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我以为,比心理学家的所有其他假设更可能被公众接受的假设是,人是追求快乐和幸福的。幸福有如禅,不能说,一说就错。但总有心理学家不怕错,他们说,幸福的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果真如此,我们便可以通过把握和调整自己的心态赢得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心理和谐是指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即对内能悦纳自我、平衡认知失调、化解心理冲突,对外能适应社会、调整挫折反应、化解人际冲突。心理和谐要靠心理调适,心理调适指个体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心理与行为障碍时,自我调整认识或行为以积极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 不夸张地说,维护心理和谐,学会心理调适是一个关乎个人生活、组织效率、社会进步的话题。我常说,讨论这个问题,"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今天,竞争加剧,节奏加快,价值冲突,观念多元,贫富悬殊,利益调整……人们普遍面临着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容易出现各种迷惘、不安和失衡,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直至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也大大增加。心理调适问题因此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容回避的"显问题"。 用理性赶走坏情绪 合理情绪理论(注①)认为,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的思维和信念,不合理的思维和信念往往造成情绪上和心理上的痛苦和困扰,甚至影响心理健康。我们可以把合理情绪理论简单直观地表达为A—B—C理论:A(activatingevents)是指诱发性事件,即引起情绪变化的事情;B(beliefs)是指个体的特定信念,即他对具体事件相应而生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consequences)是指特定事件诱发的个体的情绪及行为反应。假如我们长期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总是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最终可能导致心理上的疾病。 在我看来,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容易因为这样三种不合理的信念而产生"坏心情"。 "必须"和"应该"。这是对生活的一种简单、幼稚、固执而任性的要求,用"必须"和"应该"作关键词提出对世界或他人的不合理的臆测于要求。如"我必须成功"、"人必须按照道德原则行事"、"我公正地对待别人,别人就应该公正地对待我"、"我努力了就应该有回报,我有成绩就应该得到提拔"……有了这样的信念,一旦事情的发展不如自己所期望的,他们便很少能够通过反省自己来与现实和解、接受现实,而是容易怨天尤人,埋怨"这该死的世界出了问题!""我怎么总是遇人不淑?"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有些人的感叹"我这个人怎么这么倒霉,身边尽是些小人?""我们单位从上到下没一个好人!" "必须"和"应该"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会是对生活充满理解和弹性的信念,即便事情的发展不如我们的期望,我们感觉到的也只是可以调和的冲突,而不是宁折不弯的崩溃。 "糟糕至极"。当一个人使用这种字眼时,通常是在说,自己遇到了恶劣到无以复加的事情,面临灭顶之灾,身在万劫不复的绝境中。其实,任何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了,我们总能在它之外找到比它更不好的境况聊以自我安慰,就像印度谚语里说的:我一直抱怨自己没有钱买鞋子穿,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一个没有脚的人。不仅糟糕之外还有更糟糕的,任何一件糟事本身从来都是利弊参半,关键在于你习惯于用什么样的目光看到它的哪个部分。而习惯于对一件事作"糟糕至极"判断的人,实际上往往会对所有的事都做这样的判断——习惯于看到、而且是只看到事情消极的一面,进而总是置自己于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而难以自拔。所以,最糟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 "糟糕至极"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会是对生活充满原谅和感激的信念,即使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也总能在它之外找或多或少的庆幸,保持感恩惜福的心态。 "全部"和"所有"。这主要是指个体在认知自我时一种过分概括化的认知偏差,以一概十,以偏概全,发展至武断专制。在这种认知方式中,个体很容易从对一件事的得与失的认识,上升到对一种能力的高与低、一种品质的优与劣的判断,进而从这种判断上升到对整个人生的成与败的推测。比如,某人在一次重要的约会中迟到了,由此判断对方是个缺乏时间观念的人,进而,一个人缺乏时间观念,注定效率低下、一事无成。如果有这样一种认知模式,那么我们做每件事岂非都要胆战心惊、如履薄冰,因为这一件事便关乎整个人生——我们不能做错任何一件事,错一件事便关乎整个人生,我们不能输掉任何一件事,输一件事便会输掉整个人生。不难想象,以这样一种心态做事,成功的概率反而会降低,没有多少人有这么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在所谓决定命运的关头还总是临危不惧、镇定自若。 "全部"和"所有"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会是对人生充满耐心和希望的信念,即使我们出了差错,即使我们常常失败,也能把自己当作有可能犯错误的人类一员坦然接受,并在这种人性的真实展现之中获得另外一种完美无缺。给自己"减负减压"个人的工作压力的调节阀并不完全操纵在自己手中,但认为自己对自己的工作压力的调节完全无能为力,多少也是在推卸责任。这里需要澄清一个认识,在有些生活信念的支配下,我们的确容易觉得无路可逃,那么,换一种生活态度试试?也许换一种态度生活就海阔天空了。 学会放弃 两个孩子去问一个智者,怎样才能获得人生的快乐?智者拿出一个瘦颈宽腹的玻璃糖罐,里面装满了五颜六色、对孩子有致命诱惑的糖果。智者说:"这些就是人生的快乐,你们每个人都有机会伸手进去抓一把,能拿出来多少,就意味着今生能够获得多少快乐。但是,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而且时间有限,最重要的是,你不知道大限在哪儿。"第一个伸手进去的孩子抓了满满一把,贪心不足蛇吞象。可是罐子的肚子大口却小,到了瓶颈那儿拿不出来。拿不出来却不肯放,每一块糖果看上去都是那么诱人,正如每一种人生的快乐都是那么令人难以割舍。于是他想,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一下、挣扎一下,或许就能全身而退。可是时间在流逝,大限一到,无功而返。另一个孩子智慧得多,所谓智慧得多,其实就是懂得克制得多,能够放弃得多。他也抓了满满一把,但拿不出来的时候他肯放,首先能明确判断,什么是最值得自己珍惜、追求和拥有的,什么是其实可以不要的;其次不仅认识得到,还能做得到,也许更多的人是知易行难。他还能果断行动,放掉那些可以放掉的,让自己的手形逐渐缩小,压力逐渐减轻。最后,他没有得到全部,但得到自己可以得到的那些。智者对他们的教诲就在这不言之中:人生快乐的获得首先在于学会放弃。 一定要甘于有所放弃。什么都不肯放,往往丢掉了个人生活中最有价值的体验,就是属于自我的独特的快乐和幸福。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要多风光有多风光,要权有权,要钱有钱,要名有名,要地位有地位,他们永远都站在舞台的中央或媒体的封面,做着最炫目的表演,惹人艳羡。但是,往他脚底下看看,原来,他穿了一双红舞鞋(注②), 想停都停不下来。 一定要善于有所放弃。只强调甘于放弃有些人会觉得委屈:我是很累,但我之所以这样,实在不是想通过把守着权力或做事为自己谋什么好处,实在是因为有些事除了我就没人肯做、没人能做或者没人能做得好!这便是自利之外的另一二种可能——太过自恋。如果一件事离了你就没人肯做,那多半是做不做对公共利益没什么太大影响的事;如果一件事离了你就没人能做或者没人能做得好,这就让人很感怀疑了,什么人、什么事是这样的?是不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 强制休息 "加班"本是一种应急工作方式,工作中总难免有紧急和例外的情况需要及时应对处置,所以要加班。但加班在现在很多组织和个人那里已经不是应急的手段,而成为一种常规工作方式。试图以这种方式去提高、促进组织或个人的工作绩效其实是非常值得怀疑的,最朴素的道理是天底下没有免费的晚餐,这就好比个人超前消费、财政透支,这不过是组织和个人在使用自己的人力资源的时候的一种寅吃卯粮、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欠了债总是要还的。还债表现为各种方式。比如,工作人员的身体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生病了要不要钱治?或者,身体没病但心理有病,这更麻烦,会影响到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乃至于产生变态反应。比如,对工作的倦怠感日益严重,讨厌工作,出工不出力、磨洋工,更谈不到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效率实际上是在下降。比如,人际关系失调,影响群体气氛和凝聚力,降低了组织效率。比如,思维、情绪、行为产生障碍等。 能不能自己关心自己?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自己减负减压、强制休息——强迫自己周期性地彻底摆脱工作,进行心理调整和放松。 接受人生的"不如意"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得意处只二三。什么是"不如意"?我以为就是有一个愿望未能如愿以偿,或追求一个目标最终求而不得,因此遭遇的失败、沮丧的状态,就是心理学上讲的挫折。更严谨一点的表达是,个体在受某种动机推动去为实现某个目标而行动的过程中,因为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而无法实现目标,致使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身心处于不平衡状态、紧张度较高,这种状况可能使个体产生失望等负面感受及一些特定的行为反应。心理健康理论认为,动机冲突与心理挫折是影响心理健康、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 但偏偏,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1997年,美国著名的培训咨询专家、白宫商业顾问保罗·史托兹(P.G.Stoltz)博士出版了《AQ——逆境商数》一书,"逆商"开始被人们了解和接受。逆商(AdversityQuotient)在史托兹那里被定义为面对逆境的态度和超越困境的能力,或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梁启超曾经有过的一段论述,是对逆商说的最好解读:"那些智力意志薄弱的人,开始坚决地说我要如何、如何,他认为天下的事本来是很容易的。等到事情迅速来到面前,而不少困难阻力也突然随之而来,他就灰心丧气萎靡不振了。那些次一等的坚强人,凭一时的意气,通过了第一个难关,等到再遇挫折,也会退下来的;那些更坚强一点的人,遇上五、六次挫折,也是要退下来的。因此,事情越大,遇到的困难挫折越多,能够不后退的也就越困难;除非最坚强的人,是没有能善始善终进行到底的。假如遇到挫折而不退缩,那么度过小的逆境之后,必然会有小的顺利;度过了大的逆境之后,必然会有大的顺利。错综复杂的困难和挫折都经过了,随后就会有迎刃而解的一天了。"如此可见,挫折对于成功者是一块进阶之石,对于能者是一方歇息的凉亭,而对于懦弱者则是一座翻不过去的山。 当然,从维护心理健康的视角看,面对挫折,绝非只是非进即退、进是退的简单选择。高逆商应该使我们既不失追求,有做大事的豪情和准备,又能自我宽慰,给自己一片能自由生长为自己的空间。 而在我看来,提高逆商的第一个努力是,修正关于挫折的三个错误信念: "到底要怎样做,我才能避免挫折?"只有在神话与童话里,人们才可能生活得无忧无虑,真实的生活永远都像一首诗歌里说的,原是不断地受伤,又不断地复原的过程。认识到挫折乃生活本身题中应有之义,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很多无谓的忧虑。有时候,倒正是这些欲求完满的瞻前顾后使我们没能平心静气地坦然面对挫折。认识到这一点,你对生活中的阴晴圆缺便沉稳多了,你知道人有的时候必须要接受自己不乐意接受的现实,正如有的时候他们却必须舍弃他们不愿舍弃的东西。 "我并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会让我遇到这样的境况!"你确实没有做错什么,但挫折也确实不是一种惩罚。把挫折视为惩罚的人必然会在挫折之后生出种种自卑、自责、自罪、自怨自艾的怨恨来。然而事情的真相是,生活中的不如意如同如意一样,它可能随机地发生着,并非你的错误,也非他人的安排。 "为什么偏偏是我?"说这种话的人往往过于关注自己、怜爱自己。每个人都有挫折,每个人都有过追求、向往到心焦,惋惜、遗憾得心疼的时候,不仅仅是你。洞悉别人的失落,体察别人的困顿,这不仅能培养我们同情别人的善心,而且也使我们能够对自己的处境稍感宽慰,至少在这里,生活没有厚此薄彼。 美国的《今日心理学》杂志调查发现,那些经历过重大挫折并且仍过得不错的人,正在验证着这样一个幸福法则:并非只有快乐才让我们活得更好。虽然幸福的主要成分是快乐,但忧愁与遗憾也常常成为其组成部分。快乐只是人类生命众多价值中的一个,同情、智慧、利他、见识、创造,甚至不幸,都会有助于提升人类的素质。因为有时只有恶劣的境遇才能迫使我们承担起令人痛苦的蜕变过程。一个完整的人生,光有平平淡淡、无忧无虑并不足够,我们还需要经历痛苦。幸福的人生需要经过磨炼,一些曾经经历痛苦的人,在面临无情打击,被迫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时,可能会讲述出哲人曾经说过的幸福的真正含义。 快乐,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最重要营养品 来自生活的快乐感觉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尤为重要的营养品,乐趣多多,方能生机勃勃。生活的快乐感觉会激发个体生活下去的直接的欲望,进而激发起生命内在的力量。活着本身固然就应该很快乐,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但除此而外,也有一些特殊的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更为有效地回避和化解负面体验,增加快乐感觉。 生活不能被"泛工作化" 坚持积极的业余爱好之于健康生活和健康心态至少有两层重要意义。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把自己的生活变得全面、完整因而协调安全起来。我觉得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正在被日益全面的工作化,尤其是对领导者和管理者群体而言,工作渐渐侵蚀了他们越来越多的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好多原本属于狭义生活内容的事情现在都在被"泛工作化",工作渐渐成为生活当中越来越重要,然后是最重要,然后是惟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好多人因此成了隐性的"工作狂"还不自知,极大地降低了生活的快乐感觉。比如,一离开工作就有内疚感和负罪感,无法安然、坦然地享受生活中很单纯的快乐;比如,一离开工作就无法生活,认为自己更适合工作而不是休息,直到耗尽心力。所以我们确实需要一些积极的活动来平衡失重的生活。其次,我也同意,职业成就对于现代人的自我确认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价值根源,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是通过自己的职业成就来表现我们的社会价值,获得自信和自尊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这一点毫无疑义。但是职业发展是需要一些特质的,如何去培育那些可以促进职业发展的特殊的精神和素质?我以为有的时候正是所谓"功夫在诗外",会生活的人或许更会工作,通过坚持一些积极的业余爱好可以帮助我们培育更健康的人格、更良好的心态、更出色的能力。 什么是积极的业余爱好?我理解"积极的"至少有这样三层要求:首先,一定是做来快乐的。寻找爱好的时候切忌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追随时尚、附庸风雅,那样的话,爱好很快会变成一种压力,由"舒服"变成"束缚"。积极的第二层要求的是,能够带来学习、发展和创造的体验。比如,我绝对不是说打扑克、打麻将、看看电视连续剧、读点言情小说、逛逛街,这些活动就不积极。但换一种比较一下,比如学习书法,你要找帖子来临来读,要学着选购笔墨纸砚,要学着在写字的过程中修身养性,你写出来的字,一张与另一张是不一样的,而这个不一样是跟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有好大关系的,这就是学习发展和创造。积极的第三层要求是,业余爱好的活动性质跟工作的活动性质最好是互补的。很简单,做体力劳动的闲来不妨养精蓄锐,而脑力劳动者业余时间最好能做点身体的运动,特别是要鼓励自己投"身"其中,发展某种实践技能。 做一个"平衡美人"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没什么更多的别的事能够比帮助别人、做好事更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这决不是空洞的道德说教,它其实有着非常合理的心理机制,"做好事"会使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得到改善、对自己的评价得到提高,换言之,会使自己经历一种"自我悦纳"——愉快地接受和肯定了自己,这种心理过程可以很大地满足个体的内部尊重的需要,需要被满足了,情绪当然就是积极的。 助人可以给我们带来由衷的快乐,我也深信,每个人都是有仁爱之心、良善之心的。但反观一下现实,有点遗憾,被践行了善行好像不如以为的善心那样多。我宁愿以为,那是因为我们有些人太忙了,忙忘了,而这于人于己是一种多大的损失啊!为了避免这种损失,可不可以从现在开始,为自己确立一种固定的助人方式?有了一种固定的方式就不容易忘掉了,我的很多朋友都有。比如捐资助学,在福利院助养孤儿,比如定期到老年公寓做义工、到监狱为犯人提供心理援助、寒暑假去边远地区支教……还有的很简单,家里人周末爬山锻炼的时候带几个垃圾袋,沿途顺路捡拾垃圾,一周省下一顿外出聚餐、改善和放松生活的花销,买两袋大米或几桶食用油,送给社区里的贫困家庭……还有的更简单,家里人每天用剩下的一块钱以下的零钱就不要用了,出门时带着,遇到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一点,给完了为止,没给完就放到各种基金会的捐款箱里……总之,随手可做的善事很多。 文为在苏州论坛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