎体填满色釉后,再拿到炉温大约800℃的高炉中用一些矿物石头粉作燃料烘烧,色釉由砂粒状固体熔化为液体,待冷却后成为固着在胎体上的绚丽的色釉,此时色釉低于铜丝高度,所以得再填一次色釉,再经烧结,一般要连续四五次,直至将纹样内填到与掐丝纹相平。 磨光过程 是用粗砂石、黄石、木炭分三次将凹凸不平的蓝釉磨平,凡不平之处都需经补釉烧熔后反复打磨,最后用木炭、刮刀将没有蓝釉的铜线、底线、口线刮平磨亮。 镀金过程 将磨平、磨亮的景泰蓝经酸洗、去污、沙亮后,放入镀金液糟中,然后通上电流,几分钟后黄金液便牢牢附首在景泰蓝金属部位上了。再经水洗冲净干燥处理后,一件斑斓夺目的景泰蓝便脱颖而出了。镀好金的景泰蓝再配上一座雕刻得玲珑剔透的硬木底托,更显出景泰蓝雍容华贵、端庄秀美的姿色。 随着景泰蓝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需要,一些异形产品、实用产品、旅游纪念品以及高、大、精、尖、高品位的景泰蓝大量生产,新品种、新花色、新工艺不断涌现,玉雕、木雕、漆艺以及花丝镶嵌等工艺结合,由于多种工艺巧妙结合,各种材料互相衬托,再加上通体又镶嵌了大量的宝石,更使作品新颖奇特、玲珑剔透,通体散发出珠光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