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北京明十三陵长陵


  明十三陵坐落于昌平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是明朝(1368-1644年)十三位皇帝陵墓群。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1409~1645年,距今已有300~6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国家级文保牌
  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与陵之间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长陵左右。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神道,又称神路,明十三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就是长陵神道,进入明十三陵首先经过长约7公里的神路,这条神路由南向北依次是:石牌坊、大红门、神功圣德碑、石象生、龙风门、南五孔桥、七孔桥(已损毁)、北五孔桥,到长陵门前。古代帝王陵区的布局,最先建陵的皇帝修建的主神道通常会直达其陵前,以后的帝王则在主神道的基础上,向其他方向延伸出辅神道,通往各自的陵前……
  石牌坊
  石牌坊(872路公交车涧头村下车前行300米)是一座六柱五间十一楼的彩绘超大石坊,高五十尺(合16米),宽一百零四尺(合35米),其上巨大的汉白玉石构件和精美的石雕工艺堪称一绝。从15世纪初叶到17世纪中叶,明朝的皇帝们在天寿山南麓为自己建造了整整108平方公里的巨大陵区,这座大石牌坊就是整个陵区最前端的领头建筑。是天寿山明陵的第一座标志性建筑。
  石牌坊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是明世宗朱厚熜下令建造的。朱厚熜以兴王世子身份入承大统,接替了荒淫皇帝武宗朱厚照的皇位。为了表示自己是个敬神法祖、气概不凡的皇帝,朱厚熜一方面更定祭天祀祖的礼制,以标新立异;另一方面又在为自己大兴土木建造陵墓的同时,花费大量银两,对天寿山祖先的陵寝进行修饰和增建,以展示自己的"孝思"。
  建造这座石牌坊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工程。从营建目的上讲,朱厚熜下令建造这座牌坊,首先是为了弘扬祖先的功德,也就是说这座牌坊属于功德牌坊的性质。明朝时官员到此都要下舆,改为骑马前行,以示对先皇的尊崇。其次是出于"风水"的考虑,以使天寿山陵寝的风水堂局更为完密。基于此因,这座牌坊在位置的经营上别有一番深意。牌坊东面有龙山前后延伸,牌坊之西则有虎山左右伸展。这就造就了陵区东西两面,龙、虎砂山的左右联系之势。所以,清梁份《帝国图说》写到:"天寿山山势层叠环抱,其第一重东西欲连未连,坊建其中以联络之,以青乌家言,非直壮观也。"特别是牌坊北面正对天寿山主峰,又形成了"巧于因借"的"借景"之美。
  夹杆石四面浮雕精美,分别雕刻着"双狮滚绣球"、"云龙"和"草龙"图案。夹杆石顶部前后各雕麒麟或卧狮,左右两侧均雕宝山。
  大红门
  大红门(位于公交车大红门站)也称大宫门,坐落于十三陵陵区的正南面,是陵区的总门户。大红门墙体为红色,单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下承石刻冰盘檐,辟三券门,当年曾装有门扇。
  中门是已故皇帝、皇后棺椁和神主、神牌、祭品、仪仗通行之门。左门是皇帝谒陵通行之门。右门是谒陵官员谒陵进入陵区所经之门。
  大红门两侧原有封闭陵区南端的墙体,从大红门左右两侧延伸至龙山、虎山两山之巅,然后再向东西两侧蜿蜒而去。大红门处于高岗之上,中门正对天寿山主峰,左右又衬以龙山和虎山,气势非凡。
  大红门内左侧原建有拂尘殿,为帝后谒陵时更衣处,清初已毁。据传为修建王承恩墓将其砖石拆除,此后又屡次平整土地,地基已经不复存在。
  下马碑
  下马碑立于大红门前左右两侧,形制相同。碑的正反面均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八字。朝廷命官前来谒陵,到此碑前必须下马步入陵,以示崇敬。
  西侧下马碑
  东侧下马碑
  大红门后的大道一直通向长陵,该道纵贯陵园南北,全长7公里,沿线一系列建筑物错落有致。
  神道内建筑设施现属于神道博物馆管理(公交车南新村站)。
  神功圣德碑亭
  神功圣德碑亭位于神道的中央,平面为方形,四面各辟券门,重檐歇山顶。碑亭四壁及台基为明朝原物,亭内石条券顶是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修缮时改建的,现仍完好如初。
  神功圣德碑其他三面,明朝时没有文字。清代增添了乾隆、嘉庆的御制诗文。
  碑首篆刻"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九个大字
  碑身阳面即是明仁宗朱高炽亲自撰写的"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碑文撰写于明洪熙元年(1425)。碑文书丹者,为正统初著名书法家、太常卿兼翰林侍书程南云。所书碑文,结构严谨,笔力遒劲,是一件难得的书法佳作。
  碑趺是一个昂首远眺的大龟,龟下有一层长方形的石台,上刻水波漩流。
  碑后身
  碑背面是乾隆五十年(1785),乾隆皇帝写的《哀明陵三十韵》,详细地记录了长、永、定、思几座陵墓的残破情况。
  碑东侧是清政府修明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嘉庆九年(1804)清仁宗嘉庆皇帝论述明朝亡国的教训得失。
  碑侧身
  华表
  华表立于神功圣德碑亭四角,对称而设,四座华表形制和纹饰相同。
  华表周身雕饰云龙纹,一条巨龙盘旋而上,上部穿云板,顶端是一个俯仰莲花形圆盘,叫"承露盘"。上蹲一头异兽,头朝上,俗称"望天犼"。
  朝南蹲立者称"望君出",它呼唤着帝王走出深宫,体察民情;朝北蹲者称"望君归",它呼唤着帝王不要在外久留,要及时回宫处理朝政。
  其上下坊束腰处均雕有精美致的云龙图案,柱身上雕刻着萦绕柱身盘旋而上的升龙和云朵。
  从长陵神功圣德碑亭往北的800余米的区域内,矗立着12对石兽和6对石人。这就是石像生了,这也是神道的主要景观,因为人们一提起神道,就会想起石像生。石像生由南到北的排列顺序是望柱二尊,坐立狮二对,坐立獬豸二对,立卧骆驼二对,立卧麟麟二对,立卧马二对,持瓜盔甲将军二对,朝衣冠文臣像二对,朝衣冠勋臣像二对。
  碑亭北侧有须弥座石望柱两根,柱身及基座均为六边形,柱身遍雕云纹,顶为云龙纹柱帽,均为明代遗物。陵前树立望柱作为神道的标志。
  12对石兽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狮子性情凶猛,用来辟邪;獬豸是传说中的异兽,用头上的角来抵触心术不正的小人。以上二兽用来守灵。骆驼、象、马用来驭使,麒麟象征吉祥,是个专司仪礼的角色。
  石兽之后为石人,相传秦代有位大将名叫阮翁仲,他身高力大,驻守边疆。因其防范匈奴有功,他死后秦始皇就在咸阳宫的司马门外,为他铸了铜像。后来,人们就把守护庙宇、陵墓的石像、铜像统称为"翁仲"。神道上这六组石人,雕刻精细,神态逼真。武将头戴凤翅盔,身着铠甲,威风凛凛,一派虎威;文臣和勋臣身着朝服,头戴七梁冠,手持朝笏,神态肃穆。
  棂星门(龙凤门)
  棂星门位于石像生的尽头,它设门三道,每道门有两块门枕石,可安两扇门扉,以取"设六扉而开阖"之意。三门之间为短墙,在明代时曾有黄绿琉璃饰件,1994年修缮时,恢复了其的琉璃照壁形式。
  由于三门的大额枋中部上端各饰有宝珠火焰装饰,人们又称之为火焰牌坊。而帝后入葬山陵时,必须经过此门,所以又常称之为龙凤门。
  过了龙凤门就是神道博物馆北门,附近有公交站昌平胡庄。
  南五空桥
  神路向北是南五孔桥(公交站昌平七孔桥),该桥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桥体连拱试结构,沿拱暄为花岗岩材质。桥长41米,桥面净宽11.8米,五孔中间为大孔宽5米,两旁的二孔4.5米,边上的两孔3.7米。几百年来古桥桥身依然坚固如初,巨石铺设的桥面依然完好。桥下杂草丛生,河道干涸,桥基础基本上看不到了;桥上的护栏石板早已经踪迹全无。
  七空桥
  五空桥北100米有座规模宏大的七孔桥又称"神路桥",是明十三陵最大的桥梁。原桥既有实用的功能,又有装饰神路的功能。据《昌平县地名志》记载,七孔桥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横跨在京陵御道和东沙河上游的支流交汇处。明清时一般情况下车马是不能在桥上通过的,只能在旁边涉水行走,否则就会收到严厉的惩罚。七孔桥石拱券中间一孔跨径为6>1米,其余为5米,桥长78米,宽12.6米,高7.6米;明天启年大雨磅礴,洪水不断暴涨,水势凶猛,七孔桥全部被淤泥掩埋,后又多次遇到洪水,将桥全部冲毁。现在七孔桥只剩下残破的石拱券部分基础,栱眉石上还保留着石榫槽,七孔桥四周还残散落着大块的桥石料。1958年在老七孔桥原址西侧修建了一座二级公路七孔石桥,连接延庆、赤诚等地区的国道。
  七孔桥遗址西侧为1958年修建的一座二级公路七孔石桥
  北五空桥
  北五空桥(公交站定陵路口)是与南五空桥相对而言,该桥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桥体连拱式结构,上部拱券主要用亲青砖码砌,外沿为花岗石,下部为石料外墙青砖芯的尖状墩台,桥长41米,桥面净宽12米,五孔的中间为大孔,跨径5米,两旁的二孔跨径各4.5米,边上的二孔跨径各3.7米,现在石桥桥身坚固如初。桥身整体下沉,淤泥填满河道,桥基础已经看不到了,望柱和石栏杆无存。
网站目录投稿:巧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