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万历中晚年为什么抱着女人抽大烟


  明朝时期的万历皇帝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他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他早年在首辅张居正的辅佐下,励精图治,开创了有明一朝最辉煌的盛世,史称"万历新政",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皇帝压抑了十年的不满和愤怒一起爆发,他开始了对他的师相的全面清算,当他亲政后,特别是中晚年时期,万历皇帝甚至多年不上朝,不接见大臣,历史学家对万历皇帝这种倦政的奇怪现象进行了多番考证,依然是众说纷纭,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万历皇帝如此倦政呢?
  第一种设想是比较传统的,那就是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就没有了约束,开始沉迷酒色,厌倦朝政。这是一个很自然的想法,皇帝消极怠政,昏庸无能,往往与沉迷酒色密切相关,甚至还有人说他躺在皇宫里抱着女人抽了三十年的大烟。他确实是一个好色的的皇帝,这个皇帝的身边尽是女人,当然了,如果是单纯的好色倒也好说,主要是他的"好色"影响到了整个大明王朝的发展。
  在万历皇帝的私生活里,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他宠幸郑贵妃,为了宠幸郑贵妃,他将恭妃王氏(皇长子朱常洛的生母)以及皇后置于脑后,按说后宫争宠是常事,然而,王恭妃与郑贵妃之争,却使大明王朝深陷复杂的政治危机之中,最终导致党争不断而覆灭。
  万历皇帝对皇后并没有兴趣,于是与宫女王氏有染,生下皇长子朱常洛,王氏母凭子贵被封为恭妃,不过万历皇帝对王恭妃并无感情,他真正爱的是郑贵妃,并与郑贵妃生皇三子朱常洵,在生子之后,郑贵妃立马加封为皇贵妃,而王恭妃直到许多年后方才加封,万历皇帝对待二人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因此,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万历皇帝是倾向于立朱常洵的,可是,册立长子为太子是基本原则,朝中大臣大多拥戴皇长子朱常洛,向万历皇帝建议立长子为太子,这一点很不合万历皇帝的意愿,加之郑贵妃不断地吹枕边风,万历皇帝曾下决定立朱常洵为太子,甚至还曾给郑贵妃写过保证,却受到朝中大臣与万历皇帝的生母慈圣皇太后的极力反对。
  万历皇帝迟迟不立太子,看似是皇帝的家事,其实已经成为了国家的大问题。朝中大臣为此争论达十五年之久,派系林立,党争不断,内耗可想而知,历史上称之为"国本之争"。直到一六○一年,万历皇帝迫于压力,终于封朱常洛为太子,而朱常洵被封为福王,但是福王迟迟不离京就任藩王,他和郑贵妃都始终不甘心。
  直到有一天,郑贵妃决定铤而走险,刺杀皇太子朱常洛,于是爆发了明末三大谜案之一的"梃击案",朱常洛脱险后,马上向万历皇帝汇报了这件事,并将矛头指向郑贵妃,朝中不少大臣本来对于朱常洛就是较为同情的,形势开始对郑贵妃不利,福王的支持率瞬间下降,朝廷大臣纷纷站到了皇太子那边,福王这才离京就藩,也有人认为,"梃击案"是朱常洛所用的"苦肉计",他想通过这个方式,陷害郑贵妃和福王,从而达到逼福王离京就藩,稳固太子地位的目的,此时的万历皇帝,不得不放弃立福王为皇太子,太子朱常洛的地位也因而稳固。
  宠幸郑贵妃直接导致了长达十五年之久的"国本之争",也导致了"梃击案",使得朝局变得异常复杂,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内耗极其严重,毫无公义可言,在混乱的局势下,整个大明王朝开始摇摇欲坠了。
  万历皇帝对于这场"国本之争"其实是很反感的,他的意愿没有实现,而且还受到了道德的指责,在这场争论中,万历皇帝是一个失败者,他没有使朱常洵获得太子之位,从家长的角度来说,他败家,从皇帝的角度来说,他败国,这也就产生了关于万历皇帝"懒散"的第二个设想,那就是他根本不想参与这种争论,他更没有兴趣和朝廷大臣长时间地讨论所谓的国家大事,他只想自己乾纲独断,自己说了算!这种无休止的争斗实在是让他烦恼,特别是对于万历皇帝的心理来说,他更是厌恶,这是在挑战他作为皇帝的权威,于是,他反感,厌倦,到了最后就是灰心、绝望、放弃。然而,"国本之争"只不过是党争内耗之中的一件事情而已。
  其实万历皇帝在位期间也曾做过很多大事,比如万历援朝战争,播州之战等,这些都是万历皇帝乾纲独断所做的重大决策,事实证明,这些决策都非常英明,可见,这是一个喜欢自己拿主意,不喜欢听别人指导的人,确实遗传了朱元璋的基因。
网站目录投稿: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