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教育报一篇题为《乡村教师的心灵需要深度唤醒》的文章写道,构建城乡教师发展共同体,要消除城乡教师对话的不平等状态。对此我深以为然。 按理说,作为一种职业,在农村学校工作就是农村教师,在城市学校工作就是城市教师,只是工作地点不同而已,但在现实中,农村教师却往往被固化成了一个代表"落后"的符号。近几年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和教师的重视,但同时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做法又事实上在强化着这种思维的固化。 两年前,我和我们省内的近百位农村骨干教师在一所城市名校参加了为期半月的培训。培训的开班仪式上有一项活动叫"破冰"。培训期间,在各种互动活动中,参训教师们表现出了深厚的素养、多样的才华、深刻的思想以及成熟的教育教学修养,博得了"种子学校"教师们的高度赞誉。培训结束的结业仪式上,有一位学员发言说:"我对开班仪式上的‘破冰&[AlaRM]39;有一点点不同的看法。在不少人的心目中,农村教师就是‘落后&[AlaRM]39;的代名词,因此才要给我们‘破冰&[AlaRM]39;。但农村也有优秀的教师,甚至有比城里更优秀的教师,通过半个月的交流,大家一定深有感触吧。因此我要说的是,我们缺的是机会,是平台,而不是‘破冰&[AlaRM]39;,我们无冰可破!希望在座的领导们能把我们的想法反映上去。"这位老师的话博得了学员们热烈的掌声,但能不能被"反映上去"就不得而知了。 十年前,我去北京参加一个由百名乡村教师参加的培训活动,那次活动还有记者随行。有一天记者采访到了我,让我谈谈培训感受,我谈了我和我们学校老师的探索、思考以及遇到的困难,我说经过几天的培训我更深切认识到了农村学校落后的办学条件以及教育管理对学生和教师发展的严重制约。我说完了,记者说:"这不行,你不能这么说。你要这么说:一、你原来的教学方法有多么落后;二、这次培训你学到了什么;三、培训回去后,你要怎么做。"我本想拒绝,但又怕"影响不好",只好按人家的套路说了几句违心的话,那次我虽然也上了电视,但我觉得这是个耻辱,不仅仅是我的耻辱,更是农村教师这个符号的耻辱。 随着农村教育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农村教师被固化成一个"落后"符号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比如,每年假期农村教师都被集中起来接受培训,而城市学校的教师都被派到农村学校担任培训者。培训乡村教师的经历又成了城里教师优先评职晋级的资历,而农村教师不管多优秀也只有无休止地听讲座的份。又如,城里教师被派到农村学校支教,优先晋级晋职不说,政府还要额外给他们支付每年数万元的补助,似乎农村教师在农村学校吃苦是本分,而城市教师在农村学校工作就是受了委屈的,因此必须高额补助。 农村教师是落后的教师,这样的固化思维会让农村教育和教师问题陷入一个死结:"落后"——培训——"落后"……由于"落后"是一个先验的标签,培训也会不断在零起点上低层次重复,这样的培训不但没有什么效果,还会引起教师的心理抵触。特别是如果认为城市教师先天都是优秀教师,而农村教师注定就是落后教师.并无休止地让城市教师培训农村教师,其结果势必是人为地造成两个群体的对立,这对教师职业群体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现在,有一些地方和师范院校又打出了培养乡村教师的旗号,这其实也很不科学。教师的基本素养要求本来就应该是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化的含义其实就是要求知识、技能以及文化艺术修养的全面发展。有了这样的专业修养,不管是到农村还是城市工作就都是合格的教师,在此基础上通过个人的不断努力和相关机构、平台的支持,人人都可以成长为优秀教师。诚如前面所举的那位培训教师所说,农村教师缺的是机会,是平台,而不是什么"破冰"。 农村学校的教师由于工作条件更艰苦、工作内容更复杂、工作负担更重,所以感人故事比城里教师更丰富、更生动。因此希望农村所有的教师都能得到均等的发展机会,希望农村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及成果能够得到及时的认可和推广,希望农村的优秀教师也能到城里学校去讲讲自己的故事。什么时候,农村教师不再是一个固化的"落后"符号,什么时候农村教育就才有了健康发展的希望。 近期相关原创评论: 许艳丽:城乡教师的不平等,源自专业水准差距 http://pgy.voice.edu.cn/index.php/default/index/show/30829 邓文圣:乡村教师身份的卑微感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