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自1644年入关后,统治中国长达276年,满族的衣冠服饰也因此进入中原,并深深影响了近代中国人的服装文化,直到新中国建立前,满清风格的长袍马褂都是中国人出席重要场合时的正装,如今世界闻名的唐装其实与汉唐宋明没什么关系,本质上就是清朝马褂的变体。 由于满族入关前是个以渔猎骑射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常年生活在气候严寒的白山黑水之间,因此其服装都是便于骑射,利于御寒的,有着非常实用的功能性。满族服装形制和样式有着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然而清朝消亡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对曾经长期占据中国服饰主导地位的清朝服装已经逐渐陌生了,许多清朝服装的样式,如今的人们也很难再叫得出名字。 晚清重臣左宗棠,以一介书生投笔从戎,平定太平天国、收复新疆大好河山,在军中建立了不世奇功,他的部下一般称呼他为"大帅",他也时常是武将穿戴,身配腰刀,但左宗棠在下面这幅画像中所穿的袍服叫什么名字,如今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了。 这件袍子前襟下摆分开,右边裁下一块,比左面略短一尺,裁下来的前裾与衣服之间以钮扣扣上,它的名字叫"缺襟袍",那块裁下来的前裾叫"补襟"。 满族是个全民皆兵的民族,所有满人都要编入各个作战单位,因此整个民族就是一支军队,他们的服装就是军装。与现代军队有礼服、常服、作训服一样,清代满族服饰按照穿用场合的不同,也分为礼服、行服、常服等几类。其中,行服犹如当代军队的作训服,主要用于作战和射猎,最能体现满族以骑射为根本的游猎生活特点,它是满族在关外长期狩猎和作战活动的产物,既能防寒,又方便他们策马弯弓,追逐猎物。 一套完整的行服包括行服冠、行服袍、行服褂和行服裳等等。穿戴时,内穿行服袍、腰间系行服带、外罩行服褂、下系行服裳。缺襟袍就是行服中的行服袍,简称行袍。在清朝,武官上阵作战时,才披挂甲胄,上朝见驾或升堂办公时穿补服,其他场合基本都穿缺襟袍。清代袁枚在《随园随笔·原始》中写到:"今之武官,多服缺襟袍子。" 缺襟袍的基本式样为圆领、右衽、大襟,窄袖、马蹄袖口,有开裾,长度一般到膝盖上下,较普通袍服短十分之一,外层大襟则在距下摆一尺处裁去一块,形成"缺襟",其尺寸在清代典章中有明确规定,即"右裾短一尺",不得随意更改。内层掩襟的下摆要露出一段,补襟与掩襟之间以纽扣连接,一般用三枚纽扣,这样可将两层衣襟扣合为一体。在面料花色上,一般是通身深色的素织暗纹,很少有浅淡色。骑马时,右下角的那块补襟可以向上方或右方翻折,以扣子或绳带系住,使衣服下摆不至于阻碍作战时的剧烈动作。那块补襟在骑马时也可以卸下,以免衣襟牵挂影响行动,不骑马时再连缀为一个整体,这样行袍又能当常服穿了。缺襟袍还能灵活应对气温变化,当气温上升时,可以将补襟上翻或卸下,降温起风时再放下,这种分体设计,舒适而实用,体现了传统的物尽其用,因时而宜的造物思想。 缺襟袍在清朝时使用非常广泛,上至皇帝,下至普通旗人都可以穿用。清代紫光阁元勋画像中,武将并不都是顶盔掼甲,而是以行服冠帽的形象出现的,也就是大多穿缺襟袍。所不同的是,皇帝的行袍前后左右四开裾,宗室和普通大臣以及平民,都只能前后二开裾。 清代帝王在外出巡视、谒陵祭祖、行围打猎、征战讨伐等场合,基本都穿缺襟袍。清代官员的出行方式是武将骑马文官坐轿,但文职官员在随驾外出、远行出差等不是坐轿而是骑马的旅行中,也可以将缺襟袍作为官服穿用,所以缺襟袍还是文武皆宜的袍服。 满族进关后,气质和生活习性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优渥的生活使他们变得日渐骄奢淫逸,终日提笼架鸟、听戏狎妓,不复先辈的勇武,吃苦耐劳的品质更是荡然无存。起于骑射的满人在进关不到一百年时,许多人已经连马都不会骑了,为骑射而生的缺襟袍也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成为一种摆设。但满人为了表示不忘根本,便虚应故事,在晚清出现了不少"假缺襟袍",这种袍子大襟完整,在应该裁去"补襟"的下摆上贴一道黑边,并钉缀装饰性的纽扣,从外观看去仍然是"缺襟袍",其实徒有"缺襟"之形而无"缺襟"之实了,如果没有黑贴边和纽扣则与常服袍完全一样。 其实,为了方便行动而对服装下摆做针对性设计,不仅满族服装上有,汉族的衣服上也有,而且很早就出现了。清代文人赵翼在《陔馀丛考·马褂缺襟袍战裙》中写到:"按《国语》‘ 鄢之战, 郤至以韎韦之跗注,三逐楚平王卒 ’注:‘跗注者,兵服自腰以下注於跗。’则今之战裙,盖本此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春秋时的晋楚鄢之战中,晋军主将郤至在战场上三次遇到楚王,他穿了两块从腰部下垂到脚板上的皮甲,用以保护膝盖和腿脚。赵翼认为,清朝武官作战时穿的缺襟袍和战裙就是从那里演变来的。 由于把腰部以下的皮甲分成两块,武将跨步和上下战车时,两腿就不会受袍服下摆的阻碍了,其功能与缺襟袍是一样的。 到了隋代,这种设计更加成熟,而且形成了定制。据五代时的《中华古今注》记载: "隋文帝征辽,诏武官服缺胯袄子,取军用,如服有所妨也,其三品以上皆紫。至武德元年,高祖诏其诸卫将军,每至十月一日,皆服缺胯袄子,织成紫瑞兽袄子。左右武卫将军服豹文袄子,左右翊卫将军服瑞鹰文袄子。其七品以上陪位散员官等,皆服绿无文绫袄子。至今不易其制。又侍中马周,请于汗衫等上,常以立冬日,加服小缺袄子,诏从之,永以为式。"所谓"缺胯袄子",就是两侧开叉的衣袄,其作用就是为了方便骑射,并且规定,在军队里这种"缺胯袄子"要"永以为式"。 唐朝军队继承了这种"缺胯袄子"样式,武将多穿缺胯袍,这是一种直裾,左右开衩式的长袍。缺胯袍本是军中的戎装,可是因为也非常适合日常劳作,所以得到了普通百姓的喜爱,结果在民间大为流行,成了平民的服装。《新唐书·卷二十五·车服》:"开胯者,曰缺胯衫,庶人服之。"此后缺胯袍就成为汉民族最常见的男性服装,一直传承至明末。 尽管汉族服装上也拥有方便骑射和劳动的设计元素,但在实用性和灵活性方面却仍然不如游牧民族的服装。游牧民族在作战和狩猎活动中力求轻便快捷,不会携带过多衣物,为了应付昼夜长途奔袭中的气温变化。蒙古和藏区的牧民平时都是半披一件袍子,气温突然变冷时,就全部穿上,这样就减轻了单兵携行重量,也减轻了军队的后勤负担。随着匈奴和蒙古的西征,这种着装风格也广泛影响了欧洲军队,匈牙利因为处在与东方游牧骑兵作战的前沿,因此首先吸收了这种特色,发展出了骠骑兵军装,称为"阿提拉夹克",这种镶有毛皮边领的厚实外套,通常只披一半,披挂在左肩上,气温变冷时再全部穿上。骑兵策马驰骋时,衣摆和袖子随风飘扬,显得狂傲不羁,骠骑兵的野性和悍勇得到充分张扬。"阿提拉夹克"后来深受普鲁士腓特烈一世大帝和拿破仑的喜爱,所有欧洲国家的骑兵都以身穿"阿提拉夹克"为傲。 东亚游牧民族这种一衣多用,适应不同环境的着装智慧在清朝缺襟袍上发扬到了极致。通过可以拆装分合的补襟,实现了作战骑行状态与平日步行或办公状态的自如转换,这种设计在现代服装中也多有体现,在当时则不啻是一种创新。 如今人们都认为满清服装极其丑陋,是导致当年中国人被洋人鄙视的原因之一。从审美角度看或许确实如此,但是谈论一个民族的服装时,不能脱离具体历史条件。满族在关外时,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物质条件极其匮乏,他们的服装首先要为生存服务,根本无暇顾及美观,实用功能是他们需要考虑的唯一因素。入关后,满人控制了中国的财富,但为了保持"国语骑射"的传统,他们也不敢改变祖制,只能延续原来的服装形制。 清朝早已消失在历史中了,满清服饰如今也只出现在清宫剧中,但满清服装中的一些元素仍然得到延续,并体现在诸如唐装等中国传统服装中,包括缺襟袍在内满族服装,作为一种文化,还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 本文中的图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