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谈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塑


  韩瑞平++叶德成++陈立永++杨逸隆
  【摘要】当前,由于大学不同程度的受到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部分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比较严重,亟须正确地培养和加强,重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已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人文精神;缺失;原因;重塑
  人文精神是一个个体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大学是人格重要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当代大学生存在人文精神缺失的一面。这不仅影响我国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悖于高等教育的本质规律。本文试从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入手,认真分析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进而寻求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实现途径,唤醒人们对人文精神的关怀,并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要给"人文精神"定义一个有厚重底蕴的内涵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这是因为,一是"人文精神"博大精深,其内涵的丰富和厚蕴很难用几句话说清。二是古今中外学者对此看法众说纷纭,实难有一个共识。三是人文精神作为内在超越,属于自我意识,只能通过"内省"的方式获得,这种靠自我参照、自我领悟的东西很难定义。尽管如此,学者们还是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首先是人,即珍视人,珍视人的生命、幸福、权利和自由,尊重人的人格独立和平等的精神。其次是价值,是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包含人生的含义、追求、信念、理想、责任等。再次是关系,是指人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和谐互动的态度。精神则包括意识、思维和心理状态。因此,人文精神可以理解为上述三大核心要素及其衍生含义所构成的意识、思维和心理状态,他与"德"(古人将"德"解释为"行道有得于心焉")有密切的关系。人文精神还特别强调"体道",即用自己的生命、生活、言行把自己选择的"道"体现出来。为了进一步说明人文精神的博大精深,本文引用张岂之先生《中华人文精神》一书中的观点,他认为中华人文精神是指刚柔相济——穷本探源的辩证精神;究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厚德载物——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张先生的论述对我们理解人文精神大有裨益。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明显的实用偏向、学习重心偏移。由于就业制度的改革及市场导向作用,使得当代大学生根据市场需要,主动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带有明显的实用偏向,学习重心偏移。例如只注重实用型技能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知识,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性课程,而忽视伦理道德、文史哲、艺术等能使人"转积成智""以智资德"的人文社科知识。据教育部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次调查表明,大学生不仅对文学知识、艺术知识欠缺,而且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知之甚少,对中国古代哲学了解几乎是空白。相当多的学生没有系统读过至今还影响着我们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典籍。而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却十分热衷于世俗文化、网络游戏、言情小说。这两者之间的强大反差,说明大学生人文科学知识的匮乏已不容忽视。
  2.价值观念畸形混乱。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及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有思想、有知识的特殊群体,在当前社会环境中耳濡目染着社会制度的变革、文化的变迁,感受着时代脉搏的跳动,他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出现变化。一方面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自立意识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嬗变,一些学生在生死价值观上颓废没落,慨叹"人生如梦";在功利价值观上唯利是图,崇尚"一切向钱看";在婚恋价值观上低級趣味,标榜"快餐婚恋";在审美价值上混淆模糊,强调"追赶时髦"等。还有些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减退,甚至出现了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将个人和社会割裂开来,强调自己是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
  3.淡化集体、强化自我,道德行为失范。由于社会各种消极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渗入校园,功利、享乐、刺激等成为了一部分大学生的行为趋向。在大学校园里,言情小说、地摊文学、趣味书刊、影视甚于中外名著经典理论;港台歌曲甚于高雅艺术;崇拜明星甚于学术权威。另外,部分大学生吃喝玩乐、抽烟酗酒、无故旷课、抄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极为常见;乱丢杂物、损坏公物等现象随处可见;言行举止粗俗,恋爱观念不正确,行为粗野,甚至越轨;过分张扬个性,"以我为中心""自我奋斗""自我设计",集体观念淡薄导致人格和行为偏差。更令人担忧的是作为大学生生活的文化时尚,互联网在快速、便捷、开放、多样地带给大学生更多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道德失范等诸多伦理问题。许多学生上网观看种种"新鲜玩意",过足一把网络瘾,一些学生无心上课,整日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和玩乐之中,逃避现实,产生人格和人际交往障碍。网络文化的无序,西方文化渗透与意识形态的入侵,使大学生在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影响,淡化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一些学生更是利用网络的隐蔽性,肆无忌惮地侵犯知识产权,以及传播垃圾信息。再一方面,由于个人享乐主义膨胀,使部分大学生把人生意义简单理解为享乐,表现为"利己没商量""今朝有酒今朝醉""过把瘾就死"的颓丧思想,不求进取,追求低级趣味的东西等等种种道德失范。这些问题暴露出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滑坡的严重性,若不加以重视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素质。
  4.心理素质欠佳。从目前大学生的心理情况看,普遍存在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脆弱,甚至有个别心理不健康的现象与问题。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自豪感与自卑感交织。许多刚入学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幸升人大学,往往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有着一种自豪感;又因知"山外有山""楼外有楼"而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浅陋,或因遭受一些挫折,郁郁寡欢,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从而引起自卑心理。二是恐惧心理。不少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感到自己处在一种异常的情景中,产生莫名其妙的心理感受。身陷此境而又孤立无援时,恐惧心理就油然而生。三是自傲心理。自傲心理是大学生交往中出现的盲目自大情绪的反映,具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使人陷入难堪的地步,不能充分尊重对方的人格,进而伤害对方的身心。如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事件、云南大学马家爵案件等,为满足自己的愿望,置法律于不顾。endprint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育模式的不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更加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自然科学通过工程技术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体现人文精神的人文社会科学因没有直接带来经济利益的功能则发展缓慢。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在选用人才时,首先看学生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然后看其专业能力,至于人文素质如何,企业过问很少甚至从不过问。于是学校为了学生就业适应市场紧急需求千方百计强化外语、计算机和专业课的教学,至于高校中仅能反映人文精神的"两课"和几门选修课的教学,则成了学生学习外语、计算机和专业课"专门课"。虽然两课教师努力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吸引学生但仍然不能改变现状。这种平行发展且一手硬一手软的状态,使人类在享受自然科学带来的硕果的同时,也不得不咽下因人文精神的弱化所酿造的苦酒,直接导致我国高等院校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
  2.对科学和技术理解的误区。新世纪科学的空前繁荣与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极为丰富的物质世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这种情况造成了一部分人的错觉,他们把科学、技术作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改革开放以来,借助科技的神奇力量,中国由贫困逐步走向富裕,这更加强化了人们的科学至上、技术至上的观念。而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强调人性、人道、仁爱的人文精神,则被排挤到某个角落,甚至丧失其生存空间。
  3.人文教育知识化、科学化倾向明显。我国高校唯科学主义占据教育的主流,甚至挤压着人文教育的生存空间,而且使得一直以来独立存在且作为教育主题内容的人文学科失去了自信,拼命去追求自身的科学化,追求"人文科学"之名。大学人文精神教育不仅被应用性、专业性挤压到一个狭小的空间中,而且往往被唯理性教学模式所支配,表现出明显的知识化、科学化倾向。最典型的就是将人文精神教育等同于人文知识的传授,将人文素养等同于人文学科的知识积累。用科学教育的方式来实施人文精神教育,显然这样是不可能养成真正的人文素养的。
  4.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激发了大学生的进取意识,促进学生的开拓创新,为大学教育带来了新活力。另一方面,也给大学教育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学校层面,有些高校的专业设置未能从全面发展的学科体系需要出发,而是一味地考虑市场的需求,仅仅注重眼前利益,而淡化长远考虑;往往注重工具的层面,却淡化了价值的层面,仅仅注重现实追求,而淡化理想追求。使得高校过于服从于市场经济,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培养人才,使得与市场经济不密切的人文学科受到排挤,影响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塑造。在学生层面,市场经济强化了大学生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价值取向的日趋功利化是导致大学生热衷功利价值而人文精神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
  人文精神的培养关键在于培育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价值理想和价值信念,培养其"人应当怎样生活""怎样做一个有价值的人"的自觉意识。
  (一)树立现代人才观念,加强人文学科建设。高校要确立与现代教育特点相符合的、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的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把重点落实到培养学生形成完满美好的个性、健康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上来。开展纠正以往唯技术、唯知识、唯分数的倾向,培养出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在某一方面有专业技术,既有高度的科学素养,又有厚實的人文素养的人才。因此学校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充分认识到开设人文社科类必修课、选修课,尤其是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为大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人文精神培养奠定基础。
  (二)发挥高校教育的主导作用,重新整合人文教育资源,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重新整合人文教育资源,并不是要在现行的专业教育的大框架中简单地加入一些人文教育的内容,而是要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合。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涉及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整合应在战略思想,办学模式和学科、专业、课程的综合性三个层面来进行。一是高等教育中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在思想上的均衡性。在这里,至关重要的是要摒弃传统的专业教育为主、人文教育为辅的思想,确立两者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观念。与此相对应,还应在经费的投入、规模、资源的配置以及其它各项战略决策上,尽量做到两者并重。二是高等教育中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是高等学校办学思想与模式的全面性。这种全面性要求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工作同等看待,不要厚此薄彼,在此基础上使两种教育互相配合,互相渗透。三是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是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上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要求高等学校在课程设置及其教学上将专业与人文、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关注人文学科及人文教育,纠正人文学科教学要求不严的状况。总之,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在专业教育中贯彻人文精神,在人文教育中注入专业素养,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根本途径。
  (三)重视教育者的人格力量。人文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启迪、感悟过程,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学识智慧、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和启迪学生。教师本身拥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感召力和吸引力,学生会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真谛,营造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优良育人环境。"教材不是最好的课程,大师才是最好的课程",教师本身的存在和人格就是最生动的人文资源,教师自觉自愿地去领悟人文教育的内蕴,并在行为中体现其精神,做到既能精研教材教法,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注入人文素质教育的精神,从而给学生以正确的培养。endprint
  (四)促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拓展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领域。生产实践活动是精神产生的源泉,人的精神也最终通过生产实践来体现。因此,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导入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通过有效的实践活动,激发其内在的精神需求,使其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这是提升人文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为此,高校更加重视实践教育环节,努力加大经费投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使大学生耳闻目睹中激发其内在的精神需求,亲身感知和体验人文精神。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高校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区建设紧密结合的经验,进一步推进我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大学生进社区活动,乡村、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位,可集中体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与社会进步发展亦息息相关,学生在乡村、社区中可以了解农情、体察民情,体味民俗民风,在实践中亦能更好地体悟人生。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没,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在校园中的表现,富有内涵、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是大学精神的三棱镜,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必定有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比如开设人文专题讲座,举办各种艺术活动和学术活动、建好学生社团,让学生在文化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使大学校园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潜力、培养能力、开拓创新力的实践场所。让浓厚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厚重的人文氛围,才能使学生能够从多方面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参考文献】
  [1]赵卫新.二十一世纪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绥化师专学报,2002(9):63-65.
  [2]吳国盛.让科学回归人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刘鹏.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与重塑的心理学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0(12):109-111+118.
  [4]张伟,张佳.浅谈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培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103.
  [5]崔艳萍.当代大学生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塑[J].教育与职业,2012(26):175-176.
  [6]李明.功利主义视阈下的大学人文教育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371-373+406.
  [7]叶惠玲.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原因分析与重塑[J].科技视界,2014(16):210.
  [8]张晓琴,严德强,孙昕.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问题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5(2):12-15.
  [9]刘荣辉,袁玥.探析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4): 61-64.
网站目录投稿:醉霜